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画像|当传统种植业有了科技加持——大王庄镇出了个“姜大王”

2020-10-28 06:41:30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济南日报融媒报道组 王飞 张宪政

责任编辑:鞠月芹

融媒·画像

高玉波乐享丰收时刻。

人物速写

高玉波 49岁 姜农

田间,一身朴素布衣的高玉波正埋头“出姜”,最近镇上一场“生姜大王选拔赛”将他推上了风口浪尖,镇上的人都想问问他是如何种出了“姜大王”?莱芜区的姜农们忙着“出姜”。

融媒·画像

  莱芜区的姜农们忙着“出姜”。

霜降时节,莱芜区的广袤平原上正忙着“出姜”。在西北部的大王庄镇,这几天最让村民们津津乐道的事,当属“姜大王”。

“姜大王”以体格“称王”。选拔赛那天,它一上秤,着实把围观的姜农们吓了一跳:“嗬!40多斤呢!”一株生姜这么沉,可不多见。这株生姜远远将其他“竞争姜”甩在了身后,稳坐“大王”的宝座。

“姜大王”火了,同时还带火了它的主人——高玉波。走上领奖台那一刻,高玉波抱着“姜大王”乐得合不拢嘴,这场比赛不仅让他获得了6000元奖金,更让他成了大家公认的种姜能手。

融媒·画像

种姜能手有啥秘籍?

“兄弟你可发财了,这奖金不得拿出来请请?”

“恁家姜怎么长这么胖?邻里街坊的,你有啥秘籍可得传授传授。”

……

比赛结束后,高玉波出门不管遇到谁,话题总离不开“姜大王”。大家跟他说笑之余,更多的还是向他讨教种姜的门道。不少姜农还直接跑到他地里,要看看这姜到底好在哪里。

“哪有什么秘籍?不就是踏踏实实种地,忙活完一年又一年。”高玉波回忆,自己种了30多年地,好像真没有啥秘籍。

上世纪80年代,高玉波还是毛头小子一个,已经是家里的“整劳力”。“那时候种的是小姜,亩产才3000斤。”高玉波回忆,当时浇地纯靠人力,回回都是看地里干得实在不像样了,才跑去井边挑水。加上土壤肥力不够,产量很有限。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家家户户买了汽油机、柴油机、抽水机泵,种姜开始用上机器设备,这时候生姜品种也换成了大姜。“大姜粗胖、分枝也少,比着小姜可强多了。这个时侯亩产已经达到6000斤了。”高玉波说。

后来随着地膜的推广使用,姜农们尝试将播种时间从谷雨提前到春分。生长周期的延长使得生姜的产量和品质都有提升。

“大王”也曾是个“宝宝”

一直用土法子种姜,虽然产量有所增加,但病虫害等问题依然是姜农们的苦恼。直到参加了镇上开设的生姜技术培训班,高玉波才知道,生姜其实是个需要呵护的“宝宝”。

“生姜属于热带雨林植物,所以保证土壤中的水分和肥力非常关键。”一次次的培训下来,高玉波才真正了解了这个老朋友的习性:它喜光,但又怕光;它喜水,但也怕水;“所以说掌握好水和光照的度非常重要,要不说它很娇气,就像个宝宝呢!”高玉波笑着说。

在高玉波的地头上,一条长长的管道延伸到地里,这是镇政府统一安装的水肥一体化管道。而姜地里使用的肥料是由镇政府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当地土壤结构定制的配方肥。高玉波自豪地介绍他的另一块姜地,他像呵护宝宝一样给姜苗安装了“小拱棚”和“高架网”,“小拱棚”可以保持土壤水分,“高架网”则给生姜遮阳。

从水、肥到光照,高玉波按照科学的方法悉心呵护着“姜宝宝”慢慢成长为“姜大王”。一转眼已从春分到了霜降。加上流转的土地,高玉波家一共种了10亩生姜,今年风调雨顺,产量也十分喜人。“亩产大概12000多斤吧!还有比俺家高的。”高玉波脸上掩不住喜悦。

姜农算账喜滋滋

比赛那天,高玉波一早就迫不及待跳进那块长势最旺的田里,握住姜苗底部轻轻一提,硕大的根茎带着新泥脱土而出。“今年的姜真不孬!”姜农们连连称赞。当这里的生姜齐齐地摆在地头,高玉波一搭眼就认准了这株“准大王”:“就带它去参赛!”

作为全市最密集的生姜种植区域,大王庄镇的生姜早已摆脱传统的种植模式,有了科技的加持。以往在农民眼中只能种地瓜、花生的沙岭山地,如今在科学的改良下,也种上身价更高的生姜。周边万兴、泰顺斋等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入驻,大王庄的生姜凭借优质的口碑成了抢手货。“下一步大王庄镇将加大科技在农业的投入力度,在注重产量的同时,着重提升品质,推动生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王庄镇党委书记陈传阁说。

生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产业链完善,市场行情向好,姜农的收入自然可观。

“今年的收入算过吗?”

“保守估计40来万元吧!”高玉波腼腆地笑着说。

“那你是你们村挣得最多的吧?”

“哪有,可数不着俺!”

更多内容,请扫描二维码观看。

融媒·画像

融媒·画像

融媒·画像

融媒·画像

作者:济南日报融媒报道组 王飞 张宪政

责任编辑:鞠月芹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