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村志、建戏台、筹备博物馆,千年古村“拓”展千年风情——北宋残碑为鲁西村引来“金凤凰”

2021-01-18 11:51:35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柳尧杰

责任编辑:鞠月芹

编村志、建戏台、筹备博物馆,千年古村“拓”展千年风情——北宋残碑为鲁西村引来“金凤凰”

张树山介绍幡竿挟石刻拓片。

编村志、建戏台、筹备博物馆,千年古村“拓”展千年风情——北宋残碑为鲁西村引来“金凤凰”

许修峰正在展示拓片技艺。

1月16日,尽管三九寒气有些逼人,但阳光普照,还是让人感受到一丝丝暖意。位于莱芜区方下街道鲁西村原小学的拓片艺术展览室内,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泰安市岱宗传拓第五代非遗传承人许修峰,他正在为前来参观拓片艺术的爱好者展示拓片的制作过程。

接着,许修峰引导参观者先后来到一、二楼的拓片展览室,并一一介绍每张拓片背后的故事。每一张拓片制作精良,方法考究,集艺术性与考古性于一体,令参观者大开眼界。

“这真是难得的一次展览啊,从中不仅学习了拓片的制作工艺和技术,更重要的是从中了解了灿烂的中国历史文化,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一位参观者感叹道。

说起在鲁西村开办拓片展览的初衷,还有一段真实的故事。许修峰是一名媒体工作者,因为祖上几代均以拓碑石的拓片工艺为生,他也深受其影响,逐渐对富有浓厚历史文化的拓片产生了兴趣。成为第五代非遗传承人后,许修峰开始四处搜寻碑文信息。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闻莱芜区的鲁西村有个天齐庙,天齐庙里有巴斯巴碑文。巴斯巴文是巴斯巴法王为蒙古人创造的蒙古文字,其创建的目的是为元朝皇家贵族使用。许修峰获取这个信息后,慕名来到鲁西村天齐庙,令人失望的是,他并没有找到巴斯巴文。

但是此行许修峰却收到了一个意外的惊喜:在寻找巴斯巴碑文的过程中,帮忙的村民们从天齐庙内破碎的瓦砾、参差的杂草中发现了一块残碑,上面刻着模糊不清的文字。擅长拓片的许修峰立即把残碑做了简单清理,接着开始拓片,结果让他大吃一惊:原来,这是一块幡竿挟石刻,也称旗杆石,为北宋遗物。

石刻侧面刻有文字四行,内容为:莱芜县鲁西……石匠人吴清侠及家眷平安,自身清吉……虔心供献幡竿挟一对。般载人张江……元祐丁卯三月……日立。

元祐丁卯年,即公元1087年。也就是说,这块碑刻距今已有1000多年!

“经过拓片,幡竿挟石刻上面的字非常清晰地刻有北宋元祐年的时间和捐赠人及相关事由等详尽内容,这在全国非常罕见,据我了解,这应该是首次发现的有明确纪年的北宋幡竿挟石刻,这一点足可填补济南史志的空白,由此也可见天齐庙幡竿挟石刻的弥足珍贵。”许修峰喜出望外。他确信,鲁西村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文化气息异常浓厚的古村落。他决定和村里一道挖掘深埋在地下的历史和文化,并和村里达成了建拓片培训基地的初步想法。

“以前只知道我们鲁西村历史悠久,但没想到,会有至少千年的历史。”鲁西村党委书记张树山激动地说。很快,村里利用废弃的学校教室,和许修峰一起办起了拓片展览室:一楼的一间展览室,主要是村里保存的碑文展览,有嘉庆年间的、道光年间的、光绪年间的,也有才发现的北宋元祐年间的;二楼的三间展览室,则陈列着许修峰收集的全国各地的碑文拓片。

“幡竿挟石刻的发现,无疑为我们村文化建设增添了动力。特别是许修峰老师把石刻文化与拓片文化结合在一起,更增加了鲁西村文化的内涵。村里将以此为契

机,打造拓片培训基地,让更多的爱好者了解拓片文化,了解我们的悠久历史。”张树山信心满满。

张树山告诉记者,鲁西村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数百米的青龙街走了很多年,京味十足的京剧团唱了很多年,革命战争年代的文成书局飘散着“红色书香”熏陶后人……近年来,村“两委”带领全体村里致力于乡村振兴。“结合鲁西村的实际,村“两委”着力在文化振兴上下功夫,大力推进文化鲁西建设,促进文化旅游,带动乡村振兴。”为了让村民了解鲁西村的历史和文化,他们专门聘请专家和学者编纂了《鲁西村志》,再有几个月就能付梓。经过争取,村里的乡村振兴项目鲁西村大戏台建设工程也有了眉目。另外,鲁西村博物馆也正在积极筹建中。一个全新的文化鲁西已初现端倪。

作者:柳尧杰

责任编辑:鞠月芹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