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大思政”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

2020-05-13 10:59:52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责任编辑:卢卫美
天桥“大思政”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

  滨河左岸小学思政红色主题长廊。

  “时政小主播”“思政小剧场”“教室里的电影院”……学生大呼这样的思政课“有意思”;打造思政基地、设少先队室……全区62所学校有了“红色阵地”;思政教师遴选遵循“首选制”,校长亲自上思政课成全区学校“新常态”;英雄中队、红色研学……思政活动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学科融合、主题课程开发,“思政课程”正转化为“课程思政”……

  近年来,天桥区教体局以党建为引领,牢牢把握党对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积极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从思政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改革创新、英雄中队建设、红色研学活动开展等方面入手,引领学校构建起以“人人是思政教师,时时是思政课堂,事事是思政素材”为特点的“大思政”教育,全方位打造出积极正向的思政教育生态,为天桥学子打好“人生底色”,引领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为老师配发“教学资源包”,校长带头讲课

  让思政课“终身受益”“毕生难忘”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思政课沉闷又单调,但在济南第十三中学,很多学生说“不听思政课就像少点什么”。以学校思政教师苏万梅为例,她的课堂总是环环相扣,乐趣层出不穷。“时政小主播”“思政小剧场”“教室里的电影院”……精心的课程设计总能让课堂变成“欢乐剧场”。

  所谓“时政小主播”便是以时政播报进课堂的方式,让孩子们梳理“一周时政新闻”。为了这10分钟的播报,有的孩子做PPT,有的孩子表演脱口秀,还有的孩子打快板。除了做好课堂设计,苏万梅还很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演讲与辩论、学做一道拿手菜、参加社区宣传等活动的开展,也让学生从思政“小课堂”走向“大社会”。疫情期间,思政教育转至线上。苏万梅和同事推出“全民抗疫背景下的假期作业设计”,分年级确定主题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从家庭、社会、国家视角审视疫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进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天桥“大思政”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

  小手拉大手 制锦市街小学六年级学生为一年级新生佩戴红领巾。

  苏万梅的课堂,是天桥教育人牢牢抓住课堂主阵地的一个缩影。天桥区教体局副局长马海燕表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载体,更是价值引领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直接关系着“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培育和践行。所以,天桥区一直致力于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把思政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

  基于这一认识,天桥区教体局从教研与教师队伍建设两方面出发,做好高位引领工作。

  “在统编教材发布同时,天桥区第一时间发布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教学资源。”天桥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张新颜表示,从2017年起,她便带领骨干教师进行教材梳理,经过2年多的打磨,梳理出一套思政教学资源包。这个包里有课例视频、课堂实录、教学设计等。“每堂课都有一套资料,有效预防了教师把握不准导致方向偏离的问题。”

  此外,天桥区经常邀请统编道德与法治主编团队对区域学科教师进行面对面培训,利用优势资源,拓展研究广度,强化深度和实效性。“统编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渗透”“教材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及教学实现”等专题培训和教学研讨活动的开展,也提升了学科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和教材解读能力。

  而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各学校一直实行“首选制”,即挑选能力最强、觉悟最高的教师担任思政教师。目前,校长带班子及名师上思政课已成为天桥各学校的“新常态”。另一方面,区教体局借助济南市思政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培训活动,组织全体思政教师聆听来自省委党校思政专家的理论培训,高起点强化了区域思政教师的政治素养。

天桥“大思政”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

  官扎营小学开展“我与祖国同框”活动献礼祖国70周年华诞。

  值得关注的是,各学校也将思政教师培养列为学校工作重点。有的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思政工作室,还有的学校开设了周五思政讲堂。

  课程开发“项目化”学科融合成“新趋势”打破学科壁垒,构建“全学科”思政教育

  最近,济南市行知小学英语教师唐广新入选济南市“立德树人”双领军团队。与他一起入选的还有包含苏万梅在内的8位教师。他们中有语文教师,有物理教师,还有科学教师,学科虽不同,但都成功将思政教育与学科教育融合。这也成为天桥区思政教育打破学科界限,构建“全学科思政教育”的精彩写照。

  以唐广新的课堂为例,他将英语的功能定位由“工具性”向“人文性”倾斜,并借助梳理单元育人元素、精选英文绘本、开展英语课外实践活动、开发英语学科拓展课程等方式发挥英语学科的思政功能。迄今,他已梳理出149个育人元素,精选出120本英文绘本,开发出10个主题拓展课程。“英语不仅要带给孩子国际视野,更要培育他们的家国情怀。”唐广新说。

  很显然,“将学科与思政融合”已成为天桥教师的共识。这些现象的出现,与天桥区“生活德育下的全学科培养”理念密切相关。很多学校会专门对年轻教师尤其新教师开展培训,引导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积极开展思政教育。而在全区范围内推进的“青年教师宣讲团”也对青年教师的思政意识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与学科融合同步发生的,还有整合课程的开发。济南第十三中学通过整合道德与法治和其他学科,编写了传统生态观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大单元导学设计,这一课程也被称为“大概念课程”。以“西湖的前世今生”这一课题为例,学生需要借助语文、地理、历史、数学等知识,了解西湖的演变过程,最终理解传统生态观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天桥“大思政”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

  学科界限的“打破”与“融合”,带来的是教育的“提升”。“你会发现,有了思政这根弦,所有的课程都不会跑偏,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济南市天桥区官扎营小学校长王式斌说。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构建基于生活德育的“大思政”教育

  生活即教育,经历即成长。在指导学校抓牢课堂阵地之余,天桥区教体局一直引领学校构建基于生活德育的“大思政”教育。

  其中,浸润式教育、首育制教育等项目成为这一框架下的有益探索,也使天桥思政教育的内涵不断提升。

  济南市滨河左岸小学思政教育基地的建成,是天桥区打造浸润式教育生态的一大亮点。滨河左岸小学以“党建”这一红色引擎为引领,创建“党建+思政”党建品牌建设,让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学校于2019年9月建成思政基地,搭建“一亭、一廊、一阵地”景观,丰富教育载体,开发“校内一廊一亭一阵地”课程。走进教学楼,思政之光、红色文化等文化阵地随处可见。这种环境,有效推进了学校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天桥“大思政”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

  “英雄中队”创建活动红色朗读亭

  同样,在其他学校,专门开辟思政空间、建立团队室和少先队室已成为学校的“标配”。在济南明湖中学,学校专门在乡师纪念馆内开辟思政空间,建立团队室,陈列时代先锋、优秀青年的先进事迹。在济南市堤口路小学,队室已成为学校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每周一,各中队都会轮流来队室学习最新的思政知识。据天桥区总辅导员张秀丽介绍,目前全区62所中小学红色团队室、少先队室已全部建成,全区思政教育阵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浸润式教育生态初步形成时,“首育制”思政教育理念正在全区逐步推广。这一理念的代表学校是济南市制锦市街小学。在这所学校,人人都是思政老师,连门卫、保洁员等非教育岗位员工也要积极参与其中。比如,孩子入校时和门卫打招呼,门卫要及时肯定孩子“有礼貌”,当保洁员看到孩子随手捡起一片纸时,也需要第一时间夸一句“孩子,你做得真棒!”随着思政教育的拓展,家长、社区居民也被纳入首育制的范围。

  “‘制锦首育制’是通过关注现象、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即‘事时势’三个维度上建立起的立体化思政课堂,形成了全方位、全过程、全参与的育人格局。”张新颜称,目前首育制已在全区多所学校推进。

  此外,济南市泉星小学的劳动教育、济南市行知小学的生活教育、济南市宝华小学的教育评价改革、济南市官扎营小学的家校共育活动,都在“大思政”教育框架下做出了有益尝试。

  值得一提的是,联合家长力量做好思政教育已成为很多学校的共识,这一点与区教体局培育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出发点不谋而合。近几年来,区教体局不断强化家校活动开展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广泛开展智慧家长评选活动,发掘陈国瑞等50位家长的典型事迹,并成立家长宣讲团,充实到区域家庭教育宣讲与指导中来。此外,区教体局去年还与山师大合作,培育了60名家庭教育指导师。“用思政教育引领家庭教育,让家长、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更好地助力学生成长。”天桥区教体局党组成员张嵩表示。

天桥“大思政”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

  教师开展思政研讨,创新教学形式、改进教育方法、拓展教育途径。

  于活动中内化,于实践中提升用“思政教育”涵养“生命成长”

  各类思政活动的开展,成为学生践行思政知识的最佳平台。在思政教育推进的过程中,天桥区以做触动儿童心灵的思政教育活动为抓手,推进了开展主题阅读、讲好英雄故事、拓宽红色研学等方面的思政教育活动研究,引领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

  首先,全区广泛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阅读活动,为学生健康成长打好人生底色。济南市制锦市街小学围绕德育目标积极构建“锦悦读”课程体系,让每个学生在小学6年内读通、读透12本名著。济南市滨河小学推广引读、领读、推读模式;济南市博文小学通过发放阅读卡、上传阅读视频等方式,有效督查引导学生阅读。

  此外,天桥区教体局充分利用好“英雄中队”,引领全区少先队组织和少先队员学习英雄精神,争做先锋榜样。在创建过程中,“刘胡兰中队、袁隆平中队、郎平中队”等38个英雄中队脱颖而出,广大少先队员在知英雄、学英雄、敬英雄的过程中,不断内化自己的价值观。

  “红色研学”是天桥教育人开展思政教育的另一个发力点。全区中小学校把红色研学纳入思政课教育当中,让学生实践中打好“人生底色”。济南市北坦小学用好济南革命纪念馆这个活教材,研学前组织孩子们在课内学理论、学事迹,研学后组织学生们讨论精神内涵,显人显物显思想;济南市泉星小学用足济南本地红色育人资源,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设计开发了赤诚的爱国主义精神、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等5个主题课程,切实增强思政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济南市北苑小学用巧济南红色资源,整合济南市烈士陵园、五三惨案纪念碑、王尽美烈士纪念碑等红色资源,挖掘教育事迹,让学生们从历史中感悟民族情怀、家国情怀。

  “近几年来,天桥区教体局高位谋划、守正创新,将红色基因植根于师生血脉。下一步,天桥教育人将从多角度实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与提升,继续引领学生体验生活,经历成长,为他们上好‘人生大课’,打好‘人生底色’。”天桥区教体局局长、党组书记张萍说。(本报记者范开云通讯员段丽菲)

责任编辑:卢卫美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