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的消夏诗

2020-07-09 10:58:26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新时报记者 徐敏

责任编辑:徐逸豪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晴雨交替的时间变换中,小暑刚过,一年中最酷热的三伏天即将来临。夏日炎炎,酷暑消磨着人们的精神气儿。相比于春天的绚烂和秋日的朗阔,炎夏时节人们总是更倦怠一些。不过,在喜欢风雅和闲适的宋人眼中,夏季也自有它独特的味道,看看宋人笔下的这些消夏诗,文字之间自有一股清凉拂过。

  宋人苏舜钦有一首《夏意》:“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夏日正午,一切安宁而美好。诗人躺在幽深的小院中的竹席上,浑身浸润着竹席的凉意,透过帘子看到开得正艳的石榴花。为何夏季正午还能有这般凉意?其实是浓密的树荫隔断了暑气。午睡醒来,耳边传来一阵阵黄莺的啼叫声。诗中出现的意象如竹席、石榴花、莺啼都是夏日的景物,却又句句透露着清爽之意,这大概就是诗人的高明之处。苏舜钦这首《夏日》应作于诗人被贬官后在苏州沧浪亭隐居之时,想必远离了官场的诗人内心也趋于宁静。

  秦观有一首诗的标题就叫《纳凉》:“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首句中诗人连用了“携”“来”“追”三个动词,表达了诗人在炎炎夏日迫切寻找一份纳凉胜地的急切心情。他幻想着在绿柳成行、画桥南畔处闲倚胡床的美妙场景。月明之夜,船家女儿吹着短笛,笛声在水面萦绕不绝,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沁人心脾。这种由内而外的凉意让人沉醉,燥热也自然褪去了。比起秦观,宋人葛元怀消夏的心情则比较恬淡和闲适,他在《夏日》中写道:“晓荷承坠露,晚岫障斜阳。树下地常荫,水边风最凉。蟑移惊鹊近,鹭起得鱼忙。独坐观群动,闲消夏日长。”诗人一边闲看鸣蝉惊飞,喜鹊栖枝,鹭鸟惊人,鱼儿扑腾,一边乘凉消夏,乐在其中。

  风雅的宋朝文人寻觅消暑地点也很有讲究。山中绿树成荫,溪水潺潺,是诗人们首选的消暑好去处。诗人真山民喜欢找一处山中的凉亭避暑,《山亭避暑》一诗写道:“怕碍清风入,丁宁莫下帘。地皆宜避暑,人自要趋炎。竹色水千顷,松声风四檐。此中有幽致,多取未伤廉。”尽管外面骄阳似火,但身居山亭中,享受着山林中的绿树浓荫、幽竹清泉,暑热自消。陆游也喜欢躲进绿树葱茏的山中避暑,《六七月之交山中凉甚》诗云:“城市方炎热,村墟乃尔凉。拂窗桐叶下,绕舍稻花香。”走进山中,仿佛就走出了炎夏,走入了一方清凉。

  宋朝的寺庙很多傍山而建,诗人们喜欢去寺庙中乘凉。古树参天,暮鼓晨钟,一进入寺庙就犹如隔绝了暑热的夏天。大诗人梅尧臣有一首题为《中伏日妙觉寺避暑》的诗,诗曰:“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中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城镇赤日如烤,而山中则清风绕屋,禅房内花木葱茏,长廊曲径幽深。诗人来到妙觉寺避暑品茗,自然乐而忘返。

  在宋朝诗人中,杨万里是一名诗风平易自然又清新活泼的诗人,他的很多诗作着眼于微小的风物或者场景,往往别有一番风趣。“小憩人家屋后池,绿杨风软一丝丝。”临水的地方自然温度要低一些,杨万里喜欢到池边、桥畔、河岸等地方享受来自水面的清风。如果水面上还有绽放的荷花,给乘凉又增添了几分风雅。杨万里一首《暑热游荷花池上》,写了诗人在荷花池畔纳凉的情景,诗曰:“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细草、西风、荷花,这些平常的意象和风物经过诗人点染变得格外可爱起来。虽然诗人写的是暑热,诗中却流露出一股清爽之情,颇有“荷花风前暑自消”的意境。

  不只是自己常常在盛夏寻觅消暑之处,杨万里也留意其他人如何驱赶暑意。《桑茶坑道中》一诗描写了一名牧牛的小童为避酷暑睡卧在柳荫之下的悠闲情趣:“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如果只有柳荫还不够,不妨吃上几颗梅子。梅子是果梅树结的果,夏日时分,人们常常食梅子,生津止渴。杨万里《初夏睡起》诗中说:“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夏日午睡起来,吃上几个在齿间泛着酸甜味道的梅子,看着孩子们在捉柳花,心情都变得爽快惬意起来。这大概就是“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的原因吧。

原标题:宋人的消夏诗

值班主任:高原

作者:新时报记者 徐敏

责任编辑:徐逸豪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