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加强党对制度建设的领导

2022-09-28 12:52:21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郑敬斌 刘敏

责任编辑:李欢

  □郑敬斌 刘敏

  “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制度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有序和人民幸福安宁的基石。《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个领域的风险矛盾潜隐而多发,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化解风险挑战的重要法宝。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而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最大优势,加强党对制度建设的领导自然是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讨论的重要命题。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党对制度建设领导的政治逻辑、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以及实践逻辑是加强党对制度建设领导的首要前提。具体来看,全面加强党对制度建设的领导是政治意蕴的彰显、理论学说的积淀、历史传统的继承以及现实需求的关照。

  全面加强党对制度建设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障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挈一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治国理政考验之严峻、形势之复杂、任务之繁重,无一不需要中国共产党这个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发挥作用。只有坚持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才能实现全党全社会的思想统一、政治团结和行动一致,这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并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第一条写入党章。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我们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自然也不例外,理应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邓小平曾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全面加强党对制度建设的领导,能够从全局上、根本上和长远上确保制度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不偏离好制度的运行轨迹,朝着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的制度体系建设目标前进,从而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全面加强党对制度建设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重要内容

  无产阶级政党坚持对革命事业以及国家政权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一项基本原则。《共产党宣言》中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将共产党视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其他政治力量所无法抗衡的最高领导力量,在制度建设方面也提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制度建设必须以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为前提。列宁继承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的领导的理论学说,坚持执政的工人阶级政党对国家政权的全部政治经济工作进行领导是一条铁律,同时强调党对国家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指对关系国家发展方向的问题进行指引,而非对所有日常行政事务进行包办。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建党以来,就十分注重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形成了“全党服从中央”“党指挥枪”“党管干部”等原则,实现了为新中国“奠地基、起房子”的现代国家制度目标。邓小平提出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明确指出坚持党的领导是制度改革和完善的重要原则,他曾说“没有党的领导也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制度”。基于此,改革开放以后,党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进行持续努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但与此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问题,存在不少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地提出,“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并高度重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真正改变了党的领导弱化这一现实状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与此同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加强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领导”,从而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得以不断完善,优越性得到更好发挥。

  全面加强党对制度建设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重要经验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再次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筚路蓝缕,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建立起稳固的政权并创造了世人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邓小平同志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背后少不了制度的保驾护航。回望来路,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不断探索制度的设计和完善,于1956年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形成了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度建设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实践中各项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治理能力也显著提高。历史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强大生命力且能够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制度,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推动下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和伟业,也正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才能趋于完备。党对制度建设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站在新时代的历史坐标上,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时刻警醒自己,保持对制度建设领导的历史定力,加强对制度建设领导的历史自觉。可以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根本在党的领导。

  全面加强党对制度建设的领导,是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求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已经在各个领域形成了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其他制度体系不可比拟的显著优势,必须长期坚持并一以贯之。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包括根本制度、重要制度和基本制度的庞大制度体系,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及确保制度体系的有效运行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这个“定海神针”。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和全面领导制度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旨在将党的领导进行制度化设计,将党的领导制度的形式落实到治国理政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并统领和贯穿其他各个方面的制度建设;基本制度是覆盖和体现在包括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的制度,党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肩负对各项基本制度建设进行把关的责任;重要制度是上接国家治理之顶层,下连社会生产生活方方面面之基层的制度,重要制度的建设也需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进行。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不是抽象空洞的而是具体实在的,必须落实和体现在治国理政工作的方方面面,党对制度建设的领导是否坚强有力也要通过制度建设的成效体现出来。为全面加强党对制度建设的领导,更好地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应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远近结合、整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工作。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精神指示做好制度的制定工作,强化制度执行,加强制度监督,进行制度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制度、遵守制度以及维护制度的良好风气,充分显现出党的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作者郑敬斌系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敏系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

作者:郑敬斌 刘敏

责任编辑:李欢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