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门塔文物保护成果图片展”开展 217幅珍贵旧影再现“国宝”保护历程

2021-06-12 11:24:33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 钱欢青

责任编辑:王浩

“四门塔文物保护成果图片展”开展 217幅珍贵旧影再现“国宝”保护历程

南平公主造像窟椽檐窟顶修建前后

“四门塔文物保护成果图片展”开展 217幅珍贵旧影再现“国宝”保护历程

1953年加固后的四门塔 四门塔风景区供图

  2021年,是四门塔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周年。为全面回顾四门塔风景区文物保护取得的成果,由济南市南部山区管委会生态保护局、四门塔风景区服务中心主办的“庆祝建党100周年四门塔文物保护成果图片展”于6月12日开始举办。6月11日,新黄河记者来到四门塔风景区展览现场,探寻珍贵老照片背后,半个多世纪的四门塔文物保护历程。

  路大荒先生墨书题记首次“露面”

  四门塔文管所张泽刚介绍,本次展览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征稿,自4月1日至10日,共征集图片4777幅、文字资料30余份。随后主办方组织专家从中精选出资料价值较高的照片217幅,配以简要文字说明,精心设计制作成展板进行展出,展期自6月12日至10月30日。

  四门塔建于隋大业七年(611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单层亭阁式石塔,与赵州桥同为隋代石质建筑的典范之作,被称为“华夏第一石塔”。上世纪30年代,梁思成、林徽因曾亲赴四门塔考察。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中国成立后,四门塔曾多次进行保护修缮。1953年,山东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决定对已经破败的四门塔进行基础性的维修,由蒲松龄研究专家路大荒先生主持。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国家拨款1000元,路大荒先生雇佣了当地的民工,从塔体外面打三道铁箍,加固开裂的墙体,塔内立石柱支撑断裂的三角梁,并堵死东、南、西三门,完成了四门塔千年以来有记载的第一次修缮工作。

  由于年代久远,有关1953年维修四门塔的相关资料非常少,在这次展出的图片中,有两张照片,内容正是路大荒先生在当年维修四门塔时留下的墨迹,弥足珍贵。从照片上可以辨认出“一九五三年,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派路大荒监修塔柱、梁门”等字样。张泽刚介绍,这是此前他在检查四门塔内佛像时发现的,墨迹题在四门塔北佛像底座东侧条石下方,很难被发现,这也是这一墨迹首次“露面”,是1953年那次维修的珍贵资料。

  系统展现上世纪80年代千佛崖维修现场

  在展览现场,众多图片展现了四门塔历次维修的全过程。在1972年开始的那次大修中,于1973年发现了舍利子,以及装舍利子的铜函和石函,当时都放置在塔心柱内。此次维修还在塔外围增建了挡土墙,塔基周围砌筑了护坡石,进一步加固了塔基,同时对塔顶、塔身等做了维修加固。另外还根据拓本重刻了东魏武定二年造像记,仍置于南面佛座之下。维修时在塔顶一块石拱板上发现了“隋大业七年造”的刻字,解决了学术界多年来关于四门塔建造年代的争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原济南市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王建浩先生家人特别为本次展览无私捐赠了众多照片,使得当年维修千佛崖的场景得以生动还原,这也是这批照片多年后首次系统展出。1983年开始,国家文物局拨款14万元人民币,对千佛崖石窟进行加固维修,此工程正是由王建浩先生主持。工程自1983年5月始,1987年10月工程告竣。此次维修中还回镶了两尊随巨石坍塌的佛像,当时工作人员将坍塌佛像挖掘出来后,专门为其新打造了一个石窟安置。另外,为保护南平公主造像窟,工作人员还专门打了钢筋混凝土檐,重建了椽檐窟顶,以避免风雨的侵蚀。

  2012年2月至7月,四门塔又迎来为期5个月的大修,此次大修在塔顶增加了锡背防水层,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了塔内填充物,更换了部分风化破损严重的叠涩石,并对墙体、塔基、塔室地面以及室内和佛像表面水渍等分别进行了修复和清理。渗漏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古塔又焕发了新的光彩。

  另外,展览还呈现了四门塔佛首回归的历程。1997年,塔内东侧阿閦佛佛头被盗,后流失海外又辗转至台湾法鼓山。2002年底,台湾法鼓山文教基金会圣严法师率法鼓山僧众一行数十人将该佛首赠还四门塔,并由济南市考古研究所修复完整。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 钱欢青

责任编辑:王浩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