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一线”到“战疫一线”,用行动诠释来自济南教育的温度——战斗在“疫”线的教育人

2020-02-20 11:25:14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史春勇

责任编辑:高原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在这场与病毒的战“疫”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是旁观者。在这样的灾难和考验面前,济南教育人逆流而上,他们有的冲锋在疫情前线,参与联防联控;有的不辞辛苦,挨家挨户上门排查登记;有的安心“宅”家,做好“空中课堂”;有的发挥专业特长,不断传递着正能量……他们在另一条战线上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虽然,他们只是平凡的教育工作者,但带给我们的却是不平凡的温暖和感动。

  A 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一线

  筑牢基层战疫“防火墙”

  “您好,请出示您的出入证明。”“您好,出入做好登记”……这是市教育局下沉社区服务基层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说过最多的话。2月5日早上8点,作为第一批下沉社区一线的人员,叶凯和王凯早早来到市中区二七街道办事处铁二社区上岗工作。铁二社区共有住户2000多户,常住居民6000多人,小区内还有1所小学。叶凯、王凯的工作任务是协助社区人员布置检查点,负责进出小区人员与车辆的登记盘查、体温测量、非小区人员劝返等。

  “登记、盘查、体温测量、劝返等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叶凯告诉记者,但随着气温继续走低,红外线测温计“耍起了脾气”,因室外气温低于10℃,出现了测不准或不工作的情况。

  体温测量作为防控排查疫情的重要一环,来不得半点马虎。“战场”上“武器”出故障,怎么办?叶凯和王凯便把红外线测温计紧握在手里、揣在怀里,但出入人员多,测温计使用频率高,在空气中暴露时间长了仍然时常出现“罢工”现象。

  下班回到家的叶凯苦思冥想,想出了好对策。她找出了家里的热水袋和保温袋进行实验,经过多次测试,红外线体温计工作正常,问题终于得到了圆满的解决。这一“研究成果”也迅速推广给了其他社区工作人员,红外线测温计的“温暖工程”大功告成。

  随着返工潮的到来,外地返济人数攀升。回到济南,他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14天的居家隔离。菜篮子空了怎么办?日常生活怎么保障?此时,下沉社区的党员干部站出来,做起了群众的“勤务员”。在七里山街道卧龙社区,被居家隔离的家庭近十户。每天,值勤的干部会让群众列出需求清单,他们去超市逐一采购,送货上门。连日来,在这里值勤的刘炜、张勇、杜吉果、刘高田往返于超市和社区之间,因为居民提出需求的时间不一样,要购买的物品也不一样,他们要来回跑好几趟。“对我们这些家里的‘甩手掌柜’来说,是个考验。到了超市,要对照着清单一样一样地选。每根茄子、每棵白菜、每个橘子,都得仔细挑,挑最好的,得让居民满意。”刘炜说。

  自2月4日以来,根据全市统一部署,济南市教育局先后抽调15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服务基层疫情防控一线。连日来,被抽调的党员干部服从组织安排,克服自身困难,夜以继日奋战在基层防控一线。他们之中,有机关中层干部,有学校一线教师,有年近60的老党员,有家有幼子的奶爸奶妈……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们奔走防控一线,走出机关,走下讲台,走到居民身边,用实际行动彰显济南教育人的责任与担当,成为百姓的“贴心人”。

  B “市中教育铁军”有召必应

  “百人志愿团”坚守防疫前线

  “从昨天开始,济南春节后返程人员剧增,今天凌晨5点半,区里来了紧急任务,需要我们支援两名年轻男同志到西客站参加抗疫战斗。咱们局机关两名同志6点30分就赶到西客站参加战斗,现已在辛苦执勤中,向他们致敬!”2月10日早上7点40分,市中区教体局机关党委副书记刘彦玲在机关人员微信群里发了这样一条信息。看到信息后,大家纷纷致敬战斗在一线的同事,同时要求做好“接力赛”。

  疫情发生以来,市中区教体局党员干部克服家庭困难主动请缨,先后成立了高速公路执勤突击队、舜玉社区执勤突击队。市中区教体局基教科科长宛震,是第三支西客站执勤任务党员突击队队长。2月10日下午5点左右下班后,宛震骑着电瓶车来到西客站执勤,接待省外来济目的地在市中区的人员。回家途中,宛震骑的电瓶车没电了,只好推着走回家,到家已是晚上11点。11日早上6点,宛震又赶赴西客站,开始了新的执勤任务。

  2月12日7点,市中区教体局第一批应急突击队员姜斌已经在济南东站上岗,前一天下午他刚刚结束舜玉社区的应急执勤工作。与此同时,济南西站应急小分队队员李善良也到达岗位,对返回济南的人员逐人进行登记、检测、分流、调度……结束任务与下一班同志交班时已是下午5点多。

  2月14日,市中区未成年人素质教育基地的6名同志也加入到应急小分队之中,为保证防控值守无缝对接,2月13日晚上,宛震在结束了一天的执勤工作后,立即召开“云会议”,利用微信工作群,将西客站疫情防控工作概况、执勤工作流程、与外省返济人员密切接触注意事项以及相关工作经验等,细致到位地传达给每一位即将上岗的同志。同时,常驻西客站执勤的刘卫东、李善良、张辅轮、韩中师4位老师,也逐一在群内分享经验,并基于个人执勤过程中遇到的状况给出处理方法,甚至包括防护衣如何穿、结束任务后防护用品如何处理等,让人不得不佩服这样一群心思缜密的山东汉子。

  “像这样有针对性的讨论和交流每天都在微信群里进行,大家都是白天执勤,利用吃饭休息时在脑子里梳理,然后晚上集中在群里交流,这也使得新上岗的5位同志‘上来就能工作、流程熟化于心’,确保了执勤工作顺利进行。”宛震告诉记者。

  从最初的舜玉街道社区、高速收费站“两线两处”检测岗到逐渐增加的济南西站、济南东站,再到企业复工督导工作组,市中教育人始终奋力在前,冲锋在前,争当阻击疫情的“教育铁军”。“放假期间,只要是教体局机关同志能做的事情绝不打扰学校,尽量给基层学校留出足够的时间研究教育教学。”市中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宫春告诉记者,现如今,“市中教育志愿者百人团”初步建立,为学生筑牢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生命防线。

  C 精益求精打造“空中课堂”

  微课资源总下载次数超2亿

  在现如今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书信似乎早已淡出人们的生活。而在这个特殊的“超长假期”里,济南市纬二路小学的数学老师周鸿雁却正用一封封充满趣味、能量和爱的亲笔信完成对孩子们空中课堂每一天的反馈。

  在周鸿雁看来,“空中课堂”不同于常规课堂,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受到一定的限制,于是,她便想到用书信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反馈和鼓励。从2月10日第一期“空中课堂”至今,周鸿雁每天都会给孩子们写一封信,不仅有对当天作业的指导,还精心设计了“数学小百科时刻”——带给孩子们知识。“非常时期,非常认真,非常努力,非常爱你”,这是周老师2月10日结束第一次“空中课堂”后在书信中给孩子们的鼓励。记者看到,在随后的几封书信中,她不但把学生数学作业反馈的重要讯息用彩笔标注出来,还写上了“奥利给”“Superman”等网络流行语。如今,每天等待周老师的书信是学生们最盼望的事。

  “‘空中课堂’已经进入第二周,现在回想起来,虽然起初十分忙乱,时常在线答疑,时时在线点评,晚上还要写总结反馈,累得腰酸背疼,但每每坐在灯下,开始手写给孩子们的信,当笔尖触碰纸上,班里的‘小怪兽’们一个个天真可爱的面孔就浮现在眼前,特殊时期,对他们既挂念又想念。希望我的每一封信都能给他们带去鼓励和安慰,更愿疫情尽快退去,待你我归来时,笑容依旧。”周鸿雁告诉记者。

  2月10日,济南市“空中课堂”正式线上开课,仅以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第一周(2月10日至15日)数据为例,“空中课堂”的点播人数近1400万人次,总访问次数为1.98亿,微课资源总下载次数为2.13亿,同时在线人数最多为64.2万人。数字的背后,是教研员、骨干名师的辛勤付出,他们精益求精的态度、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扎实的工作作风,无不令人印象深刻……

  为了给孩子们呈现精致的“空中课堂”,老师们秉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拿出十二分的热情和精力,反复修改和打磨,力求呈现出最完善、最丰富、最适合孩子们学习的课程。

  济南汇文实验学校小学部英语教师王倩一次次对备课稿进行修改,不断打磨完善,最终呈现出来的微课视频重录次数达到8次。

  天桥区桑梓小学数学教师刘淑文家里有两个孩子,年龄尚小,刘老师无法安心在家进行工作,于是她带着小凳子到楼道去备课,大冷天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济南市经五路小学教师韩琳是一名二孩妈妈,在开始“空中课堂”的微课研发以后,白天要照顾孩子,备课的时间只能安排到深夜……但是,韩琳却说,一切都非常值得,在这样的特殊时刻,能够为济南市的学子们提供微课学习是她的责任。

  D 用画笔定格感人画面

  别样致敬“最美逆行者”

  “不能外出又没带画具,就用签字笔画一幅吧,向这位84岁仍奋战在救治一线的老院士致敬!”1月30日20点51分,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美术教师王若兰发了这样一条微信朋友圈,文字下方还配有一段视频,是她用签字笔画钟南山院士肖像的过程。

  她笔下的钟南山院士表情坚定,传达出坚定战“疫”的必胜信心。没想到她这一画便一发不可收,没有素描笔,就用儿子的2B铅笔代替;没有素描纸,就在用过的A4打印纸背面画,一幅画平均用时1至3个小时。就这样,她用两天画了10幅医护人员奋战疫情一线的感人瞬间,以此向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

  “画第一幅钟院士肖像的时候,我是用黑色签字笔在一张用过的稿纸背面画的,黑色签字笔不像铅笔可以修改,所以那幅画几乎是一气呵成的。”王若兰告诉记者,84岁仍奋战在救治一线的钟南山院士是国家之骄傲、国人之榜样,也是她崇敬之人,所以第一幅画的钟院士。

  紧接着她又开始画那些新闻中出现的医护人员身影,一幅、两幅、三幅……十幅,两天时间过去了,不知不觉她的案头已堆了十幅作品。“我平均画一幅画都得用1-3小时,画的过程中,我依然是感动,充满感情和力量,只为将他们刻画得更好,传达出他们在疫情面前不退缩的精神。”王若兰说。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些白衣天使不顾个人安危奔赴疫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忘我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尊重和学习,这种精神也应该被弘扬。他们负责让社会更美好,我用画笔记录美好,让美成为永恒。”王若兰告诉记者。

  同样用手中的画笔来讴歌抗击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的还有济南莱芜胜利中学教师陶向荣。“抗疫前线医护人员时刻奋战在一线,病人的安危是他们最牵挂的事情,每天休息2小时左右,困了就在座椅上卷缩休息一下。”看到医护人员的艰辛,陶向荣当时就有一种画下来的冲动,这也成为他“最可爱的人——抗疫系列组画”创作的首幅作品。

  “他们也是普通人,也一样有家人,只不过他们使命在肩,选择了逆行。在火神山医院刚刚完工之际,军队医疗部队就下写了请战书,在告别自己亲人后,便踏上了去往武汉的飞机。”陶向荣告诉记者,本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让人感动的故事实在太多了,他会用更多的时间去创作,画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记录下更多的感人瞬间,为夺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争的最后胜利尽一份绵薄之量。  

作者:史春勇

责任编辑:高原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