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忠 时间:2020-07-27 16:21:40
我是二十年前初秋的一天,偶遇舜网的。
之前,我已在国内很多网络文学论坛晃荡过,主要是发点有些浪漫情调的诗歌,结交了很多诗歌界的朋友,同时,也因为性格耿直,对有些人的作品提出过个人不成熟但真诚的批评意见,惹得有些人很不爽,心烦意乱,我就想离开网络,恢复到纸上的写作。一天,我在搜索关于济南的一些资料,准备写一部城市爱情小说,突然,眼前出现了舜网,觉得好奇,就点击进入了界面。说实话,那时的舜网界面设计的并不是很让人刮目相看,但看到的文字和新闻都是与济南有关的,就有了遇见故知的亲切感,与舜网结下了最初的缘分。
因为缘分,所以遇见了舜网。
就像在千万人之间,蓦然一回首,看见了一个一生都不能忘却的面孔,于是,那个面孔,就成了你一生面对的朋友或者是至交。
有人说过:网络世界是虚幻的,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没必要真诚地对待,也没必要有啥说啥,搞不好会惹一肚子气生。
大约是在两年后,舜网开辟了文学论坛。
记得负责文学论坛的是济南日报的方远君,我很敬重的一位小说家。于是,就用“一枝笔”的网名注册了、只要有时间就会进去瞄一眼,看见熟悉的文友帖子就多停留一会儿,就像沉在水底的鱼,偶尔也会吐点水泡,别人也不会知道我是谁。慢慢地,自己也就想发一些文字,与文学论坛里的作者能够互动一下。我很明白,如果一味地自恋自己的文字,久而久之就会降低自己的欣赏和写作的水平,文学是在彼此互动中得到批评和提高的,而想达到这一点,必须虚心听取别人真挚的意见和批评。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在网络上的所有文学论坛,只要发文学的帖子,我几乎都用自己的真实姓名,总觉得在网络上用网名发表作品,似乎在躲避着什么或者隐秘着什么或者在煊赫着什么。我一直信奉老话,觉得在理:坐不改姓,行不改名。
就这样用文学填补了一个个空荡荡的夜晚,使自己的寂寞日子有了星辉和月光,虽然,那时很少对舜网文学论坛别人的作品发表意见,偶尔会点个赞,但总觉得心里的那份空虚慢慢地在消失,因文学而贴近的那份慰藉,让我找到了自信,继而,感觉到了诗在远方升起的那片曙光。
就这样隔段时间就到舜网文学论坛欣赏一下一些老师们和文友们的散文、现代诗歌、古诗词,在这期间,也确实欣赏到了许多美文佳作,我由此也一知半解地知道了散文写作的基本章法、现代诗歌粗浅的鉴赏,甚至,也得到了很多版主对我拙作的真诚批评和良好建议。
当然,每次得到赞扬和加精,对我来说是很恣的,也是一件惬意的事。
在不知不觉中就喜欢上了舜网文学论坛,少了一些晃荡江湖的心态,多了一些参与互动的冲动,与此同时,也结交了许多未曾谋面的全国各地的文友和诗人,或深或浅地也学习了一些写作上的技巧和手法,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大家庭般的温暖和亲切,更多地是学会了相互理解和相互鼓励,让我舒畅的心有了飞扬的翅膀。
我也开始评点别人的作品,不管对不对,都是真诚地有啥说啥,朋友们也是给予热情的呼应。同样,我也会很虔诚地接受文友的批评和建议,从中得到了写作水平的提高。
每一次线下的遇见,都是一次心情的避逅,很多时候,在现实生活中遇见了舜网文学论坛的文友,会格外地亲切,大家一起采风,一起畅谈济南文学的发展,畅谈舜网文学论坛的未来,感受着彼此的呼吸和文字的温度。
舜网文学论坛举办过很多文学大赛,每一次都是公开、透明和公正的,在国内享有很高的赞誉。这是难得的,这是舜网文学论坛二十年来之所以能辉煌地走过来并得到网友的好评,是与论坛的总编和各位版主的努力和勤奋离不开的。我不知道别人怎么说,我是感受到了,舜网文学论坛是一个很干净而安逸的文学交流空间,每一个在这里的文学朋友,都像兄弟姐妹一样,即使有的人暂时告别了舜网文学论坛,无论他在何方,只要他在回首之时,想到了舜网这两个字,就会感觉有许多热切的目光原地注视着他,因为,每一个在舜网文学论坛待过的人,眼里都没有街道上的拐角。
后来,忙于一本书的创作,又有了手机微信。
去舜网文学论坛就少了。
其实,心一直没有舍弃那个神圣的地方。大概是因为记忆的风,总是在吹走时间落下的尘埃,让我们时时会看到那片心形的树叶吧。
参加了舜网文学论坛举行的平阴采风活动,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采风和征文活动,我再一次回到了舜网文学论坛的大家庭,并结识了更多新的文学朋友,并跟随着他们没有忧伤的目光,一起抬头看见了天空飞过的鸽子和路边树上绽放的花朵。
我想我的快乐,是与这些分不开的。
二十年,与舜网文学论坛风风雨雨,春去秋来;
二十年,与舜网文学论坛水乳相溶,无以言表;
二十年,与舜网文学论坛相依相伴,其乐融融;
二十年,与舜网文学论坛不离不舍,花开花落。
遇见,就不要说分离,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之间有天定的缘分。
还有舜网文学论坛给我们温馨的回忆。
这是值得珍惜的。
也是值得纪念的。
2020年7月22日星期三
作者简介:
陈忠,字明谦。男,1960年出生于济南,山东师范大学专科毕业,2007年就读山东大学作家研究生班。曾在《金融导报》、《中国妇女报》做过记者、编辑。出版《漂泊的钢琴》《青苔上的月光》《走读济南》《济南往事》(与魏新合著)《徐志摩:诗意之城安诗魂》等诗文集,并在《人民文学》《文艺报》《诗选刊》等国内外报刊发表文学作品。散文《月光里的曲水亭街》荣获第二届“中国徐霞客游记文学奖”、《徐志摩与济南》荣获第二届“孙犁文学奖”。现任山东散文学会副会长、济南市徐志摩研究会主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