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改革动态
  3. 列表

山东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2020-09-18 15:24:19   文章来源:齐鲁网  编辑:周通亮


今天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有关情况。今年3月17日,省委召开全省“重点工作攻坚年”动员大会。会议对发起九大改革攻坚行动作出安排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发布会上,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杨占辉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开发区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4个方面的改革情况作介绍。

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山东省始终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紧紧围绕把国有企业打造成为真正市场主体,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有效激发了国有企业活力动力,促进了国有经济提质增效。

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企业内生活力不断释放。加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三年工作计划。深化经理层管理方式改革,遴选百户以上控股子企业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积极实施中长期激励,出台省属企业中长期激励制度,推动符合条件的10户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累计在195户非上市公司开展中长期激励试点。

加快优化布局结构,国有经济质量稳步提高。加大国有企业重组整合力度,先后组建山东港口集团、山东机场管理集团和山东铁路投资集团,港口集团组建后年货物吞吐量跃居全球首位。推动资源向主业集聚,出台《省属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实施非主业资产清理整合三年行动,有82户企业清理退出非主业板块。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从今年起,连续三年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幅不低于10%,截至今年6月底,省属企业今年累计研发投入90.12亿元,同比增长19.37%。

转变监管方式,国资监管效能更加高效。深化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制定国资委授权放权清单,在战略规划、主业管理等方面加大向投资运营公司授权放权力度。大力实施监管流程再造,精简办理要件、办事环节12项,对涉企审核备案事项全部明确办理时限,实现“一处受理、并联审核、网上办理、限时办结”。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在九大改革攻坚行动中,山东省各级各部门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今年5月份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涉及提升企业便利化水平、精准提供便捷服务、打造透明稳定政策环境等多个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阳光雨露”,为群众办事提供更多便利,创业创新创造的新生态逐步形成。

杨占辉表示,在简政放权上,山东按照“减无可减”“应放尽放、放无可放”的原则,依法压减行政权力、全面下放省级权力,并向各功能区实行按需精准定向赋权,实现了全面减权、放权、授权。聚焦破解“准入不准营”难题,开展“一业一证”改革,持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在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上,对企业开办注销,实行一窗受理、一表填报、全程网办,实现企业设立登记、刻制印章、申领发票、社保医保登记、公积金登记1个工作日办结,企业注销公告时间由45天压缩到20天,大大提高了便利度。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行减申请表、减申报材料、减审查环节,审批事项数量由112项精简为73项,申报材料由500件压减至201件,“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在全省推广应用。

在服务与监管上,大力优化政务服务,全面推开无差别“一窗受理”,推动政务服务“一链办理”,先后推出100个高频民生服务和100项主题式服务,办理时限、申请材料和流程环节都压缩30%以上;推进“一网通办”总门户与“爱山东”APP政务服务对接,全省2199项服务事项实现上线运行。构建差异化监管模式,制定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年度抽查计划,涉及34个行业52个部门,抽查事项数量与行业领域居全国前列。

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方面,

去年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出台了《关于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首批选择54家开发区开展试点。从试点和展开情况看,通过改革破除了影响开发区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开发区的体制理顺、人员精简、效率提高、活力增强,制度优势、开放优势、创新优势得到重塑,改革效应逐步显现。主要改革举措有4个方面。

在创新管理体制上,各地普遍推行了“党工委(管委会)+公司”体制,大力精减内设机构,聚焦主责主业,积极稳妥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和开发运营职能,让开发区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发展、“双招双引”、科技创新、改革开放上来。

在精准赋权上,省里梳理了103项省级行政权力事项,调整由各国家级开发区实施。对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实行“负面清单制”下放权限,明确不予下放权限目录,其他一律下放。下放薪酬管理权限,由开发区管委会自主确定人员薪酬水平、分配办法,以岗定薪、优绩优酬。

在选优配强人员上,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纪工委书记纳入省委或市、县(市、区)委管理。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原则上由开发区推荐、管理。其他中层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岗位管理”,打造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激励机制。去年全省试点开发区面向全省、全国共招聘了34名领导班子成员。

在激励约束机制上,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实行分类分组差异化考核,对分类评价排名前5位的,给予500万元奖励。对评价排名后5位的,省委、省政府约谈主要负责人,第一年亮黄牌,通报警告;连续两年亮橙牌,调整班子;连续三年亮红牌,撤并退出。通过综合评价、差异考核,大大激发了开发区聚焦主业、创新发展、争创一流的积极性。

在财税体制改革方面,

山东省在财政体制、预算管理、支出管理等领域,推出一系列具有“四梁八柱”意义的改革举措,为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更加协调规范。优化财力配置,调整省与市县之间税收增量分享比例,提高了省级对区域协调发展的统筹调控能力。明晰事权责任,推出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领域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办法,确定省对市县的分档补助比例,规范省与市县的支出责任,提升了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强化激励约束,聚焦《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确定的12项核心指标,建立激励性财政体制机制,形成“谁转得快、转得好,谁得实惠越多”的激励约束导向。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将省财政直管县(市)数量调整扩大到41个,既为各市发展减轻负担,又为薄弱县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2019年41个省直管县人均支出水平增长6.9%,高于全省县级平均增幅4.4个百分点。

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政府“花钱”更加规范透明高效。按照“建立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要求,持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注重“明权责”,把专项资金分配权交给部门,把具体项目确定权交给基层,压实部门和基层在预算执行中的主体责任。注重“统财力”,全口径一体化编制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保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四本预算”,并将各类预算资金与中央补助、政府债券等政府性资金统筹安排,增强了政府财力综合统筹能力。

深化支出管理改革,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明显提升。通过实施一系列力度大、措施实的改革举措,最大限度挖掘支出潜力、放大支出效益。2020年争取新增政府专项债券额度3234亿元,比上年增长97.8%,截至9月7日已发行3092.5亿元,集中投向2060个重点项目建设。变“奖补”为“股权”,启动实施财政资金股权投资改革试点,对企业的“奖补”变为股权,由无偿投入变为资本金注入,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向重点领域,形成财政资金激励引导产业转型发展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