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与传统文化的双向奔赴

2022-06-28 09:24:26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陈炜敏

责任编辑:鞠月芹

年轻人与传统文化的双向奔赴

“六艺”技能全满,孔子被称为“六边形战士”。

  近日,孔子在网络上又“火了”一把,让更多人去思索传统文化与年轻人的结合。

  从《唐宫夜宴》到《只此青绿》,从简单的Cosplay到“国潮”的兴起,年轻人对于历史名人和传统文化的喜爱更加多样化。

  年轻人关注和追随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也给了年轻人以创作灵感。视频化时代,传统文化走出故纸堆,诞生出与当下、与时代更加贴合的形象,因此具有了新的生命力。

  孔子是最早的“六边形战士”?

  说起孔子,我们会想到什么?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还有,他对弟子苦口婆心、谆谆教导的样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吾日三省吾身”……前一段时间,孔子又在网络上喜提新人设——“六边形战士”。

  “六边形战士”本来是日本媒体描述我国乒乓球运动员马龙的一个词,形容他在力量、速度、技巧等6个方面全是满分,没有缺点。但是,在网络上,年轻人却用它来形容孔子。这样来形容“至圣先师”,为什么?

  这样看似离谱的描述,其实是网友深入研究儒家经典后得出的结论。

  如B站一个点击量近400万的视频,就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孔子。

  首先是孔子的身高。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按照当时的度量单位换算,一尺大概相当于19.1厘米,九尺六寸就是1.86米。春秋战国时期,男子平均身高只有一米六左右,孔子的身高也算是傲视群雄了。

  还有孔子的身体素质。古代对大力士的形容是“力能扛鼎”,孔子就更胜一筹。《吕氏春秋》说:“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意思是孔子的力气能举起三四百斤重的城门门栓,而项羽举的鼎也才350斤;《淮南子》记载:“孔子之通,智过于苌宏,勇服于孟贲。”孟贲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武士,曾以一己之力拉开了两只缠斗在一起的牛,这样的勇士都被孔子的勇猛所折服。

  孔子的实战成绩也令人刮目相看。《左传·定公十二年》记载,鲁定公执政期间,公山不狃等发动叛乱,直捣鲁国都城曲阜,鲁定公仓皇逃到季氏家中躲藏,这时身为大司寇的孔子挺身而出,沉着冷静,率兵反击,大败叛军。

  六艺是周朝贵族教育中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孔子不但熟练掌握礼、乐、书、数等文化课,射、御的技能也是全面掌握:射箭的时候,一大帮人过来围观;63岁的高龄依然能够驾驶战车,给学生作示范。这样技能点全满,堪称是“六边形战士”。

  综合看来,孔子根本不是我们印象中的文弱书生,而是一个文武兼备的山东大汉。

  而随着对解读的不断深入,孔子形象也变得丰富起来,他会自嘲:学生向孔子转述路人对他的描述“累累若丧家之狗”,孔子的反应是“欣然笑曰”,他说的长相啥的不重要,说我像丧家狗,倒是“然哉!然哉!”

  会困惑:孔子周游列国,人生最不顺的时候,问过弟子们一个问题:“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此?”《诗》里面说,我们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在旷野上奔走,无处可依。是我的道错了吗?我们为什么会落到这个田地?

  同时,他又坚持理想,带着众弟子周游列国,希望能得到重用,以施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年近花甲,还和弟子们风餐露宿,还曾被困于陈蔡,7天没有东西吃。

  经过年轻人的解读,孔子不再是单一地存在于官方荣誉和儒家经典中高高在上的形象,而是有血有肉,有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经典的N种解读方式

  其实不但是孔子的形象在年轻人这里有了新的变化,在视频化的时代,年轻人已经用这种方式对许多历史名人、古典文学进行新的解读。

  在“孔子热”之前,李白、杜甫、李清照、辛弃疾在原来书本留给我们的印象之外,都被网友挖掘出鲜为人知的一面。比如我们的老乡李清照,在喝酒(沉醉不知归路、浓睡不消残酒、东篱把酒黄昏后……)、赌钱(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之外,还是个“怼人”小能手,她在《词论》中说苏轼的词“句读不葺之诗尔”,是句子形式不整齐的诗而已;王安石的词“人必绝倒”——读了他的词简直要令人笑倒。

  以四大名著为例,对《红楼梦》,有人引经据典,讲解原著,让初入门者能一窥“红学”路径;有人对书中美食感兴趣,复制了“胭脂鹅脯”“鸡髓笋”“茄鲞”等,让现代吃货大呼过瘾;还有人从经济、金融角度解读贾府的破产……在前代“红学”的基础上,这些人以一种更贴近年轻人、更贴近现代的方式对《红楼梦》作出崭新解读。

  有人对《水浒传》一百单八将的绰号按“性格类”“动物类”“职业特长类”和“外貌类”等分为七大类,分门别类逐字释义,还标注了引用文献,严谨考究。

  《三国演义》的真爱粉,对94版电视剧《三国演义》进行了高清修复,据说修复后胡须都历历可数。而“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的“鬼畜”视频,不但在年轻人中广为流传,还得到了诸葛亮的扮演者唐国强的“盖章认可”。在搞笑之余,很多年轻网友开始对《三国演义》中的角色人物、故事走向和真实历史进行深度解读,这些有质量的内容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三国演义》的兴趣。

  而喜爱《西游记》的网友们则从电视剧中得到灵感,以86版《西游记》女性角色为原型创作了一系列插画作品,衣袂翩跹、仙气飘飘。

  这些创作,基于严肃史料和研究成果,又使用了创新的表达形式,丰富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维度,成为连接悠久的历史文化与当下生活的桥梁。

  博物馆文创、汉服、考古盲盒……近年来,年轻人越来越关注传统文化。2021年,B站有超过4000万人在线观看古典文史类视频,其中18岁—35岁的年轻人占72%,包含民乐、舞蹈、华服等与传统文化、国风相关兴趣圈层覆盖人群在过去几年增长了20倍;抖音上,古诗词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178亿次,同比增长168%。有专家总结,年轻人对历史的发掘和探索带有非常鲜明的互联网时代特征:在内容上,包括从知识扩展、艺术再现到生活习惯、文化器物的各种类型;呈现方式上,则表现为文字、声音、漫画、动画、视频等全媒体形态。

  是解构,也是创新与传播

  为什么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爱得深沉?

  传统文化热本身,自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随着我国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攀升,人们开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引发越来越广泛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如专家所说,“这一代年轻人确实比前几代人更加有文化自信,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和交流的增进,西方的神秘感在他们眼中已经没有了,他们对西方的迷信也没有了。”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有关的画面和诗词惊艳了世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分别在B站跨年晚会和央视春晚爆火刷屏。传统文化不再是陈旧而缺乏吸引力。从《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国宝档案》等综艺节目,到河南卫视一系列古风古韵再现中国传统节日,创作者对传统文化题材的现代视角和创新表达,呈现了传统文化的美与善,又符合了年轻人的审美需求。而后借助短视频等现代传媒手段,在年轻人中广泛传播,并引发讨论、模仿等,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参与感。

  年轻人关注和追随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也给了年轻人以创作灵感。在年轻人拥抱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年轻人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热爱,而是积极投身其中,自觉承担起传统文化新的创作者、传播者的身份。

  非遗保护学者刘魁立曾说:“文明的推广、文化的赓续,靠传承,也靠传播。”这些新的创作者,他们的审美和眼光更加契合年轻人,又在微博、B站、抖音、知乎等平台引爆话题,传统文化也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在创作中,他们让传统文化走出故纸堆,变成一个个与当下、与时代更加贴合的形象,让传统文化有了新的生命力。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从来不是念几句古诗、背几句经典就能够完成的。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挖掘与现代人契合的情感共鸣,并将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实语境相结合,不断探索新的传播技术手段,才能让传统文化在今天拥有新鲜的生命力。

作者:陈炜敏

责任编辑:鞠月芹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