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区热烈庆祝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礼赞丰收 致敬农民 耕耘美好生活

2021-09-24 09:31:00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责任编辑:卢卫美

  9月23日,秋分时节,一场秋雨过后,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人潮涌动,笑逐颜开,五谷丰登,以“庆丰收、感党恩”为主题,章丘区庆祝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在这里举行。

  “我们牢记使命嘱托,全面融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和济南东强战略,高举乡村振兴大旗,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狠抓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高标准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成功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三涧溪模式’,建设2个示范片区,6条精品线路,223个样板村,乡村振兴从一枝独秀走向满园芬芳。”章丘区委书记马保岭说,2020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208元,今年上半年达到17371元,“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到248个,市级以上示范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278家,先后荣获“中国生态富硒之乡”“中国产业互联网产业融合示范区”等荣誉,获批“省部共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县暨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县”。

  丰收节,是亿万农民的节日。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章丘呈现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图景,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产业兴旺 乡村富裕 粮食生产稳定在12亿斤以上

  走进绣惠街道施家崖村,立体种植果园里弥散着苹果的香气,锦鲤养殖风生水起。“设施农业让我们走上了致富路,2020年户均增收3万元,村集体收入突破120万元。”村党支部书记张恒起说,近年来,我们村发挥组织优势,推进“三变”改革,村党支部领办白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900多亩,发展白莲藕、果园林下经济等生态立体种养产业。2020年产出莲藕700多吨,产值达到300多万元。

  人才是产业兴旺之基。张恒起,正是回乡创业的优秀人才。近年来,章丘落实创业政策22条、人才新政20条,建立起48名回引对象、100名乡村振兴专员、700名乡村好青年、1800名后备人才组成的乡村人才梯队,500多名人才回乡创业,100多人在特色种养、社区服务等领域结出成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必然举措。章丘加强农业物质装备,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6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77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63万亩、千亿斤粮食面积11.9万亩、水肥一体化面积10万亩;农业机械达到9367台(套)、总动力达到94.29万千瓦,建成全省“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发展章丘大葱、龙山小米、高官寨甜瓜等“八大名品”,打造南部生态农业、中部精致农业、北部高效农业、城北田园风光、泉域精品大葱“五大片区”,建设“中国生态富硒之乡”。

  目前,章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2670家,粮食生产稳定在160万亩、12亿斤以上,“八大名品”特色产业达到50多万亩,标准化种养基地达到78个,认证“三品一标”248个。以源虎黑猪肉、绿野食品等特色养殖为引领,建设大型规模场为龙头、适度规模场为主体、家庭牧场为补充的“全国优质放心畜禽生产示范区”。

  聚焦都市农业发展定位、“新六产”发展方向,培育绣惠荷香园、文祖薯立方、骄龙豆捞等“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典型50多家,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示范点83家。建设“中国物媒国际”“三涧溪农事汇”“益农信息社”等线上平台,建设“中国龙山、泉韵章丘”城市区域品牌,以章丘大葱、龙山小米、高官寨甜瓜3个区域公用品牌为重点,完善国家及省市名牌和社会市场名牌为支撑的农业品牌体系,推进农业品牌化转型,章丘大葱以2.532米获得“最长的葱”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品牌价值达到52.4亿元。

  生态宜居 乡村秀美 美丽乡村示范村庄达到223个

  乡村振兴既要产业兴旺,又要生态宜居。

  官庄街道石门村是章丘南部山区的一个小山村。近年来,该村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带着群众清脏治乱、绿化美化、建设基础设施,河道清澈干净了,大街小巷“四大堆”销声匿迹了,泥土路全部硬化了,路旁小花坛里摇曳着五颜六色的花木……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凝聚起了干心民心,激发了发展动力。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现“环境美”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近年来,章丘统筹推进公共基础建设,立体化大交通格局、多源供水格局基本形成,城乡环卫一体化基本建立,符合条件村通达公交、通硬化路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攻坚顺利通过国务院及省、市三级验收。按照“南部山水风情、中部泉水特色、北部田园风光”总体思路,坚持“文明城区”“美丽镇街”“宜居村居”三级联创,建设“三涧溪”“水乡白云”2个精品示范片区,完善花样垛庄、诗画文祖、缤纷绣惠、绣江古韵、瓜果飘香等6条精品示范线路,同步打造省、市、区美丽乡村示范村庄223个,总面积200多平方公里,引领推进全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打造。双山街道三涧溪村获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绣惠街道施家崖村获评“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配套完善的公共服务,关系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章丘在农村教育医疗、养老救助、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方面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不断稳定“三农”投入保障机制。加强对特困人员等重点人群关爱服务,农村低保人均补助水平达到409元、补助率67%。160个贫困村全部实现摘帽,1.7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全力推进农村“三变”改革,18个村实现分红973.6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注入了新活力。

  善治善为 乡村文明 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578个

  漫步全国文明村——双山街道三涧溪村,宽敞整洁的街道在村内延伸,生机盎然的绿化带“错落有致”,两旁的墙体上精心绘制的文化墙鲜艳醒目。

  “就拿红白事移风易俗来说,村里将红白事简办写进村规民约,人人都遵守,谁也不例外。”三涧溪村党委书记高淑贞说,在文明新风的熏陶下,五保老人进入敬老院享受晚年生活,60周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30元补助,村集体再组织8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一次免费集体吃水饺,日间照料中心已投入使用,使老年群众老有所医、老有所帮;卫生服务中心环境大幅提升,增加12个床位,同时医护人员为村民提供上门服务……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新风吹过,万象更新,文明花开。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善治善为的基础。章丘从选优配强班子入手,推进村组织建设规范化,实施村庄优化调整;选优配强“两委”班子,实施“支书头雁领航”“支部五化定标”“党员星级管理”“软弱涣散整顿”等工程,落实“五步议事”“三务公开”“议事协商”等民主自治议事决策制度,所有村居全部完成村规民约修订,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向心力不断提高。规范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升级“三资监管”平台,增加公章、合同、工程项目管理,对接银行端口,开通财务公开APP,在全区试点并全面推行农村集体资金非现金结算和第三方代理记账,构建信息化、专业化、现代化“三化”体系,提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水平,被列入全省“2020年度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名单”。坚持“五化同步”“五治融合”,划分网格1608个,实现了区与街镇视联视通,街镇综治中心、网格化管理、雪亮工程实现一体运行。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以济南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契机,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文明典范出彩章丘”品牌。开展“感动章丘十大先模人物”评选颁奖活动和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评出先模人物、道德模范、文明典型等160多个。聚焦建设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区,紧扣“讲评帮乐庆”,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区融媒体中心融合发展,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功能馆等文明实践阵地578个,打造“文明实践云”平台,实现志愿服务供需无缝对接。近年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000多次,参加志愿者5万多人次,服务群众60多万人。常态化开展百姓宣讲活动,打造“方桌会”“知新话”理论宣讲品牌,“方桌会”志愿服务项目入选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案例。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全省“两创”示范区。完善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章丘数字化文化平台,抓好文化阵地设施建管长效机制,确保街镇文化站、村级服务中心免费开放。“出彩人家”示范户建成比例13.32%,“戏曲进乡村”覆盖率达到76%以上,文明村镇达标覆盖率达到80%。深化“文艺六百”工程,创作优秀文艺作品7300多件,举办“文艺‘六百’工程精品展”及巡展20多场次。长篇报告文学《涧溪春晓》出版发行,电视剧《我们的小康时代》被列为全国脱贫攻坚题材重点剧目央视备播,散文《龙山寻根》在《人民文学》刊发……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有力推动了乡风文明全面开花,一股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文明新风拂面而来。

  如今,章丘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新成果,给群众带来了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驻足回望沃野田畴,章丘推动乡村振兴的底色愈加鲜明靓丽。

  (本报记者钱堃通讯员孟凡庚郭广猛)

责任编辑:卢卫美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