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保林:用散文追寻生命的激情、力量和尊严

2021-05-08 11:36:44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责任编辑:鞠月芹

郭保林:用散文追寻生命的激情、力量和尊严

  济南时报·新黄河记者 钱欢青 孙婷婷 绘

  近日,著名作家郭保林散文集《在太阳深处》作为“大家经典系列”之一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同时推出的还有郭保林经典散文学生读本《我在草原上追赶落日》。

  郭保林是创作成果丰硕的散文家,几十年来在散文创作领域孜孜不倦地追求、创新、开拓、进取,得到广大读者和评论家的喜爱。郭保林以系列散文书写著称,包括故乡系列、沂蒙山系列、爱情系列、草原系列、大海系列、森林系列、西部系列、徽州系列、历代文人墨客情感系列、文化名城系列、长江系列,以及域外游记系列等,林林总总,苍茫雄浑,产生强烈的集群效应,其散文艺术特色浓郁,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品格。如《中国当代散文大系》编者按所言:“郭保林散文,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感情激越,气魄恢弘,色彩明丽,想象飞腾,风格沉雄。谱写的是一部庄严壮阔的时代史诗和民族史诗。读他的散文,可以强烈地感受历史的苍茫和悠远、时空的博大和雄厚、生命的庄严和强劲。”

  艰苦岁月里的炽热“作家梦”

  郭保林1946年出生于山东冠县农村,生活很艰苦,但到小学五年级,郭保林就“真正爱上了文学”,“那时候从村里一个文化人那儿借到了一本《解放军文艺》,这才知道什么是作家、诗人”。

  这一本薄薄的《解放军文艺》成了郭保林的文学启蒙读物,几十年过去,他还记得里面刊登的诗人未央写志愿军回国的句子:“列车在奔驰/车轮在歌唱/祖国,我回来了。”彼时正值“大跃进”,每日劳动,翻土、背粪,什么活儿都干,但当一名作家、诗人的梦想已经在心里种下。那时郭保林最崇拜的作家是周立波,读了《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特别是《山乡巨变》,一遍遍地读”。暑假里,在故乡的白杨林里,郭保林坐在树荫下,背靠一棵白杨树,在自己钉制的笔记本上开始写《家乡巨变》,还一本正经地自己设计了封面,封面上写上“郭保林著”,写上“作家出版社出版”,那真是一个孩子幼稚的梦,模仿着《山乡巨变》写“大跃进”给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

  生活极其艰苦,“饿到什么程度?我记得是在小学六年级的下学期,回到家,母亲给我吃的是用杨树叶子熬的粥,里面看不到几粒粮食,我坐在门口捧着这碗杨树叶子粥,一边吃一边哭,母亲也哭。”就是在那样的条件下,郭保林开始了写作,“读小学六年级时给《中国少年报》投稿,那时候的编辑很负责任,给我回了信,提了意见,还鼓励我要多写。虽然这是一封退稿信,但是村里人知道我收到了《中国少年报》的信,还是很受震动。”

  到了初中,郭保林的作家梦就更强烈了。在冠县一中上初中时,他写的作文,几乎每篇都会被语文老师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让同学们十分羡慕。郭保林心里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成为一位作家,也写出像《山乡巨变》那样的名著。他至今记得初中时读到《高尔基论文学》中的一句话,“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这句话让我意识到,语言不仅是思想、故事、情感的承载,更重要的是,语言本身要有审美的高度。可以说,高尔基的这句话成了我进入文学大门的一把钥匙。”用整个生命的长度去追求

  由于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初中最后一年,学校解散,老师匆匆讲了一遍剩下的课程,就让学生带着课本回家了,很多学生也因为回家后忙于农活而丢了学习,但郭保林回农村后“比所有人都刻苦地学习”,干完活坐在麦秸垛里,“背书,做习题”,他下定决心要考上高中,考上大学。1962年中考,324个学生中只有4个考上了高中,郭保林就是其中之一。

  1962年他到聊城三中读高中,“国家穷,老百姓更穷”,但郭保林省吃俭用,把每个月哥哥(国家公职人员)给的几块生活费,节约下一块二块,买文学书籍,诸如扬朔的《东风第一枝》,刘白羽的《红玛瑙集》,杜鹏程的《在和平的日子里》《年轻的朋友》,还有王汶石的《风雪之夜》,郭保林都爱不释手,读得如痴如醉。晚上九点学校熄灯,他就自制一盏煤油灯,一读就读到半夜。

  不仅读,他还用白纸钉了个小本子,记下优美的词汇、美丽的句子,反复看,甚至背诵。“从此养成一个习惯,凡读书必摘记字、词、句,像背诵外语单词一样死记硬背,同时也用这些词汇练习造句。”日积月累,郭保林的小笔记本一个接一个出现了,语言驾驭能力大大提高,叙事、写景、抒情,生动活泼,还富有诗意和哲理,老师经常在他的作文本上划出一串串表示赞美的小圆圈,并连连写道:“好、好、很好!”

  回想往事,郭保林觉得,一个作家,在青少年时代心灵是一张白纸,“你自己就是画家,这张白纸由你自己一笔一划画出一幅美丽的画。往往在青少年时期,定下一个比较长久且稳定的目标,然后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地追求,甚至要用整个生命的长度去兑现,方可取得成功。”郑板桥说:“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不能见异思迁,这山看着那山高。

  1965年高考,虽然成绩出众,但因为家庭成分是“富裕中农”,只能上“三类大学”,郭保林进了山东师范学院。“第一学期就疯狂地读书,那时候我们大学是五年制,五年里我只回过一趟家。学校图书馆里凡是写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我全都读了,凡是散文我也全都看了,光读书笔记就做了十几本。”办刊物,写文章,大学时郭保林就已经在《光明日报》《大众日报》发表文章。

  生命的激情、生命的力量、生命的庄严

  大学毕业,郭保林放弃了许多从政的机会,走上艰难坎坷的文学创作之路,很快,他在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也发表小说,渐渐有了名气,有了“气候”。至今,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等已相继出版他的散文集《青春的橄榄树》《阅读大西北》《昨天的地平线》《千古墨客》《线装的西部》《郭保林经典散文》《雨,落在香榭丽舍大街》以及长篇报告文学《高原雪魂——孔繁森》《塔克拉玛干:红黄黑》《谔谔国士傅斯年》《大江魂》和小说集等40余种。多年来,他还曾入围鲁迅文学奖,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首届冰心散文(集)奖、中国传记文学奖、首届齐鲁文学奖、泰山文学奖等数十个文学奖项。

  值得一提的是,郭保林创作的30多篇散文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的各类语文课本、教材、教辅,中、高考模拟试卷,在教育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得到广大师生的高度赞誉。他鲜明的艺术风格、强健的语言驾驭能力、广阔的视野、深厚的文学修养、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从孙犁、荒煤、冯牧、鲍昌到林非、王充闾、孙绍振、张炜等众多作家、学者的赞扬,孙犁称赞他“语言优美,想象力丰富”。他的创作成就也载入多种文学史,郭预衡主编的《中国散文通史》认为郭保林散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散文文体意识”和执著的“散文文体创新精神”,并从这两个方面论述了他的创作成就。

  郭保林的散文创作,题材极其广阔,而他对西部则情有独钟。从1991年到2004年,十几年间,他年年走进大西北,有时一年两次去西部采风,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天山南北、内蒙古草原、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柴达木盆地,还有雅鲁藏布江、喜玛拉雅山山麓都留下他匆匆的履痕;戈壁、大漠、冰川、圣湖、草原、林莽这些巨大的符号,都震撼过他的心灵。“我曾在腾格里沙漠看见一支驼队,骆驼们高昂着头,微眯着眼,艰难执著地跋涉在风沙线上,前面是苍苍茫茫,背后是莽莽苍苍。单调。枯涩。孤寂。但它们仍然安详而坚定地前进。这是大漠最为精彩的一幅插图,当微风把驼铃的重奏送进耳鼓——此时,我真正地感到了生命的激情、生命的力量、生命的庄严!”“西部是诗,是苦难铸就的史诗。西部是一片壮美而丰富、苍凉而又浑厚的土地。西部是曾经拥有辉煌而又失辉煌的土地。”一踏上这片粗糙、粗旷、粗粝的土地,郭保林心中的诗情和诗意便蒸腾而出,“看到那赤裸裸的大山、苍莽的荒原、起伏跌宕的沟壑,心里便产生一种亲切感、一种敬畏感,这是一片充满梦幻,也充满期待的大地啊!”

  很多人会问,成为一位作家有没有秘方、诀窍呢?郭保林的答案是“没有”,“但古往今来的大作家取得成功的必须具备三点:一是语言积累,二是生活积累,三是感情积累。这三点也可以解释为语言驾驭能力、感悟生活能力、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我们并不否定天赋,但最重要的是后天培养。天才,就是勤奋,就是劳动,就是汗水。”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高尔基的这一名言也是郭保林奉行的文学创作“法宝”,他认为,一切文学作品都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既是一篇作品审美高低的标志,又是构建作品最必备的材料,它是工具,又是艺术。“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创造了世界上最丰富、最灿烂、最美丽的语言。我们的先人用汉语创作了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红楼梦》为代表的杰出小说,出现了屈原、司马相如、司马迁、李白、杜甫、苏东坡、辛弃疾、曹雪芹、鲁迅等一大批光耀千秋的文学大家,他们个个都是驾驭语言的高手,是语言大师,他们创造了千古不朽的瑰丽作品,给我们民族留下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郭保林认为,学习语言是“硬功夫、苦功夫”,必须“多记、多练”,“人说钱钟书极聪明,过目不忘,其实他一生光读书笔记就多达170册。托尔斯泰经常玩弄词汇卡片,有时像玩扑克牌一样,有时在屋里扯上横七竖八的细绳子,上面挂满了词汇卡片。孙犁也常常将美丽的句子、词汇写在纸上,贴在卧室、书房的墙上。只有这样刻苦地学习语言,才能下笔有神、笔下生花。”

责任编辑:鞠月芹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