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也是您的节日!”

2021-09-10 09:32:25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责任编辑:卢卫美

  又是一年教师节,又是一年感恩时。在济南政法系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工作中将自己的本领倾囊相授,成为年轻同事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被亲切地称呼为“师傅”。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对于年轻同事而言,工作时他们是业务导师,指引前进的方向;生活中他们更是兄长朋友,分享生活的点滴。“师傅”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对事业的执着与热爱,影响着“徒弟”的生活态度,激励着他们去奋斗,变得更好更优秀。

  厚谊长存梦里,深恩永存心中。师生缘,是这个世界上用理想与奋斗、付出与感恩谱写的情缘。今天是教师节,“徒弟”想对“师傅”说:陪我一程,感念一生;时光不老,岁月可期。

“今天,也是您的节日!”

  张保国(左)、阮惠(右)

  ●她眼中的师傅:

  生死无畏的最美逆行

  师傅: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副支队长 张保国

  徒弟: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作训处排爆中队民警 阮惠

  我的师傅是全国公安排爆战线上的领头尖兵,是全省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的学习榜样。作为他的徒弟,我倍感荣幸和自豪。

  在聚光灯下,师傅令人钦佩、谦和有加;而在日常工作和训练中,师傅对我的要求十分严格。在一次排爆机械手的训练中,我因为手臂力量不够,总是不能很好地控制力度。师傅发现后,立马找出哑铃、拉力带等专项器材,边示范边讲解,手把手地帮助我提升手臂的稳定性。解决了关键问题,我的业务技能得到了很大提升。

  刚到队里时,师傅就要求我养成总结存档的习惯,从周总结到月总结、季总结、年总结,不断纠正我的一些小错误。起初我觉得繁琐,后来我逐渐建立了排爆工作的工作日志,在一个个具体案例的记载中不断提升自我,日益精进,也慢慢理解了师傅的良苦用心。

  平时,排爆中队任务很多,有危险的涉

  爆现场处置,也有重要的警卫安检。但不管多忙,师傅都会赶到现场,并

  以实战为课堂,结合

  经典案例,对常见

  炸药的基本性能、常见爆炸装置的基本原理、排爆安检的重要措施等主要内容进行系统讲解,使我在一次次实战操作中提高了技能水平,熟悉了安检排爆工作,更深切感受到“忠诚、担当、严谨、无畏、执着、奉献”这12个字沉甸甸的分量,感受到排爆工作是勇士的职业,是奉献者的担当,是负重前行的最美逆行者。

  师傅是我从事排爆道路上的引路人,也是我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培养了我积极进取的恒心、爱岗敬业的定心、专注认真的平心、精益求精的匠心、守持秉承的初心。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想对师傅说:感谢您在工作生活中的口传心授,未来我将牢记使命、向师傅看齐,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素质和实战本领,为排爆事业添砖加瓦。

“今天,也是您的节日!”

  朱立军(左)、刘金国(右)

  ●他眼中的师傅:

  守望正义的忠诚模范

  师傅:莱芜区检察院专职检委会委员 朱立军

  徒弟:莱芜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 刘金国

  在领导和同事眼里,他是公认的“办案大神”;在我的心里,他是良师,更是法治道路上的领路人。他,就是长期奋战在侦监、公诉业务一线,现任莱芜区检察院专职检委会委员的朱立军。

  2011年,我成为基层检察系统的一名“新兵”,朱老师手把手教我订卷、写文书,毫无保留地传授我讯问技巧、庭审应对策略、突破案件的秘诀,苦口婆心地教育我“办案要规范、证据体系要扎实、案子要经得起检验”。他的唠叨,有的是细腻温婉,更多的是严谨严肃。在他的指导熏陶下,我坚持“过手即过硬”,认真办理每一起案件。“案子虽小,关系当事人的人生”,我的办案札记上记满了朱老师的语录,这些办案经历丰富了我的人生,也促使我在“大师”教导下快速成长起来。

  2018年8月,朱老师带领我和其他三名青年检察官组成专案组,提前介入莱芜区

  首起“套路贷”涉黑案。作为专案组的“领头雁”,他身先士卒,“5+2”“白+黑”连轴转,头晕犯困就喝浓茶,坐久了就站起来看卷,站累了就趴着继续看。该案的侦查卷装了足足3个保险柜,有近300起犯罪事实,起诉书长达150多页。从秋高气爽到数九寒冬,数不清多少个夜晚,我们不眠不休研究案情;记不得多少个日子,我们群策群力讨论办案思路。

  正如他的人生格言“要做维护公平正义的主力军”,在这场与黑恶势力较量的持久战、攻坚战中,我看到了一位优秀检察官对检察事业的忠诚与热忱。他先后荣获山东省“人民满意政法干警”、被最高检记个人一等功,亲自办理或参与指导上千起案件,无一错案。我在办案中体悟,更在与良师同行中成熟。沿着模范检察官的脚步,我将坚守从检初心,砥砺前行,把每一个案件都办成精品。

“今天,也是您的节日!”

  武冬梅(右)、白静(左)

  ●她眼中的师傅:

  扶弱济贫传递法援温度

  师傅:市法律援助中心业务科科长 武冬梅

  徒弟:市法律援助中心三级主任科员 白静

  她,心系法援,潜心耕耘二十载;她,胸怀法律,扶弱济贫扬正义。她就是我的老师:济南市法律援助中心业务科科长武冬梅。

  刚参加工作时,作为一名年轻的法律援助工作者,因经验与知识储备不足,不能灵活处理在法援工作中的突发情况。在市司法局“跟班学习”活动中,我有了自己的老师、我的跟班学习对象——武冬梅。武老师手把手带领我们为经济困难群众和特殊当事人提供无偿法律服务,打造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道防线。

  2020年9月,江苏南通的小施等9位农民工,在济南某工地从事泥墙技工,其间用工单位辽宁某工程公司共拖欠其劳动报酬11万余元。他们来到市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由我接待。但在办理过程中对于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是否需要出具经济状况证明,不是很确定,我立即向武老师请教。武老师详细向我介绍怎么认定农民工的身份,一旦确认农民工身份,是不需要出具经济状况证明的。在武老师的指导下,我当即为9位农民工委派援助律师,帮助他们讨回自己的血汗钱。经援助律师与用工单位多次沟通,成功与用工单位签订调解协议,分两批次帮助9位农民工拿回了血汗钱。

  老师以善良的本性、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及对广大贫弱者真挚的爱,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对法律援助事业的肝胆赤诚,彰显着巾帼法援的时代风采。

“今天,也是您的节日!”

  曹慧(右)、张玲(左)

  ●她眼中的师傅:

  为民情怀托起心中天平

  师傅:济南中院民一庭法官 曹慧徒弟:济南中院民一庭法官助理 张玲

  进入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后,我成为一名年轻的法官助理。同庭的曹慧法官一直是我的良师,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有一起案件,几名当事人工作后,公司长期未向他们支付报酬,其中有一位年长且身体不好的老人,因为付出得不到回报,一审请求没有得到支持,二审期间情绪始终很激动。曹老师积极地安抚当事人情绪,为了弄清案情,她耐心细致地调查。最终,老人拿到了相应的报酬。拿到判决结果后,当事人多次打电话对曹老师表示感谢。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公正审判对于当事人的重大意义。

  还有一次,有一个案件案情比较复杂,涉及的当事人中有一位长者。考虑到老人年纪较大,不方便出行,为了查清案情,曹老师对我说:“不要让老人赶过来了,我们跟她约好直接去见她吧。年纪大了,来回奔波身体受不了。”跟老人电话沟通后,曹老师就带我一起去了老人家,耐心询问老人案情,并为老人制作笔录。经过曹老师细致耐心的工作,该案最终以当事人和解撤诉的方式审结。这让我感受到,法律也是有温度的。

  曹老师常说,这些当事人真的挺不容易,诉讼也是迫不得已,他们想说什么,就让他们都说出来,安静听他们说完。我也曾接到许多当事人打来表示感谢的电话,每当听到当事人感谢的话语,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自豪。“我们办理的是别人的人生”,曹老师的这句话我一直牢记于心,我相信只要用心办理案件,真心实意为当事人解决纠纷,当事人肯定也会感受到我们的真心。

  教师节到了,我想对曹老师说:我也要像您一样,向着成为有为民情怀的政法人不断迈进。

“今天,也是您的节日!”

  侯登安(左)、闫鹏(右)

  ●他眼中的师傅:

  文明之光闪耀警徽之上

  师傅:市车管所三级高级警长 侯登安

  徒弟:南山交警大队综合科民警 闫鹏

  我的老师其实是我的同事,市车管所的“老侯”——侯登安。“蓝盔老师”,是我对他独有的称呼,因为他也是代表济南交警的国际维和战士。

  我是南山交警大队的一名考官,2019年拿到考官证,是一名新考官。那时老侯已经任考官快20年了,他的强项是科目四——安全文明教育,也是所有考证学员的最后一关。他独到而专业的宣讲,受到广大学员的点赞,亦被称为“车管老侯”“侯哥”。

  2020年5月,市车管所成立宣讲团队,我有幸被抽调成为其中一员,我和另外6名同事也因此成了老侯的弟子。交流课上,老侯把他多年来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他说:“一个即将拿到驾驶证的学员能不能成为一个合格而优秀的驾驶员,观念意识和习惯非常重要。作为一名考官,一定要在这个时候把文明交通的理念灌输好,既是为了每个学员负责,也是对全社会负责。”

  那个时候,他老花镜一戴,眼光从镜片上射出,透着一股认真劲儿。

  我把老侯讲的内容认真梳理好,有了老侯“掌门大弟子”的自信心,再拿出和学员“打成一片”的热情劲儿,果然效果非同一般。有一天快下班的时候,老侯给我打电话:“小闫呐,科目二考前动员做得非常棒,尤其是和那些考前紧张的学员做击掌的动作,我也要让其他考官多多效仿一下。”

  弹指一挥间,一年多的时间转瞬即逝。对于我来说,老侯既是同事,又是大哥,更是良师。教师节来临之际,轻轻地问候一声:不想惊扰您,唯愿您永远平安喜乐!

“今天,也是您的节日!”

  陈晓黎(右)、崔洋(左)

  ●她眼中的师傅:

  20年坚守温暖回家路

  师傅:济南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 陈晓黎

  徒弟:济南市救助管理站儿保科 崔洋

  初入单位之时,有一个人,如父如母般支持我,毫无保留地帮助我,把我从初入行的“愣头青”,蜕变成一颗脚踏实地的“螺丝钉”。她就是我曾经的儿保科主任、现在的救助站副站长——陈晓黎,是我的领导,更是我的恩师。

  师傅是个温柔中带着刚毅的人,任何棘手的难题,都听不到她一句抱怨。有一次,科里来了一位走失的小姑娘,虽然嘴上闹着要找妈妈,但只肯提供有限的信息,三番四次实地寻找都未果。面对这种情况,我有些着急,但师傅却不慌不忙陪着小姑娘玩闹。几天后,小姑娘终于敞开心扉,原来她是非婚生子,母亲生下她后便不知所踪,父亲再婚后连生两个孩子根本顾不上她。她一直由奶奶和姥姥照顾,10岁了还没上学,连户口都没有上。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师傅与小姑娘的父亲进行了深入交谈,面对继母一家人的各种托词和哭闹,师傅始终冷静又坚持原则,把孩子的利益放在首位,绝不妥协,最终做通了这一家人的工作。小姑娘的父亲保证为孩子上户口,送孩子上学,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小姑娘也再次接纳了父亲。

  师傅对我们从不说教,偶尔把我们“扔进深水区”,鼓励我们对突发状况做出自己的判断,事后和我们一起总结得失。平时工作忙、工作累、工作对象复杂,偷懒时、退缩时,看到她瘦弱又坚强的背影,想想她在救助站默默奉献了20多年,感动之余,总能重新燃起拼搏的斗志。我们将接过她的接力棒,用温暖滋润受助人员干涸的心田,用坚持筑牢受助人员的漫漫回家路。

  ■本版文/图王晓菲兰萃陈彦杰侯月杨晨

责任编辑:卢卫美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