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改革动态
  3. 列表

济南开启智慧助农脱贫新模式

2020-08-31 15:16:54   文章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编辑:周通亮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确保劳动力就业有门路,百姓才能安居乐业;让创业、就业者有奔头,经济发展才能有活力。眼下的济南,就业的道路越走越宽,创业环境也越来越好,人民群众用勤劳的双手让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90后”回村开民宿

村里的农产品不愁卖是最大心愿

“周末来的人可多了,尤其是周日那天,来看泉水的车都停到了老远的地方,从一大早到晚上,路上的车一度都错不开了。”见到白雁泉村旅游服务中心负责人付清晨时,说起周末游客来看泉的情景,她抬起手指着道路的尽头跟记者描述着。

付清晨是一名“90后”,在回村之前,她在市区一家公司上班。对家乡的热爱以及照顾家庭的初衷,让她选择回到了村里。

喷涌的泉水吸引了众多游客,如何让大家留下来,或者把村里的农产品带走?付清晨有自己的看家本领,那就是“清泉花舍”民宿小院。

从拔箭泉向上走几十米远,就来到了“清泉花舍”民宿小院。这是一处由村民的石头房子改建而成的院落,院子里用防腐木搭建了凉亭,两根柱子之间挂起了吊床,中间一张长条桌是三五成群前来的游客最爱的聚餐地。铺满草坪的院子中间,一座葫芦造型的水池是小朋友们嬉闹、玩水的世界,胆大的孩子还会下水捉鱼。

“一个院三四个房间能住三四家人,也有游客在院里搭帐篷住。吃的有村民散养的六七斤重的笨鸡,有4斤羊肉串,既可以自己动手做,也可以让管家来做。”付清晨说,别看一个院优惠价要1180元,但三顿饭算下来,再把费用平摊到三家人,价钱绝对合适,所以但凡是来玩过的一家人都玩得可开心了。

“真要是泉水常年有水,就什么都不愁了,村里的农产品也不愁卖了。”付清晨对记者说出了自己的憧憬。

在不远的将来,洪范池镇“泉水靠天吃饭”的尴尬有望得到彻底改变。一个从东平湖提水,对洪范泉群进行补源的工程已经提上议事日程。洪范池镇最南侧的李山头村距离东平湖的直线距离仅仅10公里,加上洪范池镇南高北低的地势,引东平湖水对洪范池镇地下水进行补源,既解决了南部村庄农业生产用水,又提高了泉群的地下水位,泉水四季喷涌有望实现。到那时,洪范池镇的旅游热度就会像持续喷涌的泉水一样不断被拉长。

从湘西苗寨到济南泉城

小夫妻共筑大梦想

走出大山去就业创业是不少贫困家庭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从2017年2月开始,济南市槐荫区与湘西州花垣县开展脱贫攻坚“东西协作”,专门的通道和服务,为贫困家庭的就业创业增添了温度和温情。济南和湘西两地,虽然相隔千里,却因为这样一份协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脱贫路上的攻坚合力。

伍坤泽和钟双双这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小夫妻,就是在槐荫区人社局的“牵线搭桥”下,乘着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东风,从花垣县的一个小山村,来到了美丽的泉城济南,用他们的双手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伍坤泽的父母都是残疾人,2015年结婚后,妻子长期在家照顾孩子,靠着他一个人在吉首打工,月收入不到2000块钱。伍坤泽炒得一手好菜,一直想开个湘菜馆,让家庭有稳定的经济来源。

2018年10月,他们夫妻俩来到济南市槐荫区。槐荫区人社局了解到小两口的心愿后,特地将他们安排进了济南鲁泉酒店,并拜托酒店经理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关注这对有志于通过劳动改变命运的小夫妻,为他们创造勤劳致富的条件。酒店也十分支持就业扶贫工作,贴心地为小两口提供了免费食宿,更是开业20年来第一次为员工准备了夫妻房,送上了来自他乡的温暖。

钟双双曾算过这样一笔账,当初他们到广东待了半年,那时候一个月工资也就2000多块钱,吃住都是自己管,整个月下来,二十几日的时候,一个月还没有完,工资就都花完了。但两口子仅到济南务工第五个月的时候,就可以拿到将近6000块钱的月工资。再加上省吃俭用,他们每个月的开支仅有600元。现在,伍坤泽更是通过努力工作已经升职为领班,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两人每年下来也有七八万元的积蓄,开餐馆的梦正在一步一步慢慢靠近。

生态产业助力

致富路上干劲足

南部山区脱贫攻坚工作以生态保护特殊定位为出发点,以“生态+”模式为主线,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助力脱贫攻坚与村民创业就业。

西营街道黄鹿泉村的“山景小镇”田园综合体今年刚一 开业就立即成为济南的“网红”旅游地。2019年该村引进该项目,流转土地打造特色采摘、泉水乐园、精品民宿等一二三产结合的旅游产业。项目引进前,该村收入主要依靠投资性收益分红、养鸡场租赁、产业扶贫光伏发电项目,收入约11.8万元;项目引入后,通过组织劳动力输出、流转集体资源和村民土地,加上之前的收入来源,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3.1万元,实现增收21.3万元。目前,黄鹿泉村村民实现了就近就业的愿望,在项目上有本村工人80-100人,其中包含贫困户21户32人,月收入根据工种不同可达2400元-4500元不等。

据悉,今年南部山区特别针对贫困村打造了五条“扶贫旅游线”,串联起各街道贫困村,不仅盘活贫困村旅游资源,还将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贫困户就业等,“生态+旅游”正成为南部山区贫困村稳定脱贫并持续稳步向好发展的一条路径。

此外,南部山区瞄准“生态+”赋能现代农业,不仅让生态得到保护和许多贫困村脱贫,更收获了农业结构优化的红利:

今年3月1日,锦绣川办事处槲疃村与济南润正中药材公司签订了10年期的土地流转合同。记者采访了解到,该项目总投资330万元,每年将为村民增加20万元的土地流转收入,提供就业岗位50个,带动20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为摘掉省定贫困村、市定特困村的帽子奠定了坚实基础。

另外,今年受疫情影响,造成部分贫困群众无法外出务工。南部山区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认真排查摸清贫困劳动力底数,积极采取措施,引导贫困人口优先务工就业。同时,防疫的同时“不误农时”,加快推进扶贫产业项目建设。柳埠街道“猕猴桃种植示范基地”、锦绣川办事处的“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及今年拟实施的产业项目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白桥镇

直播带货让小咸菜重获新生

“你看,这是我刚刚上传的产品视频,仅仅几分钟的时间点击量就达到上百次。”在济南屹铠香食品有限公司内,经理杨春青正在拍摄自己生产的产品,并将视频上传到抖音账号中。

杨春青是白桥镇陈坦村一名创业者。十几年前,杨春青在集市上售卖咸菜维持生计。在卖了几年后,杨春青发现,买散装咸菜的客户越来越少,而超市里包装精美、具有自己品牌的咸菜销量越来越大。杨春青明白,要想在咸菜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就得有自己的品牌,并能够紧紧抓住消费者的味蕾。2015年,杨春青改变思路,创办了小型咸菜加工厂,并注册了屹铠香品牌。有了品牌,相当于产品有了名字,但要敲开市场的大门,就需要产品有独到之处。经过拜师学艺,杨春青研制出了独特腌制配方,在机械化生产的今天,杨春青依然坚持手工制作。“手工切割后的咸菜可能样子不如机械切割好看,但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汁原味,所以我们在切割环节依然坚持手工切割。”杨春青说道。

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正常的生活秩序,由于一些展销活动被取消,杨春青的产品销售也受到不小的冲击。正当杨春青愁眉苦脸时,偶尔间,他发现网络直播卖货逐渐火起来。

受到疫情的影响,今年传统的线下销售渠道遭遇寒冬期,电商直播等线上销售模式逐渐火起来,像杨春青一样,今年从事电商的人员越来越多,为挖掘发展内生动力,加快复工复产,白桥镇投资60万元成立电商服务中心,聘请专业团队为电商创业人员进行手把手授课,并针对每位创业者的产品特点,制定个性化电商销售方案。目前,全镇电商创业者已达45人,糖醋蒜、鲜蒜等产品网销额日均超过2万元。

扶贫抗疫肩上扛

复工复产显担当

“现在工厂重新恢复生产,我在这里已经上班3个多月,正常上班一个月收入3000多元,日常生活得到了保障。”贫困户李延福一边忙活,一边高兴地说。在崔寨街道中通快递车间里,400多名员工佩戴好口罩,正忙碌着认认真真地埋头分拣货物,一切都井然有序。

李延福是崔寨街道东辛村人,他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从黄河滩区乔迁新居搬迁到王河社区,分得两套新房。他一家5口人,老婆在社区物业打扫卫生,还需要随时照顾生病的母亲和儿子,家里还有另外一个孩子,目前正在读高中,一家的日常开支费用都靠在附近的工厂做临时工挣钱才能维持生计。今年春节受疫情的影响,李延福有两个多月没外出,家里无经济收入,生活极其困难,让李延福夫妻焦急万分。近几年,崔寨街道先后成功引进山东中通吉物流有限公司、山东紫燕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到崔寨街道落户。李延福就在中通快递车间上班至今已有两年多。“按件计酬,多劳多得,一天可以挣得100多元。现如今,我已光荣脱贫摘帽了。”李延福对目前工作很满意。

中通快递有限公司只是崔寨街道恢复生产的众多企业的一个缩影。目前崔寨街道已经精准发力、有力有序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在推进精准扶贫过程中,为了让贫困户稳定增收不发愁,崔寨街道把增加贫困户群众收入作为脱贫攻坚目标,统筹安排,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复工复产。截至目前,辖区企业已经全面恢复生产,吸纳周边近3000多名留守妇女和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农村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