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青山绿水,乡村和美;
这里,阡陌纵横,生机勃发;
这里,物产丰美,人民勤劳;
这里,一村一业,活力四射。
南明党建工作区聚焦“四全”工作部署,按照“产业助力山区发展”的工作思路,抓典型、强合作、优品牌,全力以赴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党建引领理念变一村一业品牌强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近年来,南明党建工作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组织力,紧扣富民这一核心目标,以“党建链”赋能“产业链”,“组织力”激活“生产力”,因地制宜挖掘和发展能够承载农民就地就近就增收的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狠抓“一村一业”,形成特色农业唱主角,古法酿造亮品牌,乡村研学展特色的发展格局。从北向南打造石屋葡萄园区、北明酿造园区、南明林果产业园、圣水泉小杂粮基地、里虎猕猴桃基地、蒲秋花椒基地,以省道S241、三赵线为轴的“十字型”产业布局蓄势待发。真正做到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
攥指成拳思路变优势互补发展强
依托“三变”改革,充分发挥土地文章,围绕“农文旅融合”、“产储销联动”和“新电商赋能”,突破“就村抓村”的局限性,以圣水泉村、北明村为龙头,党建联建、以强带弱、优势互补,凝聚“工作区、村、企、农”四方合力,实现小杂粮种植超3000亩,酱料产业年产600吨,村民家门口就业超600人,持续推动村级资源向产业优势转化。圣水泉村成立的经济合作社成为首家纳统的村级合作社,北明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0万元,龙头效应逐渐凸显!
富民强村路径变绿色经济活力强
乡村产业要有竞争力,必须持续提质升级。南明党建工作区进一步丰富“垛庄优品”品类,圣水泉小杂粮、三谷里调味品、石磨面粉等一批明星产品推向市场;借助乡村旅游之势,不断发展后备箱经济,持续擦亮猕猴桃、晴王葡萄、花椒、蜜薯等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业品牌影响力,同时,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农耕体验、康养休闲等新模式,全力建成集农业观光、农旅研学等多种元素为一体的绿色经济产业链。
一个优质的农业项目既能给农村带来资金、技术,也会加速农村资源的要素整合,带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迭代。圣水泉村、北明村持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打造小米茶汤、红薯粉皮,酱油醋等特色农产品,推动农业从传统种植环节向加工流通环节延伸,积极培育农业新业态,提高产品的知名度、竞争力和附加值!
下一步,南明党建工作区将继续推动党建与产业发展、民生改善深度融合,不断激发富民强村新动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