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三年祭

2020-03-17 10:47:36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杨曙明

责任编辑:徐逸豪

  今年春节假期,疫情所致让我天天宅在了家里。正月初五中午,躺在床上看书,享受着冬日的暖阳,不知不觉间竟迷糊了,迷迷糊糊间又见到了母亲。

  母亲是三年前的正月初八那天辞世的,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春秋已过三年。想起母亲“走”时的永别,伤感遮蔽了阳光,包裹了身心,让我思绪难平,索性翻身起床,坐在电脑前,打开了母亲的相册。我一张张地看着,看着,看着……当看到母亲三年前那个春节的最后留影时,时光仿佛倒转,我禁不住潸然泪下。

  送别母亲的时候,我们让她老人家随身“带”走了她生前用过的绝大多数的物品,只是留下了几件实在难舍的纪念物,这其中就包括了母亲的相册。过后,为了便于保存,也是为了能经常见到她老人家,我便把母亲的相册拷贝到了我的电脑桌面上。

  三年间,每逢春节、中秋节,倍思亲的我便会望着母亲的遗像沉思而伤神;三年间,每逢母亲的生辰、忌日,我便会望着皓月让思绪纷飞;三年间,每当我们兄弟姊妹相聚在一起的时候,我的眼前时常恍惚间会闪现出母亲的身影;三年间,每次我打扫我的书斋,都会先把放置在书架正中央的母亲遗像擦拭得干干净净;三年间,每有难眠之时,我总会想起母亲生前的点点滴滴;三年间,每有在睡梦中与母亲相见,醒来后虽知是梦,可心绪不免也会随着梦境浮想联翩,或欣喜,或愁肠,或安然,或牵挂……

  母亲晚年那些年,我经常去看望她老人家,可每次见到我,她都免不了要对我察言观色一番:衣服是否整洁?脸色是否疲惫?心情是否高兴?情绪是否饱满?其关爱之切、心思之细,让我感念万言却又无以言表。人生在世,性情再温和,也难免喜怒哀乐,何况我是个性情中人。在母亲面前,“喜、乐”我自是不用掩饰,但对“怒、哀”我则会千方百计地隐藏起来。可是,知其子莫如其母,无论我怎么掩饰,都很难瞒过明察秋毫的母亲。她对此总是看在眼里,挂在心里。或是直言不讳询问,或是从眼睛里透出问询的神情。如果当面不愿意问我,或是不愿意当着他人的面问我,过后她就会打过电话来追问。记得那些年常有这样的情况:我刚从她那里回来,进到家门片刻就能接到她老人家打来的电话。

  母亲退休之后的这些年间,特别是在父亲去世以后,我们兄妹无论工作再怎么忙碌,周日也必定要回母亲家团聚,于是,周日便成为母亲心中的“节日”。为此,她会提前买好鸡鸭鱼肉、时令蔬菜、新鲜水果,并尽可能准备得丰盛些、再丰盛些。每当我媳妇或是两个妹妹主厨做饭时,她还会时常反反复复、絮絮叨叨地让她们做这做那,而且还要多做些、再多做些。

  母亲是在住院22天之后离世的。从时间节点看,她老人家“走”得并不突然,“突然”的感觉只是对我们家人的难舍之情而言。在那些天里,她老人家对我们家人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交代,这或许是因为她善于“未雨绸缪”,早早把后事安排妥帖的缘故。母亲养育了我们兄妹四人,兄长不幸早逝,母亲临终前对我这个“长子”也没有留下什么最后的嘱托。当然,她的嘱托在辞世几年前就断断续续、絮絮叨叨地给我交代过好多次,或许是她觉得没有什么遗忘,所以也就没了什么临终遗言。可是,在她辞世前8小时,她曾经看着我默默地流泪,我感觉母亲那是有话要对我说,可惜那时候她已经口不能言。这三年间,我曾经默默猜想过母亲可能的、没有表达出来的“心里话”,猜想了很多、很多……

  母亲虽然已经“走”了三年,但我时常在恍惚间觉得她老人家还没有别世,还在家里看电视,还在等候周末我们兄妹去看望她。母亲生前的最后十年,由于腿脚不便,外出时需要坐在轮椅上,让别人推着出行。那天我在公交车站等车的时候,突然看到母亲坐着轮椅向我走来,我下意识地猛然间从座椅上站了起来。待要向前迎接时才猛然醒悟,知道是自己眼前出现了幻觉,错把那位与母亲年龄相仿的老者幻想为母亲。虽然是幻觉,虽然已经醒悟,但瞬间我还是禁不住流出了热泪,让旁边不相识的候车人向我投来莫名其妙的眼神。

  古有守孝三年之习俗,但这“三年之约”对我来说,并不能淡漠对母亲的怀念,因为这种怀念是永远的、永恒的。当然,我也知道,对母亲最好的怀念是“修好身”,最好的祭奠是“齐好家”,因为这是母亲最大的心愿。

  正月初三那天,两个妹妹问起初八给母亲上坟的事,我说,假如疫情得不到缓解,我们就不去了,因为母亲的在天之灵告诉我,她不允许我们这样做。

  (作者系原历下区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这是一篇让人难忘的亲情散文。作者通过相册回忆往昔岁月,深情叙说对母亲的怀念,写母亲的察言观色、与母亲的周日团聚、母亲的嘱托,等等,以事带情,以情感人,让人读后心有戚戚焉。尤其是几处细节,有强烈的打动人心的力量,催人泪下,如写母亲辞世前8小时,曾看着作者默默地流泪,作者感觉母亲是有话要对他说,可惜那时候母亲已经口不能言。于是在这三年间,作者曾默默猜想过母亲可能的、没有表达出来的“心里话”,猜想了很多、很多……还有一处细节,是写作者一次在公交车上的“失态”。这两处细节所饱含的无声的力量是巨大的。成功的散文无不是细节的成功,这一篇也不例外。

原标题:母亲三年祭

值班主任:田艳敏

作者:杨曙明

责任编辑:徐逸豪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