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母亲河 奋进新时代】长清红旗电灌站:让黄河之水上高山

2020-08-08 07:03:34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责任编辑:田艳敏

  在长清区归德街道南部山区,遗存着一座建设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水利建筑——红旗电灌站。2013年12月,红旗电灌站和胜天渡槽被列为济南市不可移动文物,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红旗电灌站是一个引黄上山水利工程,1968年11月动工,1971年试车开灌,1975年全部建成。电灌站设三级五站。灌区总干渠长1.1公里,分干渠三条全长26.1公里,支渠34条全长46.1公里,沿干渠修建桥涵、渡槽等建筑153座。红旗电灌站这样大的水利工程,在当时没有现代科技设备,仅靠劳动人民的一双手和简单的铁锤、铁锹、小推车等工具,施工的艰难可想而知。

  从1950年到1964年,归德公社接连遭遇旱灾。人民公社向上级请示,决定修建一座电灌站,引水上山,解决南部山区天旱颗粒不收的问题。

  1968年11月,归德公社红旗电灌站修建拉开序幕。这是长清县最大的水利工程,要让南部山区的人民过上“不靠天,要让黄河之水上高山,气死龙王斗倒天,山地变成千斤丰产田”的日子。

  现年83岁的双乳山村曹丕森是参与红旗电灌站建设的万名民工之一。“那时全公社100多个村都出民工,按照区域划分,轮流到达工地,夜以继日、热火朝天地投入战斗。每人自带一把铁锤,背上几十斤大米、红薯、麦面,或带上一瓶咸菜。山区村庄的民工,开山凿石修石渠;平原村庄的民工修建黄河至山根的土渠,整平石渠的地基。工地上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到处是“与天斗其乐无穷!”“敢叫日月换新天!”“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定把黄河水引上山!”等口号。工地上的青年突击队、铁姑娘队等开展劳动竞赛,你追我赶,一直干到1969年春天。”曹丕森说,为了建设扬水站,就连附近村的小学生也参加了会战,搬石头,到现场进行宣传。

  就在这样修建设备极其简陋、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在星罗棋布的山野丘陵间,一条条石渠,一架架渡槽,一栋栋桥涵,都是由人工修葺、石头构建的。

  胜天渡槽是红旗电灌站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输水干渠最重要的节制点工程。渡槽坐落在闫楼村北500米处,全长420米、宽3.2米,由72孔拱桥组成,横架在两山之间。一些曾参加了当年渡槽建设的工人还记得,每天民工们早早来到附近山上打石料,尺寸大小、形状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偏差一点。渡槽全部是石块镶嵌成的,所以每个镶嵌面的尺寸要特别精准。有一次,一名采石工人打的石料比规定尺寸厚了不到2厘米,那天他实在有点累,就想将就算了,可技术员硬是不同意,非叫他把多的那一点打掉。胜天渡槽一座座桥洞相连,远远望去,就像是一排整齐秀美的窑洞,虽经50年的风吹雨打,但依然整齐而牢固。

  1970年胜天渡槽竣工。汩汩黄河水,穿山越岭,从4公里外经过三级扬水,流到水源奇缺的坦山山区,又经渡槽的引流奔向山岭梯田,15个村的群众沸腾了。

  现在的大渡槽顶沟底已经长满了蒿草,胜天渡槽已完成了历史使命,但为了留住人们战天斗地、奋发图强的记忆和象征,2013年,渡槽及红旗电灌站被济南市政府列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在归德街道广袤的田野里,一座座绿色的机井房,一排排露出地面的出水口,清清的流水,潺潺地流进庄稼地……早年曾用红旗电灌站引黄灌溉的地方,现在都变成了旱涝保收田。沿黄一带实施了黄淮海农田开发项目,建起了2万亩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形成了“田块平整、林网覆盖、旱能浇、涝能排”的良好农田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顾小庄村村民顾叶奎说:“现在,再旱俺们也不怕。但是,这万米石渠的石碑,我们将永远保留下去,这是时代的产物和见证。” (马光仁)

  拥抱母亲河、奋进新时代,我们将共同唱响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讲述百年来那一个个令人难忘的黄河故事。如果您也有关于黄河与济南的故事或图片,包括记忆、传说、典故、风物等,欢迎投稿至349017691@qq. com。我们将选择优秀文章推荐给读者。

责任编辑:田艳敏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