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畅谈徐志摩——对他的认识,应该再全面一些

2021-11-20 08:25:16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江丹

责任编辑:李欢

  在今天的社交网络上,提及徐志摩,关于其爱情和婚姻的八卦似乎正在成为欣赏其诗歌作品的一种噪音。纪念徐志摩逝世90周年之际,3位学者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谈论他们眼中的徐志摩,包括他的诗歌和他的人生。

学者畅谈徐志摩——对他的认识,应该再全面一些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吕家乡:徐志摩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人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徐志摩,我觉得他是这样一个人:有了自我意识的觉醒、个性解放的觉醒以后,在现实当中不断碰壁,同时在碰壁中不断全面提升自己的一个现代作家,或者说现代文化人。他全面提升自己,包括他的现代文学创作水平、现代学养水平,还有现代人格修养水平,他都能够在现实的冲击中,不断地提升,用现在的话说,叫作“与时俱进”。

  徐志摩对中国新诗的发展有很大贡献,他和闻一多共同代表了一个诗歌发展的新阶段,就是从最早的偏重于诗体的解放,到开始追求新诗的现代诗美。他的诗歌里有一种柔美,不是那种壮烈美。这和他的经历、和他的个性有关系,他虽然和闻一多是同一个新诗发展阶段的代表,但他的艺术风格和闻一多也不一样。徐志摩是柔美,闻一多的诗就有一些刚美的成分。

  徐志摩已经有了自我解放意识,而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首先就体现在爱情、婚姻这一方面。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可能最早的觉醒就是在婚恋问题上。像徐志摩那一代人,身处新旧过渡的历史中间,比他早一点的鲁迅、郭沫若也是如此。

学者畅谈徐志摩——对他的认识,应该再全面一些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袁忠岳:徐志摩的诗,随心所至

  一个诗,一个爱,这两个是徐志摩身上的关键词。他写诗,是诗人。他的诗跟闻一多他们的诗都不太一样,他是随心所至,而不是有一个框框限制他,他的每一首诗都不一样,基本心里想到什么就写到什么,所以这些诗里面他也是很自由洒脱的,不喜欢束缚,他整个人生也是不喜欢受束缚的。还有一个,他一生都离不开的是爱,他爱别人,别人也爱他。有些人单方面地要求人家对他的爱,但徐志摩不一样,他首先对人家有那种爱,所以人家也对他有那种爱,这种爱也是相互的。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代表了他对一种美的境界的向往。他到济南来,对济南的泉水、大明湖很感兴趣。他和王统照坐了船,在大明湖里荡漾。王统照回忆的时候就说,徐志摩躺在船上,享受星光、湖水、柳树。

  文学史关注徐志摩的诗,但它曾是一种禁忌。青年人喜欢朦胧诗,感到很新奇,但是反对的声音就拿徐志摩作例子,说又回到徐志摩那个时候了,说那些诗不适合我们,不适合那个时代气氛,说它是“沉渣泛起”。

  现在也有一些乱象,人性和自由如果没有一点自我约束的东西在里面也不好。

学者畅谈徐志摩——对他的认识,应该再全面一些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徐志摩史料研究者王任:徐志摩的人生不只有《再别康桥》

  我们上学的时候,电视剧《人间四月天》正在播放,看了之后就觉得从传统婚恋观念来说,徐志摩是比较另类的。包括现在依然有些学生认为,徐志摩就是个“渣男”。其实,大家对徐志摩都需要有一个全面的、正确认识的过程。我觉得,徐志摩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人。

  我看了好多徐志摩的传记以后,感觉对他的误解太多,比如有的传记里,飞机上徐志摩三人的“空中对话”都出来了,说因为他们聊文学,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而发生事故。还有的,上来就写当时济南下了三天三夜的大雨,全凭想象和夸张了。那几天济南的天气其实是雨雾天,云雾遮蔽,山体模糊不清,而这也和徐志摩的遇难有关系。

  还原一个完整的徐志摩,还有就是他的人生里不是只有《再别康桥》。他也写过底层关怀的诗歌,比如《叫化活该》《庐山石工歌》《八月的太阳》《梅雪争春》。《再别康桥》是他的代表作,但这只是认识徐志摩的一个方面,不能概括他全部的诗作。了解徐志摩,不能只是阅读那几首诗,要更多地阅读徐志摩的一些诗歌精选集和散文精选集,我觉得阅读视野一定得打开。

  应该用真实的文献史料来还原一个历史人物的真实状态。对徐志摩的推崇,也不能太狂热,徐志摩也有他的局限性。现在对徐志摩有极端的观点,要么把他捧上天,要么把他打到地狱。金宇澄说过,人和人性本身是非常复杂的东西,不是刻意用“渣男”这样一个粗鄙的词就能概括的,我觉得这句话也适用于徐志摩。

 

作者:江丹

责任编辑:李欢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