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省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06-09 06:33:12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责任编辑:马恬

  连线专家孙庆珍(济南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

  连线记者董婧(“理响泉城”工作室)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而作出的战略抉择。济南作为山东省省会、沿黄中心城市,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432.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007.6亿元,形成了年GDP增量、财政收入“双千亿”结构。未来济南要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排头兵”“领跑者”的进取姿态,努力增强对全省、对黄河流域的集聚、辐射、带动能力,坚定肩负起中心城市的责任与使命。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质量发展要求供给侧与需求侧相互匹配,通过创新转换发展动力,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经济发展将更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内需驱动和创新驱动,进行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而这正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需把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济南创新驱动发展优势日益凸显。齐鲁科创大走廊、中科院济南科创城等高能级平台集聚效应日益凸显,15家“中科系”院所落地布局,山东产研院、高研院、未来网络研究院等58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陆续成立,电磁驱动等一批重大科学设施相继落地,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3家省实验室加快建设,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获批设立。未来济南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充分调动科技创新积极性,一方面利用市场手段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通道,另一方面更好发挥政府在促进创新中的作用,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扩大科研开放合作,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全力打造“人才特区”,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广泛吸引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集聚优质产业项目和高端人才团队,积极招才引智。

  ●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需进一步补链强链扩链,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现代产业体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产业链安全重要性凸显。实践证明,产业链越安全可靠,国内大循环就越顺畅,就越能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越有利于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未来济南要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发掘不同产业链间的关联性,通过引导市内企业转产扩产、打造相关产品和技术的备份体系等形式来增强产业链替补能力。深入开展产业基础再造、卓越产业链打造、传统产业升级、未来产业培育、自主品牌建设五大行动,强化产业发展载体支撑,培育“领航企业”,壮大百亿企业方阵,支持各区县立足比较优势,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形成“百花齐放”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释放农村巨大的市场潜力。

  从构建新发展格局来看,乡村振兴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工作,更直接关系到国内大循环的形成和良性运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但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未来济南要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短板,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和高效设施农业,持续放大“泉水人家”品牌效应。大力发展现代富民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致富,不断释放农村巨大市场潜力。

  ●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需充分发挥自贸区济南片区的核心链接作用。

  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自贸区是面向外循环的,是外循环和内循环的一个重要纽带或节点,国内外商品和资金的流动都可以通过自贸区来实现,因此自贸区济南片区应通过对标国际最高水平、最高标准的经贸规则,加大对内开放力度,在内循环中引领带动国内产业升级,在双循环中提升要素市场的内外联通效率,构建国内外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最优制度环境,打造人才、资金、技术、数据等领域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功能性平台,推动国内国际统一市场的形成。

责任编辑:马恬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