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构建“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格局 推进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区域一体化发展

2020-06-09 04:59:43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范俐鑫

责任编辑:徐逸豪

  本报6月8日讯 山东加快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记者今天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将构建“一群两心三圈”的区域发展格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支持济南、青岛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推进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区域一体化发展。其中,省会经济圈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7市。
  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推动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山东先后出台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快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快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支持济南、青岛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关兆泉介绍,《实施方案》共分11部分、27项任务,围绕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的要求,对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作出了安排,按照2020年、2035年、本世纪中叶三个时间节点确定了任务目标。
  《实施方案》提出构建“一群两心三圈”的区域发展格局。“一群”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山东半岛城市群;“两心”即支持济南、青岛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三圈”即推进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区域一体化发展。
  我省明确了区域协调发展路径。一是产业共兴。统筹“十强”产业布局,建立“雁阵型”产业集群及集群领军企业培育库;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建立“四个一批”项目推进机制。二是设施共联。进一步推动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大重点水利工程、5G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提高能源发展质量。三是利益共享。推行飞地经济模式,实行项目转出地与转入地主体税收共享;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等。四是生态共治。树立谁保护谁受益、谁污染谁付费的绿色发展导向,实施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五是市场共建。放开放宽落户限制、完善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整合共享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等系列措施,努力构建区域间要素自由流动的一体化大市场。六是区域共融。大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强化大运河、淮河等流域上下游合作,推动与京津冀、长三角等省际区域协同发展,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
  《实施方案》还建立了多项机制,以保证相关工作有序推进。比如,围绕提升发展质量,提出建立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及风险识别制度等。
省会经济圈包括济南、淄博、泰安等7市
  定位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新高地等
  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指导意见是《实施方案》的配套文件。文件起草主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避免政府“大包大揽”。二是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引导各市发挥比较优势,一体联动、抱团发展,形成整体合力。三是总体谋划、滚动实施。一体化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坚持,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张蓝图干到底。
  主要内容包括,明确了空间布局。省会经济圈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7市。胶东经济圈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5市。鲁南经济圈包括临沂、枣庄、济宁、菏泽4市。
  明确了功能定位。省会经济圈的定位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国动能转换区域传导引领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新高地。胶东经济圈的定位是全国重要的航运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教核心区和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鲁南经济圈的定位是乡村振兴先行区、转型发展新高地、淮河流域经济隆起带。
  明确了重点任务。三大经济圈重点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产业创新协同共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对外开放携手共赢、要素资源高效配置、社会事业共建共享等,确定了年度重点任务。
  明确了推进机制。省会经济圈、胶东经济圈分别由济南市、青岛市牵头建立议事协调机构的推进机制。鲁南经济圈由四市市委书记依次轮任召集人,每次任期一年,2020年临沂市首先轮值。
3项任务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样实现
  区域协调发展有望为百姓带来哪些政策红利?关兆泉说,区域协调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不同地区的人民都能享受到大致相同的公共服务,让老百姓都能分享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成果和实惠。
  《实施方案》盯住最基本的民生需求,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方面重点提出了三方面的任务措施。
  一是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提出深入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将教育、医疗、养老等8大类17项重大基本公共服务列入省与市县共同财政事权范围;另外,要完善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结构动态调整机制,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向贫困地区、薄弱环节和重点人群倾斜。
  二是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统筹层次。在养老保险方面,提出实施养老保险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调整机制。在教育方面,提出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到2022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市、区)比例超过20%。
  三是推动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衔接。提出制定山东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建立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省内跨区域流转衔接制度,2020年省内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医疗机构达到2000家左右,省内异地刷卡医药机构达到5000家。
  《实施方案》是今后一段时期区域协调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的总体目标将长期不变。
3个层面
区域协调发展框架这样拉开
  区域协调发展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八大发展战略之一,《实施方案》已将蓝图描绘到了本世纪中叶。近期,省发改委将从省内、省际、国际三个层面开展相关工作。
  推动省内区域一体化。比如,三大经济圈要分别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责任清单等,总之,就是要坚决克服“一亩三分地”的思想,树立全省“一盘棋”的观念,牢牢把握“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实行集体作战、利益共享,合力谋求协调发展,实现共赢发展。
  推动省际区域协同发展。一是推动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健全对接京津冀、雄安新区、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等区域战略工作机制,在北京、上海筹建对接办事机构。二是推动流域上下游合作。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融合发展,打造流域协作发展先行示范区。依托京杭大运河、淮河、小清河、沂河等流域,建设特色生态经济带和文化保护发展带。三是深入开展对口合作。推进对口支援、东西部扶贫协作,助力新疆喀什、西藏日喀则、青海海北州、重庆等地打赢脱贫攻坚战。
  推动国际区域开放合作。一是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高标准建设青岛中国—上合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和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境外产业园区认定工作。二是深化与日韩合作。推进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建设,加快建设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加强与日韩在高端制造、高端化工、海洋经济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三是深化中欧合作。发挥烟台中欧区域政策合作案例地区作用,创新中欧地方合作机制,把欧洲作为我省开拓新兴市场的重点方向。

作者:范俐鑫

责任编辑:徐逸豪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