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南村通过一系列改革实践成功抢占发展“C位” 三产融合描画乡村振兴生动图景

2021-11-26 10:05:03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张敏

责任编辑:王浩
芦南村通过一系列改革实践成功抢占发展“C位” 三产融合描画乡村振兴生动图景

芦南村田园综合体农业智能温室。(张敏摄)

  初冬的济南有了明显寒意,位于历城区港沟街道最南端的芦南村却热度不减。短短半个月,就有多支考察团队前往芦南村进行考察对接,共谋新发展阶段的产业共建。站在云台山半山腰,远处的田园综合体项目进展有序;山楂产业研发中心又迎来一拨新游客;转身山中漫步,仿佛置身于天然氧吧,伴着鸟儿清脆的鸣叫声,不时有松鼠跳跃觅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发展理念,如今在芦南村得到了生动诠释。

  架构“村‘两委’+合作社+企业”发展模式

  芦南村地处港沟街道南端,距离市区较近,自然资源丰富,名胜景点众多。过去,芦南村常年种植玉米、麦子等农作物,亩产量很低。怎样才能最大化利用芦南村的优势发展产业,这是芦南村“两委”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近年,结合现代田园产业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芦南村架构“村‘两委’+合作社+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与农业科技企业合作田园综合体项目,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

  2013年,该村制定实施了全村的农业结构调整发展规划,成立了“芦南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全体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成了“股东”,合作社采用确权、确股不确地的静态运营方式,实现了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分红,每年每人发放实物150公斤面、50公斤大米。

  2019年,芦南村成立“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对全村的资源、资产、资金进行了核查清理,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集体与个人的产权问题,对经营性、公益性资产进行分类登记造册,制定了运营章程,村民入社率达到100%,采用动态分红的运营方式,每年每人发放资源收益金2000元。

  近年来,芦南村通过推行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充分发挥“党支部+合作社+企业”三位一体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建立起从组织决策到发展经营再到村民收益分配保障的整套体制机制,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收益股金,村民变‘股东’”的强大转变,一系列的改革实践使该村变为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富裕村,在乡村振兴发展道路上成功抢占了发展“C位”。

  融合产学研旅打造休闲旅游打卡地

  11月18日,济南第十八中学与历城区港沟街道芦南村举行党性教育基地和劳动教育基地签约仪式。活动当天,学生们走进温室大棚,认识蔬菜幼株,了解基质的作用,动手为植物清除杂草,收获良多。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当前,芦南村正全力打造文旅康养、山楂产业研发中心、农产品销售中心,并致力于打造成集有机种植、花卉观赏、研学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园区。

  2020年,芦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济南诗酒田园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打造“云台山田园综合体”项目。创新运营机制,实现了市场信息、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与芦南村资源的无缝对接,每年保底合作收益金350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投资1.3亿元,综合性产业中心主体已完工,预计明年五一开门纳客。

  依托田园综合体,芦南村正在全力打造山楂高端产品研发生产基地。芦南村山楂体验园已于今年5月1日正式营业,截至目前,接纳教育研学、亲子旅游游客1万余人,体验园为游客提供手工制作的山楂产品以及各类蛋糕等食品,并与学校合作,将山楂体验园项目融入研学内容。

  如今的芦南山野,已逐步成为集高科技农产品种植、果品采摘、花卉繁育观赏和农产品深加工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园林,三产深度融合的发展态势日益凸显。

  人才返乡雁归来集聚人才振兴合力

  “我就是芦南村村民,现在在大棚里负责苗木管理,每天能挣到150元。”田园综合体农业智能温室里,“大工”贾相成正熟练地将黄瓜苗多余的侧枝剪下。

  “过去村里还没发展起来的时候,为了生计村民都去济南市区打工,现在家门口就能挣高工资,乡亲们就都回来了。”贾相成说。

  如今,很多外出打工的“技术能手“选择回到村里,芦南村村民张诗文也是回乡的一员。“以前我到唐王、董家等草莓园区工作。现在村里建起智能温室大棚,管理农业园区也是我擅长的,家门口能干点自己喜欢的事,还能兼顾照顾家里。挣钱的同时,还能为村里发展贡献力量,我是越干越有劲儿。”

  同贾相成、张诗文一样,目前在综合体打工的村民有50余人,与其他驻村项目不同的是,芦南村村民的工资由“芦南村人力资源部”济南芦南云台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发放。“村民工资不通过企业发放,而是通过村级‘人力资源部’发放。企业用人通过村级‘人力资源部’安排,村里定期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村民进行各类技术培训。”贾虎平介绍,为了保障村民权益,芦南村成立济南芦南云台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持续强化服务水平,创建了村民就业的管理运行机制,培养了一批40多人的各类新型农民和周边村庄的村民60多人在本村就业。村级‘人力资源部’作为联系企业和村民的纽带,能最大限度提高村民就业率,提升村民劳动技能,保障村民工资。” (本报记者 张敏)

作者:张敏

责任编辑:王浩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