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天堑奔流而进 “万里黄河第一隧”建成通车

2021-09-29 16:46:23 来源:舜网

作者:周霞

责任编辑:卢卫美
穿越天堑奔流而进 “万里黄河第一隧”建成通车

  2021年9月29日,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隧”的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建成通车。

  济南,作为黄河沿岸重要的省会城市,如何与黄河共生发展,不仅关乎着济南整个城市发展格局,也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题中之义。根据济南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济南市交通运输、城市建设集团等部门单位紧紧围绕打造新城市发展格局、加快推动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目标,会同辖区政府及相关单位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项目推进难题,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经参建单位37个月奋力拼搏,于国庆节前夕顺利建成通车。该隧道是黄河流域首条公轨合建的交通隧道,也是世界上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第一次穿越地上悬河,开创了黄河天堑由水上跨越到水下穿越的时代。

  上面跑汽车下面跑地铁,5分穿过黄河

  项目南起泺口南路,依次下穿二环北路、绕城北高速、黄河,在邯济铁路西侧接现状国道309。项目全长4760米,其中穿黄隧道长3526.5米,主线段采用双管双层隧道,公轨合建,上层为双向六车道市政道路,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下层为轨道交通以及排烟通道、管廊和逃生通道,实现穿越黄河廊道资源的有效利用。隧道通车之后,开车最快5分钟可穿过黄河。

  公路和轨道合建,如何做好突发事件中的救援工作是重中之重。隧道内设置了消火栓、水喷雾、灭火器、广播、紧急电话、视频监控、设备监控等完备的防灾救援设施,通过中央计算机形成有机系统,如遇突发状况,可实现上层道路6分钟完成疏散,下层地铁区间30分钟完成疏散。

穿越天堑奔流而进 “万里黄河第一隧”建成通车

  穿越“悬河”,成为黄河中下游地区通道建设成功案例

  黄河九曲十八弯,自亘古,千里奔涌而来。黄河到达济南泺口段,河床高出南岸城区地面5米,最大洪水位高出河床11.62米,是一条罕见的、水量巨大的地上“悬河”。

  2019年9月开始,“黄河号”和“泰山号”两台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先后始发掘进,首次开启人类历史上对地上“悬河”的伟大穿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钱七虎院士表示,“这是一条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高质量隧道”。项目的成功建设为黄河中下游地区通道建设方案选线提供了有力依据,形成的超大直径盾构适应性选型配置等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经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数千名员工的艰苦努力,东线隧道于2020年10月30日率先贯通,西线隧道随后贯通。根据前期有效掘进时间统计,平均每天平稳掘进10.8米,创造了同类隧道施工的最新纪录,充分展现出交通人“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壮志和“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无畏坚韧。

  强势助力“北起”,为“未来之城”“希望之城”提供坚强交通支撑

  随着国务院批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正式成为继雄安新区起步区之后的全国第二个起步区。其中,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项目就是实现助力起步区建设和济南新一轮规划发展及新旧动能转换的标志性工程。

  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位于济南黄河大桥和建邦黄河大桥之间,这也是目前济南最为繁忙的跨黄通道。济泺路隧道在起步区北接国道309,通过与原省道101或梓东大道两个平行道路连接国道308。同时,隧道北延工程也已开工建设,将下穿鹊山水库,直连国道308,届时隧道通过与英雄山路、大纬二路、济泺路和起步区规划路,构成连接主城区和起步区核心区域的南北主轴线。

  济泺路隧道是一条全天候通行的交通干道,毗邻的泺口浮桥遇到黄河洪峰、冰凌需要拆除,过往车辆因此绕行建邦黄河大桥、济南黄河大桥成为了历史,为我市构建“北起”城市发展新格局、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提供更加坚实的交通支撑,同时对引领城市发展,完善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体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济南市现有过黄通道14处,在建和拟建12处。“十四五”期内,全市将形成26处过黄通道布局,届时市区过黄通道数量将实现翻番目标。济南主城区过黄通道平均间距仅约3公里,在所有黄河沿线城市中位居前列。

穿越天堑奔流而进 “万里黄河第一隧”建成通车

  多项世界领先关键技术一一攻克施工难点

  济泺路隧道项目是目前黄河上首条公轨两用最大直径盾构隧道,隧道开挖直径15.76米,是英法海底隧道的近2倍。项目穿越地层为黏土和粉质黏土层,泥浆处理难度高,刀盘易结泥饼,排泥吸口易堵塞。同时项目还面临着深基坑、浅覆土、大直径、高水压等施工难点,项目推进中,多项国际顶级技术被应用到施工作业中,一一攻克施工难题。

  首创高度可调节箱涵技术,节省工程投资

  隧道为公轨合建,断面布置紧凑。为保证道路及地铁的通行限界,研发了高度可调节预制箱涵,实现路面板结构标高的调节以消除盾构隧道的施工累积误差,减小隧道直径,节省工程投资。

穿越天堑奔流而进 “万里黄河第一隧”建成通车

  国内首次以浅埋明挖基坑方式穿越运营高铁桥桩

  通过基坑分期施作、提高基坑支护刚度、加深围护桩长度、隔离基坑变形、以明挖暗埋结构侧穿石济客专和邯胶联络线高架桥桩等措施,将隧道施工对运营高铁的影响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减小了隧道的规模,增强了交通功能。

  为确保道路与轨道交通的运营可靠及稳定,二者的机电系统完全独立设置,防灾救援设施完善。同时对各自的设备管理区域进行适当分隔,做到管理界面清晰,互不干扰,运营养护方便。

穿越天堑奔流而进 “万里黄河第一隧”建成通车

  黄河文化为根脉打造“幸福树”“星空顶”

  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设计方案以黄河文化根脉为基,黄河之“光”为“场”,融合黄河历史、文化、自然、艺术等表现黄河两岸是我家。“黄河根脉岁岁安澜”主题设计定位为城河相融,动静相融,蕴含“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让黄河隧道艺术空间景观和自然互为补充。设计中借黄河水纹传统纹样,将黄河文化与自然生态中的场地、色彩、光影结合,再造了黄河地形与黄河流动的自然之美,描绘了新时代黄河画卷中诗情画意的城市底蕴。

  保持隧道主体工程结构不变,通过增加装饰,实现整体设计提升。隧道南北出口声屏障以“岁岁九曲弯”和“岁岁安澜”为设计主题,以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呈现,夜晚还将呈现“日出黄河”的灯光效果。添加“流动”与“水纹”的造型体现了黄河穿越之美,在隧道内采用3D打印贴膜工艺绘制白杨树(寓意坚韧、表达力求上进的精神),以缓解驾驶员视觉疲劳。同时以黄河星空为题,中间段顶部弧线的灯光表现黄河穿越之感,暖色照明设计表现,感受黄河星空光线流动之美。

作者:周霞

责任编辑:卢卫美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