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动魄的燃烧

2022-09-09 14:16:12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责任编辑:李欢

惊心动魄的燃烧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 钱欢青

  3年前巴黎圣母院的大火震惊了全世界,所有人都在大火的镜头前惊呆,巴黎圣母院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火势凶猛,其标志性的尖塔在全球瞩目下轰然倒塌。记得当时很多考古、建筑专家都觉得这场大火不可思议,因为巴黎有着几乎是全世界最好的古建筑保护措施。但历史没有假如,大火在巴黎圣母院烧了起来。

  当年的电视画面,基本都是巴黎圣母院起火时的远景,如今,在让-雅克·阿诺执导的电影《燃烧的巴黎圣母院》中,3年前的大火被完整重现,一场惊心动魄的大火让影片在一个多小时中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

  惊心动魄首先来自导演对影片整体节奏的把握。全片几乎没有任何冗余的镜头。影片一开始就聚焦一个刚上班的黑人保安,从上班路上到办公室,都是简单利落的交代,为大火埋下伏笔,随后是几个漂亮的多角度镜头把巴黎圣母院的壮美景色呈现得淋漓尽致。屋顶维修场景、禁烟标志下丢下的烟头,警报响起,接上黑人保安的紧张,教堂老员工随后前往查看阁楼,但认为是老旧的警报系统故障,没放在心上。这些片段的组接如果放在一部其他类型的电影里,或许不会有如此扣人心弦的效果。而在《燃烧的巴黎圣母院》中,导演非常巧妙利用了观众的观影心理:在观看这部影片之前,所有人都已经知道,一场旷世大火即将发生,所以即便是几个普通的镜头,依然能达到令人万分紧张的效果。起火之前的这一组镜头中,在烟头和警报这些直接和大火相关的镜头之外,影片还不断穿插世界各国旅行团的参观镜头,操着不同语言的导游的声音起起伏伏,谁也不会料到会有火灾发生,教堂神职人员和信众在中殿穹顶下的平静安详,也让影片张力十足。

  从起火开始,影片的节奏就越拧越紧。紧急出动的消防队、消防车堵在路上时的焦急,灭火过程的惊心动魄自不用说,导演还出色地拧紧了现场救火之外几条叙事线索。比如,巴黎圣母院中藏有众多堪称无价之宝的艺术品,抢救文物无疑也是消防队的重要任务。影片删繁就简,将惊心动魄的抢救文物过程聚焦在对荆棘王冠的抢救上。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即便针对这样一个单一的任务,影片也拍得一波三折。荆棘王冠被供奉在中殿的圣物箱里。火势越来越大,消防队员只能强行拆掉箱子。王冠被顺利取出,指挥部人员连连鼓掌。但就在这时,牧师的一句话却让消防人员惊掉了下巴,原来牧师做过圣墓骑士,曾亲手捧过王冠,他说放在外面的只是个复制品,一个“诱饵”,真的王冠藏在一个秘密的保险柜里。而保险柜的钥匙,只掌握在“经理”手中。其实影片前半段已经穿插进“经理”疯狂往巴黎圣母院奔跑的镜头。在千钧一发之际,他终于赶到。从各种状况发生到王冠终于被取出,仅此一条线索,就足以单独成为一部惊险影片。

  《燃烧的巴黎圣母院》正是集中了所有这样的惊险故事,让整部影片格外饱满。难得的是,在如此紧张的叙事节奏中,导演依然熔铸进“救火”和“生命”哪样重要的人性思考。在消防队预判坍塌即将到来,撤出所有消防人员之后,火焰推向了教堂北钟楼,情况变得尤其危急,因为钟楼上有铜钟,铜钟由一组木梁支撑着,假如木梁被烧毁,铜钟就会砸坏北钟楼,到时候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甚至会导致整座大教堂坍塌。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派人进钟楼救火,但这无疑是自杀式的救援。此时有消防队员报告说自己刚刚进去过,看到火暂时还没有烧到大木梁,可以上去。志愿前往的队伍迅速组建,最后一组紧张的镜头随之展开,大火最终被扑灭。

  对于消防队员而言,影片的表现也相当出色,所有人都是一个整体,但其中也有充满英雄主义的“个人发挥”。不过即便到了最后大火被扑灭的时刻,影片也呈现得相当克制,没有对“英雄”的褒奖和欢呼,只有俯拍的镜头里,自发聚集起来的人群默默地祈祷,然后用黑人保安如释重负在人群中离开的镜头作为对影片开头的呼应,简洁有力。但情感的克制却并非没有情感,影片特别注意在紧张情节中插入几个意味深长的镜头,比如当火星落入中殿,当水滴落在圣母像脸上,迅速跟上的一个特写镜头里,圣母仿佛流出了眼泪。这些非常讲究的特写镜头,饱含了情感,比那些无节制的抒情要有效得多。

  《燃烧的巴黎圣母院》之所以吸引人,还因为它可以和现实互为镜像,观众在看电影时,内心里可以呼应众多历史和现实的细节。比如,为什么容易起火?巴黎圣母院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虽然西方建筑主要为砖石结构,但部分建筑结构的屋顶同样需要木桁架来支撑,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的塔尖和其周围的屋顶框架均是木质结构,木结构当然容易起火。再比如,法国有几乎全世界最好的古建筑保护措施,但大火依然发生,文明何其脆弱;而法国同样拥有几乎全世界最好的遗产修复技术和水准,文明因此可以浴火重生。

原标题:惊心动魄的燃烧

值班主任:李欢

责任编辑:李欢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