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馅饼”?“陷阱”! “刷一单得5元”多人被骗上万元记者调查发现刷单兼职骗局升级

2020-07-31 07:20:58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新时报记者孔婷婷

责任编辑:鞠月芹

  近年来,类似“正规平台,诚邀刷单,按条结算,轻松上手”“轻轻松松、动动手指,不用工作就能赚钱”等“刷单兼职”信息吸引了一些人的目光。尽管很多人知道刷单兼职是违法的,但也有不少人抱着试试看的侥幸心理,不断踏入骗局,不断被“收割”。近日,济南有市民反映,自己在某平台刷单购买虚拟卡被骗,少则500元,多则1万元,刷单被骗维权群里还有被骗十几万元的。

  【天上掉“陷阱”】为要回800元本金 又被骗走9200元

  张华(化名)刚参加工作不久,收入一般。7月13日,她收到一条短信:“亲,有空帮新店刷好评吗,一单25元—35元结算,佣金多劳多得。详+V……”点开这条短信就仿佛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一般,她一步步走进骗子设好的陷阱,被骗走了1万元。

  “以前我从来不看这种信息,那天收到消息好奇就加了对方微信。”张华说,加微信后对方没有说话,把她拉进了一个“一对一教学”群,群里一共有4个人。

  随后有人发了一份教学文档,并让她下载某知名网购平台APP。第二天,对方询问她是否能做任务后,让她扫描一个二维码。后来张华才意识到,这是对方异地登录了她的平台账户。

  对方在平台操作下单后,通知张华在“代付款”一栏付款。第一单是100元的游戏虚拟卡,很快订单完成,对方返回给张华100元本金和5元佣金。

  本金和佣金能很快到手,这打消了张华心里的疑虑。于是,对方询问她是否继续进行下一个任务时,张华欣然接受。对方先让她支付了800元,就在张华以为支付完接着能拿到佣金时,对方告诉她要完成3单才可以。

  张华中间提出疑问,对方给她发来了身份证照片和营业执照,并告诉她完成剩下的订单任务提交系统后便能返款到账。张华再次相信对方付了款。没成想本金和佣金并没有返还,而且还开启了第三个销售积分任务,张华需要再付两笔总共7600元的订单。

  张华要求退还本金,对方回复现在任务重,并且称“如果完成任务后没有马上返款,可以拿着身份证照片去报警”。为了要回此前投入的钱,张华还是又付了款。

  2个小时不到,张华一共支付了1万元,随后她找到平台发现“购买”的游戏虚拟卡,卡号和密码也都被人操作使用了。

  【受骗者心理】“总以为倒霉的那个不会是我”

  近期,市民李芳(化名)和王娜(化名)也向新时报反映称自己在平台“刷单”被骗。

  “第二单,我付了500元之后,对方跟我说任务没完成还要再付,我就意识到被骗了,没再继续。”王娜说。李芳表示,自己也是在第二单时发现对方有问题,不再继续付款,损失了800元。

  发现自己被骗后,她们在店铺商品评论中看到有此前被骗的人的留言,并加入了一个维权群。“我进群的时候只有160人,现在已经快400人了,每天都有被骗的人加进来。”张华说,群里网友陈浩(化名)家人去年刷单被骗了15万。

  记者联系到陈浩,他回忆,去年11月初妻子刷单被骗,第一天就被骗了12万,自己当晚带着妻子去报警,但妻子当时有些“魔怔”没有相信警方,第二天又被骗子骗走3万,这15万里有7万是贷款支付的,购买的全部都是不接受退货交易的游戏卡或者超市购物卡。

  “对方很擅长心理战,‘打一棒子给个甜枣’,抓住受骗人舍不得之前投入的心理,用‘不完成订单一分钱没有’这种方式‘威胁’,再发来身份证和营业执照让你放心,有些人就陷进这种套里了。”陈浩说,报警后发现身份证、营业执照都是假的。

  几位受骗者还表示,此前也看到过类似的新闻,知道有“刷单”骗局,但以为自己不会这么倒霉碰上。“其实我们知道刷单不对,只是想着挣一点小钱,补贴一下自己。谁能想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记者调查】骗术细节升级,还是熟悉的套路

  记者查看几位受骗者提供的刷单被骗完成聊天记录,发现骗子使用的诈骗套路是设置诱饵、博取信任、施以小利、实施诈骗。

  从细节上来看,不法分子利用“日赚上千,操作简单,时间不限,正规平台”这类宣传话术吸引一些缺少社会经验,无固定收入却有侥幸心理、期待赚钱的人群。通过填写入职申请表等方式打造“正规专业”的“形象”取得受骗者的信任。再通过发放小额任务单,立即返款的方式树立“即时返款不拖欠”的所谓“诚信规则”。

  随后,向受骗者发放中级任务单,提高任务难度和单数,打破受害人“刷一单就能返一单的钱”这种固化认知模式,树立新的刷单游戏规则。让受害人为了之前付出的钱,不得已继续完成剩下的任务,让投入的金额同滚雪球般越滚越大。骗子在不断收钱的同时,用早已烂熟于心的话术,不断要求受害人循环重复做任务充值,甚至于借贷做任务。

  陈浩说,有些刷单是在平台购买实物商品,这种被发现还有联系平台止付的可能,但现在骗子大多让受骗者刷单购买的是超市购物卡或者游戏卡这类虚拟商品,利用虚拟商品自动发货不接受退货交易的特点,将卡密骗走倒卖,如果还没被消费还有追回的可能,如果被消费了就很难追回。

  警方提醒市民,切勿相信网上类似“足不出户,日进斗金”“轻轻松松赚钱“等兼职广告。即使是熟人介绍工作也未必靠谱,自我甄别是前提,坚决拒绝任何需要提前垫资的兼职工作。请勿点击陌生链接或扫描陌生二维码下载非法、假冒App,一旦发现被骗,保存好对方的电话号码、QQ、微信、聊天记录等资料,及时报警。(新时报记者孔婷婷)

作者:新时报记者孔婷婷

责任编辑:鞠月芹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