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历”偏见何时才能结束?

2021-10-11 10:32:26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董 婧

责任编辑:鞠月芹

  国庆假期中,很多人开启了游玩模式,然而教育部的一次回应,让“第一学历”话题冲上社交平台热搜,掀起了热烈讨论。教育部在针对网友提问的“专升本(非成人高招专升本)毕业后的第一学历是专科还是本科”的问题,予以答复时明确,“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学习经历”。同时表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及文件中没有使用“第一学历”这个概念。在管理过程中所说“学历”通常指的是个人获得的最高或最后的学历。

  也就是说,国家并不承认所谓“第一学历”的说法。这个被大家念叨已久,俨然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的第一学历,其实是一个伪概念。而这并不是教育部首次回应“第一学历”问题,早在7年前教育部就曾答复过类似问题。那么,这个伪概念为何能一直大行其道呢?

  对于社会上愈演愈烈的“第一学历”偏见,用人单位无疑难辞其咎。很多单位在招聘时都有“第一学历”的要求,譬如应聘人员必须是大学统招本科毕业,或者研究生毕业。一些大企业还明确要求非“211”“985”院校的不要,甚至一些高门槛和热门行业,参与应聘的都是研究生,这就要优先看应聘者是从哪个本科院校毕业的。前段时间,杭州某中学招聘老师,要求是清华大学或者北京大学的本科生,如果是研究生的话本科也必须是清北,这就是说,如果本科不是清北,研究生是清北的也不符合标准。所以,求职圈里常有“本科学校不好,考研考博也白搭”、“专升本没用,第一学历永远是专科”的说法。用人单位只认“第一学历”,导致普通高校毕业生与重点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差距拉大,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焦虑。而这种偏见,除了带有浓厚的歧视意味,还是对选才用人的一种错误的、扭曲的认知。

  学历不等于能力,文凭也代表不了水平,而“第一学历”偏见更是以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看待人才,没有以发展、动态的眼光看待人的成长与进步。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关系是泥饭碗,是会碎的;文凭是铁饭碗,是会锈的;本事是金饭碗,是会升值的。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仅凭“第一学历”就把应聘者拒之门外,不仅有失公允,而且还可能错失人才,影响其长远发展。

  而且,当“第一学历”偏好成了社会潜规则,还会加重社会“学历至上”的不良风气,促成公众形成固化的教育观念,使教育异化成一种功利性行为。近日,有媒体就报道,一位学生在考研选择导师时,发现北大数学学院某博导硕士毕业于地方院校,发帖称“无法相信北大会有这么差的师资”。其实,那所地方院校的数学学科业内评价一直不低,考研学生选择导师,不看导师科研能力,反而对其学历刨根问底,深刻暴露了迷恋“第一学历”的社会问题。实际上,并非所有成就斐然者都有光鲜的“第一学历”,不少两院院士的“第一学历”都不耀眼。比如,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中科院院士陈竺,“第一学历”仅为中专;再比如,疫情防控中为人所知的中疾控主任高福院士,本科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也不是我们所熟悉的“双一流”“985”或“211”学校。所以,无论是在逻辑还是事实层面,“第一学历”偏见都经不起推敲。

  教育部回应“第一学历”的举措,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遏制用人单位的学历歧视,但要彻底扭转“第一学历”偏见,一方面,用人单位要摘下“有色眼镜”,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以能力匹配岗位;另一方面,要加大就业政策引导力度,坚决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人才评价倾向,改进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方式,还应从法律层面为反对学历歧视提供有力必要支撑。多方努力,整个社会才能逐步走出“第一学历”的迷恋,社会才能更具活力。

作者:董 婧

责任编辑:鞠月芹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