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病假当“玩假”,当心得“失信后遗症”

2021-09-30 16:50:58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责任编辑:杨甜梦子

  2019年11月,上海的王某因牙龈发炎,请了两天带薪病假。但因诊所缘故取消看病,王某就利用这两天病假去了香港,并多次在朋友圈分享其旅行见闻。单位认定其利用病假旅游,属于骗取假期行为,严重违纪,并以此为由解除双方劳动合同。王某起诉要求单位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法院经审理认为王某的行为构成严重违纪,驳回其诉请。(9月29日每日经济新闻)

  近年来,媒体已经报道了多起劳动者因为虚构病假被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案例。一些人秉持着“只要胆子大哪天都是假”的理念,悄悄付诸“假不够,病来凑”的实际行动,千方百计请假拼假翘班旅游,甚至还有一些人从网上购买虚假病假条、诊断证明等骗取病假。法律和鲜活的案例告诉我们,请“病假”去旅游固然一时爽,却可能受到处分甚至丢掉饭碗。

  虚构病假看似曲线获得了休假实惠,实则隐含着风险。虚构病假实质上是一种劳动失信行为,违背了诚实信用的原则。劳动者在身体健康、没有合理请假事由的情况下故意虚构病假脱离工作岗位,或者请病假后改变病假的用途去旅游,均属于变相旷工,也对用人单位构成了欺骗,违反了用人单位的劳动纪律或规章制度。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均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据此,劳动者请“病假”去旅游有被用人单位处分甚至解除劳动合同的风险。

  把病假当“玩假”,当心得“失信后遗症”。劳动者该敬畏规则,看清风险,守住底线,远离虚构病假或随意变更病假用途的误区。如果想要外出旅游玩个痛快,应该与单位积极沟通,征得单位的理解,在不影响单位工作运转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年休假、探亲假、事假等合理合法的请假方式,切莫自作聪明,装病欺骗单位。

  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网售病假条问题的关注,依法予以整治,阻断“假病假条”的网络流通。当然,请“病假”去旅游的现象对劳动保护也是一个提醒,在一些单位,劳动者的带薪年休假、探亲假甚至周末、法定节假日等都得不到充分保障,加班现象严重,有些企业推崇“996”“007”“715”工作制,休假矛盾更为突出。请“病假”去旅游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合理的休假渠道不畅、休假需求得不到保障等问题。所以,用人单位、有关部门都该反思请“病假”去旅游的问题——只有逐步增加放假供给,把休假制度落到实处,让劳动者能获得更多合理假期去旅游,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虚构病假等现象。 (李英锋)

责任编辑:杨甜梦子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