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新动能】工业强市要超常赶超

2020-07-15 06:18:46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刘彪

责任编辑:鞠月芹

【寻找新动能】工业强市要超常赶超

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是济南“工业强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图为中国重汽生产线。

工业营业收入破万亿,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30%以上,数字经济占全市GDP比重达到47%以上……我市日前召开加快建设工业强市动员大会,提出了这一系列目标,让老工业人心潮澎湃。

历史上的济南,曾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工业强市,1992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1.8%,远高于目前全国、全省32%的平均水平;但在此后的工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变革大潮中,济南工业一度落伍了,目前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只有23%。

如今,济南不忘初心,再提工业强市,实现工业回归的路径在哪里?

制造强市遇到了这样的济南

一座历史上的工业强市、现实中的工业弱市,如今再一次吹响了“工业强市”号角。济南《关于加快建设工业强市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了一系列目标,如果将这些目标与现实的济南作对比会发现,这是在自我加压。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济南工业营业收入要突破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30%以上,工业对全市经济的基础支撑作用显著提升。

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2019年济南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7200亿元左右,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只有23%。这意味着,5年时间,济南工业营业收入要实现近40%的增长,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提高7%以上。实现目标之后,尽管还达不到全国、全省平均水平(32%),但对济南来讲已是不小的挑战,因为过去,济南工业增速低于GDP增速。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济南全部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4.1%、4.2%,低于GDP(7%)2.9和2.8个百分点。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GDP增速6.5%;济南《工信工作报告》则提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仅比GDP增速高0.5个百分点。

再来看工业营业收入增速,2019年济南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速3.1%左右。分析人士表示,这一指标要实现5年增长近40%的目标,过去的增速显然不够,还需要继续提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与其他工业强市相比,济南的目标看似很普通,实则务实。

优势产业集群要挺起脊梁

如何实现这一总体目标?《实施意见》给出了分解路径,到2022年,做大做强做优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四大支柱产业集群,规模总量达到万亿级。

同时,依托支柱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信息技术装备、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汽车及零部件、高端数控机床、机器人、精品钢、先进高分子材料、先进晶体材料、抗肿瘤药物、医美抗衰等37个产业链条和40个产业集群。

分析人士指出,集中发展产业集群,济南显然汲取了历史教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济南曾经创造了许多引以为傲的名牌,济南轻骑、小鸭洗衣机、康巴丝钟表、趵突泉啤酒等,都曾享誉全国,但遗憾的是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导致一个龙头倒下了,没有第二个龙头站起来,一个优势产业就这么消失了。

受了教训,得了书经的指引,济南现已看得透,不再自困。近些年来,济南着重打造产业集群,2019年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规模分别达到3600亿元和3400亿元,生物医药、精品钢及先进材料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

同时,济南还建立了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认定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钢城区精品钢及深加工产业集群为市级支柱产业集群,认定大数据、激光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等3个特色产业集群;机器人和智能电力装备集群、大数据产业集群获批山东省首批“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

存量工业地可转新型产业用地

济南老工业人一定还记得,这已不是济南第一次提工业强市,此前也曾有过,但从来没有一次像今天这么大张旗鼓。只是今天的工业已非过去的工业,全球数字经济浪潮汹涌澎湃,5G、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顺之则昌。

《实施意见》为此在细化目标中明确提出,打造数字先锋城市,到2022年,数字经济占全市GDP比重达到47%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3800亿元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1500亿元以上;加快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步伐,产业数字化水平国内领先。

2019年济南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为39%,离目标还有8个百分点的差距;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2805亿元,离目标还有1000亿元的差距。今年,济南数字经济占比要达到40%,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增长须达到15%以上。

目标提出来了,只是全国各大城市都在积极发展数字经济、新型产业,如何在“百舸争流千帆竞”中实现超常规快速发展,实现赶超?细心的人会注意到,《实施意见》除了常规性的资金奖励、税费减免、改善营商环境等传统政策之外,还有大量突破,支持力度之强,全国罕见。

以企业最为关注的用地为例,强化工业发展空间保障,划定不低于全市建设用地总面积30%的工业用地保障红线;尤其是针对新型产业,鼓励存量工业用地转新型产业发展用地。为吸引人才,除传统人才公寓、政策性租赁住房外,甚至“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利用标准厂房或新型产业发展用地政策建设职工集体宿舍”。

(本报记者 刘彪)

作者:刘彪

责任编辑:鞠月芹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