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蜀记——从考古看四川》:以考古的眼光看史书以外的四川

2021-04-14 10:50:22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赵晓林

责任编辑:鞠月芹

《寻蜀记——从考古看四川》:以考古的眼光看史书以外的四川

近期,三星堆的考古发掘再次惊艳世界,成为“流量明星”,也让人再次对于四川这片“神奇”土地上的遗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几乎就在同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寻蜀记——从考古看四川》,在这次热潮中也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关注。

《寻蜀记》选择了一些四川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发掘,以及荒野田畴的遗址,试图从微观的剖面解读蜀地历史:该书以微观写史娓娓道来作为开篇,引入考古发掘的现场,继而通过出土文物,复原历史的细节和细节中的历史。该书从微观、考古角度,解读四川从先秦宝墩遗址、三星堆青铜时代到宋代南宋城堡、明清报恩古寺等考古历史。例如,宋代篇中的“西蜀梦华”章节,通过彭州金银器窖藏,讲述了董氏家族的悲欢离合。四川出土的宋代金银器数目占到了中国的一半左右,数目为何如此之多?金银器窖藏之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历史?

在《寻蜀记》中,读者便能找到这些答案:大约800多年前,听闻蒙古铁骑入侵的消息,董宅将金银器埋在地下。他们或许没有想到,在四川许多地方,惊慌失措的宋人纷纷将金银器、铜器、瓷器掩埋起来。然而,战争的残酷性远远超过了想象,他们或背井离乡,或生灵涂炭,再也没有机会来取走当年的埋藏。精美的窖藏被尘封在地下,同样被尘封的,还有宋人奢华精致的生活——推杯换盏、觥筹交错。

在萧易的最新著作《寻蜀记》中,作者萧易也对诸多遗址进行了梳理与定位:宝墩古城是中国史前第四大古城,有力证明了成都平原也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源头;金沙遗址共出土金器200余件,为商周时期古遗址出土金器最多;迄今全国共发现百余座画像棺,九成在四川;四川汉代崖墓的数目为中国之最,画像砖的出土数目也是中国最多……

尤为重要的是,许多常见的遗址在萧易笔下,往往具有了不寻常的发现。2008年,萧易在仁寿牛角寨,听当地人把这尊大佛说成是乐山大佛的哥哥,在龙泉驿天落石、资阳半月山,当地人也有同样的说法,说当年为了开凿乐山大佛,曾在蜀地进行了诸多实验,开凿了诸多蓝本。萧易此后又调查了荣县大佛、武官大佛、阆中大佛、涞滩大佛,他发现,这些孤立的大佛彼此之间是有联系的,“乐山大佛一经完成,恢宏的体积与庞大的气魄,几乎传遍了蜀地的每个郡县,各地纷纷开凿大佛。所谓蓝本,其实是模仿者。”

萧易认为:“我们要感谢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因为他们的发掘,并行成报告,我们才有机会从细节中寻找角度,解构历史。”

作者:赵晓林

责任编辑:鞠月芹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