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河确定今年为项目落实环境提升年 新班子新机遇
摘 要:新春伊始,商河县上上下下的“商味儿”特浓,县乡(镇)老乡招商会接踵而至,60名招商特派员背起行囊奔赴全国20多个城市,前来投资的客商在行政服务中心有条不紊地办着落地手续……
新春伊始,商河县上上下下的“商味儿”特浓,县乡(镇)老乡招商会接踵而至,60名招商特派员背起行囊奔赴全国20多个城市,前来投资的客商在行政服务中心有条不紊地办着落地手续……各项目建设工地上,有的正在建设厂房车间,有的开始调试设备,有的已经竣工投产……这是商河县开展项目落实和环境提升年活动的一个缩影。
2011年,商河县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2.8%、26.1%、34.2%和16%,各项主要指标增幅均位居全市前列。工业形成五大主导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4家;农业培育形成4个现代农业园区和8个特色品牌基地,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2家。去年底,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围绕加快发展这个中心,根据新趋势、新机遇、新目标,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规划了商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具体内容和目标要求。践行发展思路,实现任务目标,最终都要落实到项目上,落实到环境保障上。商河县把2012年确定为项目落实和环境提升年,首先抓好招商引资,依托现有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发展载体以及环境条件,明确招商引资的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紧紧盯住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国内的大企业,重点围绕温泉旅游、新能源、纺织服装、农副食品、机械电子等产业,举全县之力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项目。
在项目落实上,商河县严格落实招商引资联席会议、领导干部包项目、全程代办等制度,统筹搞好项目策划、论证和包装,及时研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产、早见效。同时,按照高标准、高效率的要求,在项目规划建设的质量上,大到整体功能、整体配套、整体形象,小到一块砖、一段钢筋、一棵树,都要提高标准、提高档次,努力打造精品工程、民心工程。充分发挥商河县“山东最佳投资城市”和商河经济开发区“全省最佳投资园区”的优势,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按照“土地集约化经营,产业链式化延伸,企业集群式组合,资源循环式利用”的原则,
促进项目向园区集中,逐步形成主导产业突出、同类行业集聚的产业集群,提高园区集聚效应和开发效益。
在环境建设提升上,以打造全省最好的政务环境和社会治安环境为目标,推进政策制度创新,营造“政策洼地”,树立“所有部门都是服务部门,所有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所有人员都是服务人员,所有工作都是服务发展”的理念,审批事项一减再减,办事时间一短再短,全面压缩审批时限,凡不需专家论证(评审)、招拍挂、公告(示)、检验(疫)、听证以及报请县政府研究或涉及市以上审批的事项,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严格实行2号公章审批,实现“一审一核、现场审批”,并推出48项“立等可取”审批事项。硬环境建设以基础设施重点项目为主,突出抓好汽车客运站、县乡道路、丰源湖水库等基础设施项目和集中供热续建、温泉国际、商中河整治、旧城村改造、农村中小学升级改造、农村新型社区等城乡规划建设项目,其中财政投资类重点项目共计 61个,非财政投资类重点项目共计 59个。进一步提升商河经济开发区和城区产业园载体功能,加快开发区力源街西延线、晟朗西路北延线和中小企业孵化园项目建设,加强产业园道路、绿化、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商业、生活、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推进小项目区标准厂房和孵化器建设,增强两个园区聚集产业、承载发展的能力。同时,抓住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和国家级生态县的机遇,持续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打响“绿色生态”商河品牌,发展以温泉为特色的旅游业,培植发展新优势,实现以“热气”、“绿气”引“人气”、聚“财气”。今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商河县通过举办温泉节、采摘节、秧歌会演、乡村旅游节等活动,吸引省内外客商3万多人次前来旅游观光。
- 济南商河交通局司机醉驾致12人受伤 回应称是临时工(2012-02-09)
- 商河:鼓乡开来就业直通车(2012-02-08)
- 济南商河女子银行卡内钱财被盗 密友竟是内贼 (2012-02-02)
- 济南市历下区、商河县选出新一届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领导班子(2012-01-14)
- 商河:将打造温泉、生态特色旅游(201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