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餐制? 怎么分

2020-03-24 09:23:17 来源:济南日报
责任编辑:高原

  ◎本期主持:曹雅欣

  ◎点评嘉宾:环京津网 樊大彧中安在线 周军成都文明网 吴建东方网 刘天放香山评论 江武陕西日报 马黎新华网 毛同辉

  ◎委托人:王女士◎方式:读者来电◎话题:想在家里提分餐,可是又不好意思,这种更健康的就餐方式怎样才能被广泛认可?

  “你可得多吃点,来,我帮你夹点菜!”

  “咱俩用一个碗吧,反正一家人无所谓的。”

  “你的不够吃吧,我匀一点给你。”

  这些对话在大家的餐桌上每天都能听到,而疫情的发生似乎让大家的观念有了改变——防止病从口入,最近被大力倡导的“分餐制”好像更合理。一边是根深蒂固的饮食习惯,一边是交叉感染的风险,为了健康,你愿意“分餐”吗?

  不分餐桌上的交叉感染

  早在2003年非典暴发期间,钟南山院士就呼吁过使用公筷,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再次强调使用公筷及家庭卫生消毒的重要性。毕竟,很多感染者是通过聚餐这类密切接触感染,共餐、合餐等传统进餐饮食习惯是疫情流行的重要“推手”。

  ◉环京津网樊大彧

  使用公筷公勺、分餐进食,这些安全用餐举措不是小事,而是降低公共卫生安全风险、提高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的必要手段。围桌共食、不用公筷的就餐方式,为病毒传播提供了便捷途径,对人民健康造成很大威胁。围桌共食这种看似亲密无间的饮食方式,在平时也隐藏着很大的健康隐患。幽门螺旋杆菌、流感病毒、乙肝病毒、手足口病等,都能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交叉感染。

  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倡的卫生习惯,也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与此同时,当前推广公筷公勺、分餐进食的社会呼声再起,“舌尖上的防疫战”已引起各界高度重视,一场“餐桌革命”亟待推行。

  ◉中安在线周军

  合餐对人们健康的影响,相关组织早有预警。而在疾病的各类传播途径中,唾液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合餐最大的问题,便在于私筷很容易在公盘中留下疾病传播的隐患,“口水菜”让人们无意中遭受了疾病的侵入。患有乙肝等疾病的人们,都会有意进行分餐分筷,这是防范“合餐”传播疾病的直接实践。

  专门针对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群实施分餐,是在明面上的“防”,但还有不少在暗中的疾病传播风险难以防范。比如有的人身患传染病,但自己并未及时察觉,对就餐不加注意,就无意中扩大了传播“圈子”。根据各大卫生、医疗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乙肝、胃癌等肠胃疾病高发病率的国家之一,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其中的重要推手就是合餐制。分要改变好像有点难

  据新华网对近2万名网友的问卷调查显示,四成网友赞成分餐制推广,而三成网友则表示反对。“老一辈传下来的吃饭方式,突然改变接受不了”“合餐气氛更好,可以增进感情”“‘整鸡整鱼’的做菜方式不方便分餐处理”是多数网友认为分餐制难以实现的主要原因。

  ◉成都文明网吴建

  中国人吃饭,无论在家还是在餐馆,都讲究围桌而食。亲朋好友一起聚餐,为了追求热闹、隆重、友好、欢乐的氛围,推杯换盏间习惯于相互夹菜,共饮一碗汤、共吃一盘菜。在主人看来,这是以示友好;在宾客看来,这是以表亲密。相反,如果实行分餐制,反而会让主人和宾客都有生疏之感,甚至浑身不自在。说到底,这其实就是一种文化、一种习惯。

  其实,任何一种饮食传统和文化,都是有利有弊的,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就在于是否做到了趋利避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理念和愿望也更加强烈。但往往因为囿于传统、碍于情面,很多人在聚餐时往往会面临想分而不敢分、想合又不愿合的尴尬。久而久之,分餐制也就雷声大雨点小,逐渐销声匿迹了。

  ◉东方网刘天放

  公共餐厅分餐制难以推广,主要“卡”在了餐饮企业的经营成本和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上。经营成本,体现在推高了经营者与顾客的沟通成本,以及服务人员增多的人力成本上。而且“合餐”这种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的习惯,要想一下子改过来绝非易事。

  调动经营者的分餐积极性,仅是“倡导”肯定不行。目前各地都在倡导分餐,并没有强制性规定,本次疫情过后,多数人恐怕也要回到原点,因为习惯难改,何况还是延续了数年的习惯。

  可见,在暂时还没有出台刚性法律规定的条件下,倡导分餐或使用公勺、公筷,推进的速度肯定缓慢。也就是说,在缺少法律法规护航,以及尚没有形成更文明饮食方式和习惯的前提下,要想让分餐或使用公勺、公筷马上照进现实,并不容易。

  分餐更适合现代生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分餐。尤其是疫病发生时,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分餐的重要性。很多观点认为,其实分餐制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香山评论江武

  一说到分餐制,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估计就是老外,认为推行分餐制是崇洋媚外,这是大错特错的。要知道,我们的老祖宗接纳的是不折不扣的分餐制。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所得食物有限。如果大家围在一起吃,就会多寡不均甚至发生争抢,只有接纳分餐制,才能保证人人有份。这样的饮食制度一直流传到宋代,才慢慢被合餐制取代。

  其实,各取所需的分餐制,更适合现代生活。经常参与各种聚会的人都遇到过这样一种尴尬的情况,明明是自己不喜欢吃的食物,为了照顾情面,只有违心地吃几筷子。有时候,遇到一些特别“热情”的人给自己夹菜,虽然内心是抗拒的,但碍于情面,只有强装笑脸接受。这些问题,分餐制完全可以克服,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能吃多少就吃多少,轻松自在,其乐融融。

  ◉陕西日报马黎

  我们看到,许多人开始在家里实行分餐,根据每个人的需求把饭菜盛在各自的餐具里,或者在餐桌上放上公筷,用餐后对餐具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家庭分餐,体现了对家人健康的关心,并不影响家庭关系的和谐。和亲朋好友聚餐,道理也一样。分餐是对他人身体健康的一种保护,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大家应该在聚餐时大胆地提出分餐,而不应该碍于面子而“维持原状”。相信分餐会逐渐成为一种习惯,这也是时代进步的一个标志。

  当分餐成为一种习惯,成为自然,大家可以更为轻松地用餐、更为深入地交谈,而不再揪心对方是否存在健康问题,同样不用担心自己的一些“隐患”影响别人。保护自己的健康,也保护别人的健康,分餐,体现出的是尊重与关爱。

  抓住契机推行分餐制

  3月16日,山东省商务厅率先在全国组织制定并发布了《餐饮业分餐制设计实施指南》《餐饮提供者无接触供餐实施指南》两项地方标准。除公共餐厅外,分餐制要想走进百姓家,更不能急于求成。

  ◉东方网刘天放

推行分餐制不能急于求成。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确也需要打好“舌尖上的防疫战”。但提倡和推行分餐制,不仅是防疫所需,也是养成文明用餐习惯的一个良机。多数国人的用餐习惯确实需要改变,如果疫情期间养成了分餐等好习惯,就不妨把它延续下去。而对于暂时还没有养成这些好习惯的人,要加大宣传力度,必要的话还应出台某些限制性措施,以让分餐等好习惯走上法治轨道。

  由此,推行“分餐制”需久久为功。法治化需要时间,而改变多数人的传统习惯更需要时间。分餐制是对自己和他人健康负责的行为,属于精神文明建设范围;积极倡导并号召大家分餐并付诸行动,实属必要。

  不过,这需要时间。如果多数人都能从本次疫情中获得点启发,养成用餐的好习惯,使“分餐制”的脚步加快,无疑是一件令人欣慰之事。

  ◉新华网毛同辉

分餐,要有勇于作为的胆气。分餐而食,既健康卫生又文明有礼,大可放下思想包袱,理直气壮,亲身实践,带动风气。尤其是这次疫情更给人们大大方方分餐、自自然然养成分餐习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要知道,对己对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才是最深的“人情”,让亲人朋友都吃得健康、卫生才是真有“面子”。如果真因为不分餐而感染了病毒、传播了疾病,又何言人情、何来面子,恐怕更可能会伤了人情、失了面子。

  所谓“习焉不察”,当一种行为成为习惯,人们就不会再觉得突兀、另类,或者难为情而不敢开口、不愿实践。当分餐成为社会上大家普遍的选择、一致的行动,一种大众化的环境和氛围就形成了,那时如果有谁再坚持合餐,反倒是显得不合时宜而需

  要勇气和胆量了。 

责任编辑:高原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