在鼓子秧歌的世界里守望
摘 要:在济南,如果提起鼓子秧歌,市民往往会和商河、济阳联系起来。若说到鼓子秧歌的代表性人物,那就不得不提起商河县孙集乡杨庙村65岁的杨克胜———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秧歌〈鼓子秧歌〉)代表性传承人。
冰天雪地里,杨克胜舞起秧歌热情不减当年。 记者张勇摄
在济南,如果提起鼓子秧歌,市民往往会和商河、济阳联系起来。若说到鼓子秧歌的代表性人物,那就不得不提起商河县孙集乡杨庙村65岁的杨克胜———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秧歌〈鼓子秧歌〉)代表性传承人。他曾领队在中南海演出,并获国家领导人接见。不仅如此,他还到北京舞蹈学院的讲台,为舞蹈系的学生们讲课。
12月5日,记者来到杨克胜的家,听他讲述了他和鼓子秧歌的故事。
1946年出生的杨克胜是商河县孙集乡杨庙村人,从小就爱好文艺活动,小时候就跟着村里的大人跳秧歌。见到记者到来,杨克胜还从村内找来10多位村民,在村内的小广场上,踏在未融化的雪上,舞动起来。
杨克胜告诉记者,能成为鼓子秧歌的代表性传承人,他不得不感谢他的老师韩振玉。在他年轻的时候,韩振玉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秧歌高手了,曾有“商河第一伞”的美誉。他拜韩振玉为师,主攻领伞舞的技法。
1980年6月份,杨克胜迎来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最为辉煌的时刻,那就是他和11名同乡一起,赴北京参加全国民间文艺舞蹈大赛,他是领队。商河鼓子秧歌队获得了优秀奖的好名次,在中南海受到了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在1996、1997年两年的时间里,杨克胜两次登上北京舞蹈学院的讲台,为舞蹈系的学生们做了为期半个月的讲课,包括鼓子秧歌的历史、角色、道具以及舞蹈编排,他以精湛的技艺和纯朴的语言深深感动了广大师生。
谈起作为鼓子秧歌代表性传承人,杨克胜表示深感责任重大。虽然商河县900多个自然村几乎村村都有秧歌队,群众基础比较广泛,但是也面临着艺人年龄偏大、年轻艺人多外出打工、鼓子秧歌队伍后继乏人的困难,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鼓子秧歌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 雷天太当选历下区委书记 姜涛当选商河县委书记(2011-12-25)
- 清网行动21名民警牺牲495人负伤 历年行动少见(2011-12-19)
- 十五载他身背命案逃亡 法网恢恢千里之外被擒(2011-12-05)
- 电影《守望天山》北京大学展映(201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