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进行非遗创作
□本报记者 张晓涵
近几年来,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助力下,济南非遗保护传承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创意设计在非遗的传承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非遗要充满活力,必须保证在传承工匠精神、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在新形势下更高质量地展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内容上更应充满“正能量”和“含金量”,同时还需要“大流量”,才能保证我们的传统文化一代一代发扬光大下去。
2022济南非遗创意设计大赛日前决出了最终奖项,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创意作品。此次比赛也让我们看到了非遗传承发展的“新生代”力量,看到了在文化“两创”的影响下,济南非遗正在为提升城市软实力,绽放出自己的活力。
非遗创意遍布生活
创意设计对助力非遗发展起到催化作用,呼应城市发展
济南市非遗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文史专家张继平表示,当非遗进入新时代,无论是创意还是设计,都成了一个宏大的时代课题,亟需破题、求解。如何让非遗充满活力地传承发展下去,这次非遗创意设计大赛给了我们一个新鲜、独特、体验式的答案,也是对非遗另一维度开发的有益尝试。此次大赛所有参赛作品与过去非遗项目最大的区别在于,广大非遗传承人与非遗爱好者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特色,融入现代元素,运用中国式表达方式,通过大量使用现代生活元素和经营理念,创作出了一大批符合现代生活理念的好作品。这对于助阵非遗普及、助力非遗发展、助推非遗融入新生活,都起到了积极的催化作用和燃爆作用。
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陈凌认为,此次2022济南非遗创意设计大赛,是一次很好的开始,尤其是新增的“创意策划”赛道以及“少儿非遗”赛道,让更多青年人有机会通过非遗文化的营养去建构成长过程中新的体验。过去与未来,在创意中形成设计,在这不仅仅是新旧的呼应,更多的是文化的延续与传承。大赛搭建的平台,将成为济南这座城市的一张文化软实力名片,会有更多作品在这个平台上获得展示的机会,也让更多方案在这个平台上拥有落地的可能。
陈凌坦言,本次比赛强调了三个关键词:济南、非遗、创意。对于城市的理解,是非遗内容的必选项,这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民间智慧与审美表达。在参赛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内容,不仅仅是立足于对于非遗技艺的呈现,更多表达出了对于济南这座城市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爱与期待。创意设计的比赛,在建立文化自信的层面上为更多青年人提供了尝试创意的平台,对于非遗文化来说,不仅仅是技艺层面的呈现,更多是非遗作为文化资源的多样性表达,对于非遗传承非常重要。
山东艺术学院文化遗产系教师于亮说,“本次大赛的最大感受是创新创意性的增强。一是注重在非遗固有技艺特色上的提升与拓展,比如普遍联系泉水、建筑、景观、民俗等富有济南风貌的文化元素进行创意设计;二是注重跨界结合,有两种甚至三种以上的非遗项目进行整体融合设计;三是注重应用场景的日常化,作品不再简单地为参赛而设计、为设计而设计,更注重其实用性。这些打破了非遗在过去单一固化、表现力窄的刻板印象,呈现出可喜的变化。还有一个重要感受是年轻设计者普遍增多,包括传承人参赛群体也更加年轻化,说明非遗的创新理念已经被广大青年群体所接受,尤其本次大赛少儿赛道的设置,更为非遗的未来播下了充满希望的种子。”
于亮认为,“主动打破非遗固有刻板印象,求新求变的创意追求”是本次大赛,也是近年来非遗转化利用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可以在很多非遗设计赛事和展演推广活动中看到这种变化。本次大赛中,几乎每件作品都在思考如何求得新意。虽然很多非遗项目都是在济南这片热土上孕育发展起来的,本身的存在就是济南文化的符号象征,但去主动表现比如泉水景观、城市建筑、城市精神的作品在传统里是没有的,这种变化就是对时代发展脉动的呼应。
鲁绣非遗创意产品
传承必须创新,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体现文化自信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明确提出,非遗保护的目的是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具体实现的路径包括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有人认为,非遗就应该是传承,创意设计是对非遗的一种改变,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创意与传承的关系呢?
张继平表示,任何传统文化都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非遗也不例外。非遗不应、也不会因为时代发展而失去魅力。相反,新时代为非遗的多元表达和价值创造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使得古老厚重的非遗会更加弥足珍贵且充满活力。可以说,新时代非遗的创意与设计非常重要。非遗要充满活力,必须保证在传承工匠精神、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在新形势下更高质量地展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内容上更应充满“正能量”和“含金量”;同时还需要“大流量”,才能保证我们的传统文化一代一代发扬光大下去。
陈凌认为,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符合审美规律、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就是文化自信的体现。非遗的创意与设计是人文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变化着的状态才是不变的。对于非遗文化的理解,大多数的声音是保护与发展,但其实“创新“的方式既有利于保护,又便于发展。创新并不是建立在否定上的颠覆,相反,创新是认同基础上的接纳与创造。在从事高校非遗教学的于亮看来,非遗的创意设计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没有与现代生活的融合接洽,那么非遗作为农业时代的“文化遗产”就会逐渐失去生命力,很难实现走进现代生活的自我转化。因此,创意设计作为外部力量,具有提高非遗造血能力、实现自我壮大发展的重要作用,创意设计就是非遗振兴的主要手段。活态流变性是非遗的本质属性,变化才是其内在特征。中华文明作为唯一未曾中断、留存至今的古代文明,其活态的文化形式和文化精神才是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文明的活力不在于那些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而在于制作建造这些物质文明的非物质的文化技艺和文化思想。因此我们不能用固守的眼光和文物保护的理念去对待非遗,要看到正是文化的交流融合和变化发展,才是促进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重要动力。只是文化变化的过程较为缓慢,我们在相对稳定的时段内察觉不到其变化的痕迹。近代以来,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急剧变革,有些传统文化形式可以很快调试自身融入现代生活,有些则需要通过外力进行保护,维护其自我改变以适应时代变迁的空间和时间,或者帮助它尽快找到完成转变的合理途径。因此,对非遗创新发展的讨论,不是能不能改变的问题,而是如何把握传承与创新之间“度”的问题。
非遗产品吸引大众眼球
非遗创意对济南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独特意义
在文化“两创”的大背景下,非遗创意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该如何去利用新时代元素让非遗更好传承发展?
张继平认为,济南是文化资源大市、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丰富、品类繁多。这既是过去先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对济南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独特意义。尽快突破非遗传承人和非遗爱好者对非遗认知的局限性,创意表达和数字赋能就显得尤为必要。如今,经过各级政府倡导和广大非遗传承人的不懈努力,非遗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在新时期,不能把“进校园”“进社区”“进商超”表面化、简单化和虚泛化,如何使非遗真正落地化、专业化,成为一块文化新高地,仍需要一代一代人不断摸索、不断探索、不断求索。
陈凌直言,对于非遗的创新创意,我们需要更广泛地学习、更深入地了解、更客观地认知、更尊重地沟通。非遗技艺是伴随生产力发展的人类社会的结晶,拒绝机械地复制,需要在认同的基础上进行解读。技艺的传承是建立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之上,将非遗的文化基因创变为与城市发展有关的城市文化标记、文旅品牌,让非遗的存在与时代、城市的进步密切相关,看到非遗技艺背后的广泛性与深刻性,这也是文化“两创”提出的新思路。现在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等项目在许多城市开展的模式都非常成熟,在很多高校里也设置了非遗范畴的一些相关专业。与此同时,各级文旅主管部门自上而下也都设立了不同非遗品类的专项与发展通道,给予非遗文化传承最大力度的支持。此外,非遗艺人也在自行搭建平台或者借势平台寻找突破的机会。总而言之,非遗的传承发展是一个与文化生态有着密切关系且需要多方努力的系统工作,尤其是以地域空间为切入点进行梳理的时候,品牌思维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非遗+”的概念也需要通过实践,被更充分的阐释。非遗的范畴也很广泛,不应该被仅仅局限于技艺本身,更多的文化外延,需要被充分表达出来。
于亮则提出,非遗保护的重要理念是“见人、见物、见生活”,也就是说,不能把非遗作为一个孤立的技艺体系和文化形式来看待,而要看到它和人的密切联系。非遗的创新不应该仅仅在物质层面的表现形式上下功夫,更要联系深层的精神世界和历史所决定的时代语境,要和人的精神与生活需求同步。这就需要把非遗技艺放到一个更大的文化背景中,以宽广的视野和深厚的知识体系为支撑,从人类学、艺术学、文化学、民俗学等角度深入探讨非遗技艺的构成,包括信息时代非遗技艺的数字化记录和传播传承等,都是非遗技艺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非遗保护传承主要由政府作为主导力量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突出成就。下一步我们希望在政府主导下,加强社会力量的参与,发挥民众的文化主体作用,尤其是从文化产业发展角度,形成良性的文化消费需求和文化市场氛围,让非遗重新回到日常生活场景,满足现代生活期待,才能保持非遗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