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在中科院公共安全满意度调查中 济南连续四年进前十 成“全国最安全城市”之一

2021-01-20 06:09:31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张茜

责任编辑:鞠月芹

  1月19日上午,济南市委市政府“辉煌‘十三五’奋进新时代”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召开。会议邀请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李本海等,介绍“十三五”时期平安济南建设和“十四五”规划有关情况。“十三五”时期,我市始终坚持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统筹抓好政治安全、社会安全、经济安全、公共安全、网络安全,平安济南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十三五”期间,全市重大刑事案件特别是命案发案数量持续下降,是全国唯一连续10年实现命案全破的省会城市;在全省平安建设考核中,我市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在《国家治理》城市安全综合排名及社会秩序安全排名中,济南列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第三名,在中科院公共安全满意度调查中,济南位居全国第四名,连续4年进入前十,成为“全国最安全城市”之一,平安济南成为我市靓丽新名片。

  挽回群众经济损失6.9亿元

  “十三五”时期,我市坚持打、防、管、控、建并举,依法保护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从2018年开始,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三年来,我市坚持扫黑彻底、除恶务尽,标本兼治、深挖细查,累计打掉张培燕、胡德华等25个涉黑组织,打掉涉恶犯罪集团63个,查扣涉案资产23.3亿余元,判决涉黑涉恶案件141件,依法对707名被告人判处刑罚,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8%以上。

  我市聚焦群众身边的违法犯罪开展专项行动,破获“两盗”案件4883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9679起,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1452起,打击处理犯罪分子2778名,挽回群众经济损失6.9亿元。深入推进新一轮禁毒人民战争,破获涉毒案件956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015人。我市在全国125个毒品消费量监测城市中排名第119位,在全国36个重点城市中毒品消费量最低。

  搭建协商议事平台2400多个

  “十三五”期间,我市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机制的意见》,建设精准维稳一体化平台,提高了动态监测、实时预警能力;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风险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各类风险隐患、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应对、有效化解。推进十大领域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矛盾集中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健全完善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制度机制,就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广泛协商。全市搭建协商议事平台2400多个,解决了一大批社区治理难题。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经验全国推广

  “十三五”期间,我市整合优化基础网格1.4万多个、专属网格4050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4.3万余人,专职化程度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实现了基层治理网格融合、力量融合。在全省率先制定《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提升了网格化服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平安单位”创建深入推进,涌现出“胡同管家”“挎包服务队”等一批为民服务品牌、“平安社区”“平安医院”“平安学校”“平安银行”等一系列平安品牌和小巷总理陈叶翠、公安英模张保国等一批先进典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经验在全国交流推广。

  重点治安目标视频监控全覆盖

  我市探索“人力+科技”风险预警模式,及时发现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实施视频监控全覆盖工程,重点治安目标覆盖率达到100%,建成全国一流的公安大数据、云计算中心,被誉为“济南样本”并在平安中国建设会议上介绍经验。抓好市级“雪亮工程”建设,汇集视频资源9万余路,视频资源互通共享程度全省领先,促进了疫情防控、维稳处突和案件侦破,协助破获各类案件2300余件。

  我市荣获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城市和全省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城市称号;开展“万警进万企”行动,1.8万余名政法干警组成1300多个联合服务团队,为全市1.2万余家企业提供法律政策服务,帮扶企业解决诉求1091件,化解矛盾纠纷4000余件。

  推进社会面智能安防建设

  “十四五”时期,我市将打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主动仗,打好安全风险大排查大化解大整治主动仗,打好社会治安主动仗,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完善条块结合机制,创新专群结合机制,提升平安建设的群众参与度。与此同时,完善组织体系,探索建设“社区+物业”等工作新机制,加强基层政法单位建设,抓好信访基层基础建设和矛盾排查调处中心建设。

  此外,我市还将进一步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健全完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机制。加强平安建设立法、执法、司法工作,守护好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加强系统治理,坚持全周期风险动态管控,构建信访打头、调解为主、诉讼断后的社会矛盾多元调处、“一站式”化解工作格局。加强智慧治理,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与平安建设深度融合,抓好“雪亮工程”建设应用,推进社会面智能安防建设,提升平安建设智慧化水平。 (本报记者张茜)

作者:张茜

责任编辑:鞠月芹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