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成武:18次上高原,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2020-06-25 10:47:48 来源:央视网消
责任编辑:田艳敏

  央视网消息:贾成武今年67岁,退休前是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医疗区神经外科主任。从2001年开始,贾成武先后18次到青海,十万里奔波往复,为青海省湟源、湟中两个县搭建起了生命之桥,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2020年5月底,贾成武第18次来到了青海省湟源县人民医院。退休后,他仍然坚持每年自费到这里来,看诊、手术、上课……这次的青海之行,贾成武还特别要为一位“老朋友”复查。

  再上高原 为“老朋友”复诊

  15年前,12岁的王振财因为淘气从自家的窗台上掉下来,摔伤了头部。当时贾成武正在湟源县人民医院医疗帮扶,看着呼吸和血压都很微弱的小振财,他决定冒险一试。

  手术的风险极大,湟源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邓尔兴说:“做了可能病人十有八九在手术台上就没有了,另外我们也不敢麻醉。”

  有着多年手术经验的贾成武迅速和当地医生沟通配合,制定了麻醉方案。不过按照正常的治疗程序,应该先麻醉再进行开颅手术,然而危急关头,时间就是生命,如果按常规程序处理,很可能会耽误抢救时间,贾成武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贾成武:18次上高原,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他已经等不得了,骨锥子扎个孔能把吸引器放进去,把里面凝血先给他抽出来一部分,然后再上麻醉。”

  这样打破常规的操作,在此之前谁都没有尝试过,面对岌岌可危的生命,巨大的压力让医生们心中惴惴不安。

  贾成武安慰大家说:“我们是医生,我们要抢救病人,不可能等到条件完全好了再去抢救,时间是不等人的。”

  邓尔兴回忆说,当年是贾成武的坚持让大家拥有了信心和斗志,所有人放下了包袱,全神贯注地配合手术,终于完美地找到了出血点,快速准确地完成了手术。 这次冒险尝试成功挽救了小振财的生命。

  王振财说,如果当年湟源县人民医院没有开通脑外科,那么他就没有生存的希望。

  为高原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为了能救助和王振财一样的脑外伤患者,贾成武和同伴们一踏上这片土地,就开始全力以赴。

  2001年,为响应国家号召,贾成武所在的北部战区总医院要选派一批医术精湛的医务人员组成医疗队,对口支援帮扶青海省湟源县人民医院,贾成武主动报了名,成为第一批援青医疗队的队长。

  “震惊的东西太多了。”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不过高原医疗条件的艰苦程度,还是让贾成武和队员们有些吃惊。

  最让贾成武和同伴们感到痛心的是,好多病人因为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失去了最佳抢救时间。青海省湟源县人民医院院长党福林回忆说:“比如刚发生车祸到医院,从浅昏迷到深昏迷,有些慢慢就没有生命迹象了。贾主任看了之后就给我们讲,湟源医院你们要开脑外科,这是抢救病人生命的事情。”

贾成武:18次上高原,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现任湟源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主任邓尔兴,当年刚刚从省城进修回来,不过因为实战经验少,一直无法独立完成手术。贾成武明白,没有什么比在实战中更能锻炼队伍能力的了,在来到高原的第17天,他靠着东拼西凑来的器材,带领当地医院的医生完成了湟源县的第一例开颅手术。

  通过10年的努力,贾成武带领医疗队帮助湟源、湟中两所县级医院建立起了神经外科,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在这10年里,他每次到青海支援的时间最少都在3个月左右,把专业的技术手把手地传授给当地医生。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把病看好了,贾成武觉得这就是他带着队员们千里帮扶最大的价值。通过“造血式”的医疗扶贫方式,贾成武以及他所在的北部战区医院真正在高原上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做雪域高原永远的“哇哒啦”

  2010年,贾成武从现役岗位上退休。但是,他对青海两家医院的支援却没有停止,他每年都会自费到青海援助的医院出诊、查房、教学讲课、做手术;而在这片美丽的高原上,还有他最放不下的儿女。

  每次回到青海,贾成武最惦记的就是自己的干女儿——藏族女孩卓玛。

  200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贾成武结识了湟中县上新庄镇马场中学的校长,校长告诉他,马场中学有一个名叫卓玛的藏族女孩,因为爸爸长年生病,就要被迫辍学了。“我到她家里看了,她晚上披着被在那看书,这样的孩子我觉得我应该帮她,让她走出大山,让她看看外边的世界。当时我就跟她说了,我说一直供你到大学毕业。”

贾成武:18次上高原,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从那时起,贾成武多了一个女儿。在贾成武的帮助和鼓励下,2013年,卓玛考入了中南民族大学药物制剂专业。

  卓玛的梦想原本是当老师,但是遇到贾成武之后,她萌生了学医的想法。毕业后,卓玛原本有机会留在大城市工作,但她最终还是选择回到家乡,来到湟中县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工作,卓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乡建设做一点贡献。除了卓玛,贾成武还资助了另外两名当地学生,陆陆续续花了10多万元。

  “虽然我自己就一个儿子,但是我说我是俩儿俩女,心里面很舒畅。”

  20年过去了,贾成武从一名英姿飒爽的军医,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者。而湟源、湟中两所受援医院则已成为青海当地有名的医院,贾成武一手创办的脑外科,也成为当地特色科室。

  从此,当地民众不用再跑到省城去医治,减轻了病人的负担。而这两所医院不仅方便了湟源的13万人就医,也方便了周边牧区和农区的病人。

  20年里,贾成武在青海不仅学会了吃手抓肉,喝青稞酒,说青海话,甚至还学会了不少地道的青海“花儿”,贾成武还给自己起了个特殊的名字叫做“哇哒啦”。“哇哒啦是什么呢?就是外地的到这儿来,咱们讲普通话他们听不懂,哇哩哇哒的,所以叫哇哒啦。只要我身体还可以,只要他们还欢迎我,我就继续坚持。”

  “日月山下把根扎,湟水河畔花为家。要问我是哪一个,雪域高原‘哇哒啦’。”这是贾成武写给自己的“顺口溜”。贾成武有三句话常常挂在嘴边:第一句是“高原缺氧但不缺精神”;第二句是“我们是来造血的,不是来输血的”;第三句是“我们不一定能干好,但我们一定要好好干”。(文/陈思源)

责任编辑:田艳敏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