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爱,追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2020-06-05 11:50:25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新时报记者 钱欢青

责任编辑:杨甜梦子
追寻爱,追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夏天如此盛大,夏天我看到了最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是华裔导演伍思薇的最新作品,中文译名,有的叫“校园情圣”,有的叫“真心半解”,我喜欢后者。是一种人对自我内心的开放状态,心是真的,纯然如山自雄如水自流,但心又不同于山不同于水,心要追寻自己的真爱,“渴望爱的浪潮涌上心头”,渴望找到“灵魂的另一半”,渴望一生换得一次画出伟大作品的机会——哪怕要亲手毁掉自己的好画。

  用三言两语来复述这个故事,其实和“校园情圣”这个中文译名倒挺搭:橄榄球队的运动健将蒙斯基喜欢上了已经在和富家子弟交往的校花艾斯特。蒙斯基花50美元请艾莉楚代写情书,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艾斯特确实喜欢上了蒙斯基,而蒙斯基却渐渐喜欢上了艾莉楚,艾莉楚呢,居然喜欢上了艾斯特!

  这样来概括故事情节,让这个发生在高中校园里的故事看起来特别“狗血”。但静静看完影片,你却会发现,在“狗血”的剧情概要之下,却是一部有关爱和孤独、残缺与完整,以及如何发现内心并勇敢去追寻生命价值的令人感动不已的电影。

  什么是爱?17岁的少男少女其实并不清楚,每个人都在跌跌撞撞中探索着爱。对于“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蒙斯基来说,爱特别简单,“为什么喜欢艾斯特?”“因为她漂亮、温柔,身上有一股小麦的香味。”对于艾斯特来说,爱充满忧伤,谁都以为她和那个富家子弟是天生一对,但她却感受不到爱本该有的激情。对于艾莉楚而言,一个被孤立的华裔女孩,从来没有谈过恋爱,在替蒙斯基为艾斯特写信的过程中,却发现艾斯特仿佛是自己灵魂的另一半:两人一样热爱文学、哲学,一样对内心对情感对思想充满了探究的欲望,一样甘心毁掉自己的好画,只求换得伟大作品的机会。

  那么究竟什么是爱?这背后其实还有一个生命的残缺和完整的问题。古希腊人认为,人类曾经有四条胳膊、四条腿,并且有两张脸形成了一个头。“那时的我们很幸福,我们是完整的。因为太完整了,神害怕我们的完整性会妨碍我们对神的崇拜,于是就把我们一劈为二,让分开的两个自己在地球上痛苦地游荡。无休止地渴望着,渴望着灵魂的另一半。”据说我们找到自己的另一个半时,会有各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来合二为一。没有比这能让孤独的一半更加喜悦的了。

  找到了另一半,生命的残缺获得了完整,爱的结合也产生了。但是,又有多少人找到了完美的爱情?或者,倘若真的找到,他们会一直相爱吗?为了让即将结婚的恋人们相信他们确实已经找到了另一半,相信他们会一直相爱,人们总是会引用《圣经》里的话:“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爱是不狂妄,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但是当艾斯特接受了富豪子弟的求婚时,艾莉楚却在教堂的大庭广众之下说:“爱不是恒久忍耐,不是恩慈和谦卑……爱混乱又复杂,可怕又自私……还要足够大胆,爱不是要找到完美的另一半,爱是不断尝试,并且勇于靠近,然后失败……爱是甘愿毁掉自己的好画,只求换得伟大作品的机会。”

  艾莉楚磕磕绊绊说出的这些话,因为有影片中这些少男少女同样磕磕绊绊的对爱的探索作为铺垫,而格外真切,也格外让人动容。思想和情感如同大海潮汐一般的艾莉楚和艾斯特不用说,就是头脑简单的蒙斯基,也在追求艾斯特的过程中,有了对爱日益深切、丰富的体悟,最后他发现他爱的或许是艾莉楚,虽然这个爱的萌动迅速以失败告终了。

  事实上,《真心半解》又不止于爱。在寻找爱的过程中,这些少男少女其实也在努力寻找自我生命独一无二的价值。在艾莉楚以蒙斯基的身份和艾斯特通信的过程中,有着高中生对生活对文学对生命的难得思考和追求。这里影片有一个非常出色的隐喻,就是“让一幅画成为伟大作品的最重要的那几笔”。太多人画着自己喜欢、大家也都觉得不错的画,但生命的独特和伟大在于,你是不是心甘情愿毁掉你的好画,勇敢地去画出伟大作品。片中有一个有趣的情节,是艾莉楚和艾斯特在同一面墙上分别画画,最后是一个飞翔的少女,那是带着勇敢的“最后几笔”的飞翔。这飞翔映在心里已经足够,因为它说明心里已经体会到生命的飞翔,所以,哪怕最后有个胖厨子气急败坏出来把她们赶走,把墙重新刷成了白色,那幅画也永远印在了绚烂的生命中。

  追寻生命独特的意义,对于艾莉楚来说,又格外有一重艰难。她5岁随父母从中国徐州漂洋过海,到一个异域小镇生活,父亲是工程学博士,原本想以小镇火车站为跳板实现更大的职业理想,结果因为英语说不流利困守小镇。艾莉楚13岁时母亲去世,父亲陷入消沉。母亲去世后的那些天她独自在车站替父亲工作,掌控着火车进出的信号。她小大人般的模样终于让父亲从哀痛中苏醒。在学校里,她要遭受周围白人的孤立,但如此种种,依然无法让她放弃对爱和生命的探寻。艾莉楚让我们深切体会到的是,人活着,就是要勇敢去追寻爱,去追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就是要追寻那让一幅画成为伟大作品的大胆一笔。因为,“等到你找到了这一笔,你就不用再引用别人的话,而是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述说爱,述说生命了”。

  余英时在《朱熹的历史世界》中说,人生就是“寻找自我”的艰难过程,而实现自我的最终标志就是找到愿意为之终生奉献的志业,这就是人生意义之所在。一个人内心的渴望,不断地学习,在生活中历练,这些经历促进生命的生长,每个人都一样。是的,还有什么声音,比深夜里自己生命成长的声音更美好?

作者:新时报记者 钱欢青

责任编辑:杨甜梦子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