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奔流高歌行 | 内蒙古长调:看母亲河臂弯里的“金山银山”

2021-09-22 09:00:23 来源:新黄河

作者:梁汝潇

责任编辑:卢卫美

  时值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两周年之际,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推出“大河奔流高歌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周年大型全媒体报道”活动,派出11路22名记者赶赴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沿黄九省(自治区),深度采访报道沿黄各省(自治区)在深入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做好“黄河文章”进程中的生动实践和经验做法。即日起,济南报业全媒体联动央媒及全网平台推出系列报道,全方位、多维度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邀您一起阅卷“新黄河”!

  黄河流入内蒙古,与东西延绵千里的阴山碰撞,形成一个巨大的“几”字弯,像一个温暖的怀抱,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拥入怀中。在这里,有丰饶富足的“塞外粮仓”河套平原,有“万里黄河第一闸”之称的三盛公水利枢纽,有黄河流域最大功能性湿地乌梁素海,有产能占全国1/5的煤炭资源……

大河奔流高歌行

  这里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黄金畜牧带,也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凉荒漠,在这里,城市、草原、耕地,还有千千万万不肯屈服的人,在壮美黄河的润泽下不断与沙漠“博弈”,共同描绘出祖国北部边疆最靓丽的风景线。新黄河记者深入内蒙古,探访母亲河臂弯里的“金山银山”。

  故事一:荒漠中的“播绿人”

  在乌海湖上泛舟东望,高耸连绵的甘德尔山映入眼帘,在乌海市这座内蒙古新城的最高峰上,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自山脚绵延至山腰的“绿色飘带”。每当看到这片郁郁葱葱的绿色植被,刘粉梅都觉得自己那双布满皲裂伤口、疼得火辣辣的手,多了一丝惬意与清凉。

大河奔流高歌行

  1989年,年轻的刘粉梅女承父业成为一名林业人,顶着烈日,迎着风沙,她翻越沙丘,在乌海白独贵湾滚烫的黄沙里挖坑种下第一棵树,从这一刻起,她成为当地人口中的“播绿人”。32年过去,刘粉梅和乌海市治沙站的同事们在3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营造起2.9万亩人工林,每年树木成活率90%以上。

  春种树,夏维护,秋冬巡林防火,超过40摄氏度的烈日高温,“播绿人”能忍;滴水成冰的严寒,“播绿人”能挨,就这样,日复日,年复年,当初栽下的小树苗,如今已绿树成荫,常年的风吹日晒,也让刘粉梅从风华正茂的女郎变成坚毅的治沙人。2018年,刘粉梅被授予全国林业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山林中,那一双双沾满沙、布满疤的手,是以她为代表的“播绿人”们最美的勋章。

大河奔流高歌行

  乌海市被乌兰布和、库布齐和毛乌素三大沙漠包围,生态环境很脆弱,但幸运的是,有黄河穿流而过。2014年,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为其蓄水的118平方公里的乌海湖更是成为这片沙漠中的“明珠”。

  近年来,乌海市不断转型升级,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形成了乌海湖西岸3000亩防护林带、东岸3万亩环湖生态系统。由于生态持续向好,从2018年开始,每年三四月间,成千上万的红嘴鸥等候鸟都会来到乌海湖栖息繁衍,尤其每年3月中旬和11月上旬,约有60种10万多只候鸟来到乌海湖。“人鸟互动”“沙漠看海”等吸引了大量游客,黄河两岸已经成为乌海市最美的旅游风景线。

  故事二:用智慧驯服“红色公牛”

  这是一头桀骜不驯的“红色公牛”。因为它的存在,当地百姓饱受风沙侵害;因为它的存在,黄河每年新增7000多万吨黄沙;因为它的存在,黄河河床每年逐年抬高,严重威胁下游地区百姓安全。它就是蒙古语意为“红色公牛”的乌兰布和沙漠。不过近几年,这头肆虐疯狂的红色公牛,正逐渐被人们用科技与智慧驯服。

大河奔流高歌行

  让我们先回到甘德尔山,如果仔细观察那片“绿色飘带”般的防护林,你会发现每一棵树下都有一根黑色的滴灌软管。沿黄河一路向北来到巴彦淖尔磴口县,顺着穿沙公路进入乌兰布和沙漠深处,一模一样的滴灌软管随着一簇簇梭梭树绵延至天际。

  荒漠化治理,不仅要靠人们辛勤的劳动,还需要科技的力量。节水功能奇佳的滴灌技术省时、省工,管子渗出的水滴直接滋润着植被根部,对于雨水稀少的乌兰布和沙漠来说,大大提升了植被的存活率。

  灌溉问题得到解决,那么什么样的植被才能在沙漠中存活呢?高旭是巴彦淖尔市种质基因库种质研究院院长,在她眼中,所有用于防风固沙的植被,从来没有最好的品种,只有根据当地实际土壤情况,选出合适的几种乃至几十种草种,制作复合方案,才能达到最优效果。

大河奔流高歌行

  走进基因库的土壤数据库,一排排架子上整齐地放着一列列标本瓶,里面是从黄河流域各个地区收集回来的土壤样品,上面标注了它的采集地点、采集经纬度、土壤类型,同时,每一份土壤样品都经过化验,有一份“体检报告”。目前,这里共采集、储存了各类土壤样本2万余份;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抗旱、耐盐碱等乡土植物种子2万余份,并且这些信息全部录入了大数据平台。高旭说,根据种业大数据,判别适生区,可以用最适合当地的植被修复生态环境,进一步推动黄河流域西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大河奔流高歌行

  如今的磴口县,有230万亩乌兰布和沙漠披上绿装,形成了160个湖泊绿洲,由不同植被组成的大型锁边林,像一排排卫士,阻止“红色公牛”入侵黄河的通道,在荒漠上绘出一片绿水青山。

  故事三:甜味飘香的“金山银山”

  离开磴口县,一路向北92公里来到杭锦后旗蛮会镇,在这里,人们赋予滴灌技术不同的意义。

  “我们这里常年雨水稀少,全靠黄河灌溉,以前我们用大水漫灌,不仅浪费水,需要的化肥也多,用了滴灌,又节约又环保,农作物长得也更好。”蛮会镇纪委书记何军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一亩打籽葫芦不用滴灌,可以产200—300斤,用了滴灌,亩产可以达到350—390斤。”何军说,今年农作物价格好,一斤葫芦籽可以卖9块钱,这样算起来,用了滴灌技术,一亩葫芦籽可以多卖近1000元。

大河奔流高歌行

  59岁的任海宽是蛮会镇红星村的村民,种着包括向日葵等农作物在内的约70亩庄稼,如今正是向日葵收获的季节,田里的葵花已经垂下沉重硕大、藏着一粒粒饱满果仁的花盘,静静等待收割。

  岁岁年年面朝黄土背朝天,让任海宽的脸颊黝黑泛红,不过走进他的家,却丝毫不见“土气”。宽阔的院子收拾得很利落,圈里养着12只个头高大的巴美绵羊和几只小猪。走进房间,墙壁上贴着带有白色浮雕花纹的壁纸,沙发、床铺一尘不染,当记者询问家里是不是新装修过时,任海宽说,“装了两年了,我自己从网上买的材料。”

  “羊留着生羔羔,长到一个月能卖七八百块钱,猪养着是为了自己吃。”任海宽说,每年卖葵花籽等作物加上养殖赚的钱,再加上农歇时出门打工,每年收入能有近十万元。

  距离蛮会镇400多公里外的托克托县郝家窑村,同样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面朝黄河背靠山梁,独特的小气候和土壤让这里特别适宜种葡萄,皮薄、水分大、甜度高,独特美味的口感让托县葡萄闻名遐迩,价格最高时,卖到过18元一斤。

大河奔流高歌行

  看着眼前目及之处全是繁茂葡萄藤的郝家窑村,很难让人相信,这里曾经植被稀少、黄土漫天,一下大雨村民就会因为担心泥洪而睡不着觉。“生态变好人变富”成为村民们最大的心愿。郝家窑村党支部书记秦建介绍,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等项目陆续实施,郝家窑村生态开始好转,尤其是近年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郝家窑村乘着发展东风,建设起沿黄生态走廊,家家户户屋前屋后种起葡萄和果树,搞起农家乐,吸引大批游客到来,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作者:梁汝潇

责任编辑:卢卫美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