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音铿锵,加速迈向更高质量——莱芜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0-09-25 07:17:15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责任编辑:杨甜梦子
足音铿锵,加速迈向更高质量——莱芜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综述

  山东重工(济南莱芜)绿色智造产业城项目建设现场一派忙碌景象。(本报记者亓亭摄)

足音铿锵,加速迈向更高质量——莱芜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综述

  泰钢集团泰嘉不锈钢冷轧生产线。(本报通讯员郑亮友摄)

足音铿锵,加速迈向更高质量——莱芜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综述

  莱芜医药产业园入驻企业生产线。

  编者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莱芜区在省会争先进位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全区上下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抢抓区划调整重大战略机遇,大力发扬一鼓作气、乘势而上,不畏艰难、勇于担当,抢抓机遇、敢打必胜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表现出坚强韧性和巨大潜能。为进一步挖掘、弘扬新时代莱芜精神,教育引导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凝心聚力、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加快实现“从赶上、超越到引领”目标,为“生态立区实业强区”战略深入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支持,即日起,本报推出《弘扬新时代莱芜精神争当省会建设发展“排头兵”》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顶层设计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立成到莱芜区调研时强调,莱芜区要抢抓机遇,加压奋进,争当省会建设发展排头兵。

  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指出,要咬定“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不动摇,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谋划推动济南发展,进一步形成“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的城市发展新格局。要加强莱芜区与中心城区互联互通,加快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制造业,打造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

  ——围绕定位要求和目标任务,莱芜区提出要紧扣“省会城市副中心”和先行区“南翼”发展定位,大力实施“生态立区、实业强区”发展战略,紧盯“从赶上、超越到引领”目标,全面融入“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努力争当省会建设发展“排头兵”。典型故事

  泰钢不锈四分天下有其一

  作为山东省不锈钢行业龙头企业,泰钢集团一直致力于不锈钢产业发展,其核心产品400系不锈钢占据了全国四分之一市场份额,广东市场占比更是超过了50%。

  一吨黑漆漆的铁矿石,市场价不到千元,它的身价能够上升到多少?冶炼成钢,每吨能涨三四千元,轧制成银光闪闪的不锈钢卷板,市场上能够卖到一万多元,如果再深加工成民用、军用的不锈钢制品,价格最少还能再翻上一番。让铁矿石浴火重生、脱胎换骨发生巨变的,是位于莱芜区的一家钢铁企业——泰钢集团。

  早在2006年,泰钢集团开始试水不锈钢生产,2008年,总投资60亿元的60万吨不锈钢生产线建成投产,填补了山东省无高档不锈钢产品的空白。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泰钢集团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400系不锈钢生产基地,可生产“泰山不锈”刀具钢、双相钢2205、410S 、430等百余个品种规格的不锈钢卷板,400系不锈钢产品占据了全国四分之一市场份额,广东市场占比更是超过了50%。

  规模上去了,但泰钢人并不满足。他们发现,这条价值链上,效益最高的部分一直“花开异乡”。

  原来,不锈钢卷板要想用作不锈钢制品的原料,必须要经过不锈钢冷轧处理。因为企业周边缺少该环节,泰钢集团生产出的不锈钢卷板要先运往江浙地区加工,然后再拉回本地用于生产,一来一回,吨钢成本就增加了三四百元,严重制约了当地不锈钢精深加工企业的发展。

  本地生产的不锈钢制品优质却无法“优”价,让泰钢集团不锈钢价值链既“长”也“短”。

  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泰钢集团通过做好深度开发升级“老字号”和发展培育壮大“新字号”两篇文章,把“短”拉“长”。

  在不锈钢事业部生产现场,每次班后会,职工们都要对着一块展板写写画画。

  “这是我们的‘工艺质量管理看板’,我们专注做不锈钢多年,现在的重点方向就是如何深度挖潜、做优做强。”不锈钢事业部党支部书记赵刚介绍。

  本着“党建给经济效益增砖添瓦”的思路,该党支部以车间为单位,实行党员包班、党员积分管理,将增产、降本、攻关等工作纳入考评加分项,各小组党员在比、学、赶、帮、超中互相督促、互相学习。

  在各车间党小组带动下,2019年以来,不锈钢系统开发钢种“新成员”14个,“薄精尖”类型的高端产品超过总产量20%,400系板坯宽度一次检验达标率、狭缝线宽度控制达标率等重点质量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今年8月份,泰嘉不锈钢冷轧二期下线首卷不锈钢冷轧卷板,标志着泰钢集团加快不锈钢产业链延伸、形成不锈钢高质量产业制造集群迈出了重要一步。

  就在前几天,订购该卷板的客户发来了使用效果——非常好!

  “首卷即为合格品,这是我们最初定下的目标。”泰嘉新材料经理张兆明认为,这个目标实现了,只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接下来还是要咬定“质量”不放松,打造泰嘉品牌。

  “钢卷上的一个划痕、一处边裂,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微不足道数字,但对用户来说可能意味着一件100%的次品,”张兆明说,“现在,泰钢不锈连接下游不锈钢制品业的关键环节已经接通,未来将有一大批加工不锈钢制品企业前来落户,我们的一个小疏漏,在他们眼中就会是一个大问题。”在他看来,泰嘉项目作为推动泰钢集团、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抓好细节、抓好品质,未来定能绽放更大精彩。 (本报记者武希刚通讯员李文树)

  来自莱芜区的数据显示,1至8月份,全区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4.8亿元、增长6.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1%,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43.4%。

  一系列数据,是莱芜区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注脚。

  近年来,莱芜区坚持把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稳中求进、变中求机,率先破题、全面推进,全区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逐步成为省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高质量元素也融入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扩总量优质量并举、转型升级动能转换并重

  ——莱芜区以产业赋能推动高质量发展

  高素质产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实力莱芜的关键所在。

  围绕高端装备智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主导产业,莱芜区坚持扩大总量与优化质量并举、转型升级与动能转换并重,全力打造“智造济南”的重要增长极。

  1至8月份,全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21%,实施重点技改项目48个,完成投资38.7亿元,增长93.8%;泰钢、九羊等16家企业被评为全市实体经济领先企业,正泰电缆获评先进制造业领军企业。

  高端装备智造产业蓄势成峰——高端油缸智能制造等5个项目建成投产,智能网联重卡一期、豪驰新能源汽车、超电轻型动力电池等项目即将建成投产。

  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成群——医药产业园二期投入使用,中国OTC行业领先企业华润江中集团强势入驻,华安生物心脏可降解支架产品成功上市,“鲁中新药谷”品牌不断擦亮。

  先进材料产业厚积成势——泰钢与钢研总院合作持续深入,泰嘉不锈钢项目12月底可实现全投产,九羊集团与东北大学共建绿色短流程无头轧制生产线,莱威新材料聚乙烯纤维项目加快推进,年底可实现试生产。

  优势主导产业的加速聚集给莱芜区带来的不仅仅是“量”上的积累,更是“质”上的嬗变——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评价考核中,莱芜区县域主导产业集聚度为72.8%,在118个参评县(区)中排名第1位。

  未来,围绕建设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这一目标,莱芜区将全力发展以工业经济为核心、一二三产协同推进的实体经济,形成以高端装备智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三大产业为主导,以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现代物流为支撑的“3+3”产业体系,着力打造两个千亿级、四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努力在省会“东强”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

  坚持项目至上、落地为王、质量至上——莱芜区以高质量项目引领高质量发展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发展,就是赶超跨越的重要支撑。

  位于莱芜区的山东重工(济南莱芜)绿色智造产业城项目是近年来全市投资额第一、项目规模第一、生产产值第一的最大体量项目,也是莱芜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项目自今年2月12日开工建设后,加速推进、持续破题,展现在莱芜速度、莱芜担当、莱芜力量。目前,重卡一期38万平方米的车间主体基本完成,16家配套企业正准备集中入驻,首批智能网联重卡将于今年10月份正式下线。

  8月17日,凯傲智能叉车和智能网联重卡二期项目举行开工仪式,山东重工(济南莱芜)绿色智造产业城项目迎来了又一个加速点。

  可以预计,在不远的将来,一座“巨无霸”整车生产产业集群项目将拔地而起,对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山东重工(济南莱芜)绿色智造产业城项目的加速建设仅仅是莱芜区抓“双招双引”、抓项目落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莱芜区牢牢树立“项目至上、落地为王、质量至上”理念,持续打好项目谋划、招引、推进“组合拳”,持续加大攻坚力度,不断优化投资结构,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1至8月份,全区累计洽谈引进项目254个,总投资1604亿元,北航科创、聚力生源等44个项目签约落地,签约额695亿元。新引进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等高层次人才9名。

  与之相对应的,截至目前,全区在建大项目125个,其中过10亿元项目10个、过5亿元项目2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达到80%以上。截至8月份,全区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分别完成年度投资的91.7%和81.3%,智能网联重卡等20个项目可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项目加速招引、落地的背后是莱芜区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

  今年以来,莱芜区围绕深化“放管服”和“一次办成”改革,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效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区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

  以凯傲智能叉车项目为例,作为重工产业城首个外资项目,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靠上服务,从拿地到开工,所需四证仅用12小时全部发齐,跑出了服务项目建设的“莱芜加速度”。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莱芜区聚焦“融合”,擦亮高质量发展城市底色

  高品质城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区划调整,让莱芜区发生改变的不仅仅是更大的发展舞台和空间,也让莱芜区城市建设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在城市发展中,莱芜区抢抓济南建设黄河流域中心城市重大战略机遇,紧扣省会城市副中心发展定位,全面融入“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精品城市。

  在全力构建“一主两副三带多点”的城市发展格局的基础上,莱芜区大力实施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坚持水城、绿城、花城“三城共建”,“规、拆、建、管、营”五措并举,全力做好“以路扩城、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以精管城”六篇文章。同时,坚持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城市形象持续提升——

  济莱高铁、青兰高速加快推进,文化路改造提升年底完成,精心打造两处花漾街区,新建5941套棚户区和2532户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清洁取暖燃气管道进入95个村、2.8万户,群众生产生活更加便利。

  以迎接文明城市测评为抓手,开展城市品质提升攻坚行动,统筹推进拆违、治乱、绿化、美化等工程,完成拆违拆临151万平方米;深入推进红色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连片治理,新建“泉城书房”1处,吴伯箫文化馆正式开馆,城市内涵更加丰富。

  乡村振兴持续推进——

  探索国有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新模式,加快推进10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178座农村公厕、236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全面开工,建成“四好农村路”55公里,完成“户户通”工程314个村,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开展主城区小煤炉、小柴灶“清零”行动,整治提升工业炉窑236台,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19.5%;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5个社区已完成试点任务;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完成造林2万亩,绿色成为莱芜最美底色。

  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莱芜区以高质量发展保障高质量民生

  高水平民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数据显示,1至8月份,莱芜区民生支出达到24.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1%。

  为民生“加码”、为幸福“加速”、为生活“加温”。莱芜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交出了一份具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时间回到今年年初。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人们平静的生活。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莱芜区坚持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抓牢抓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守住了莱芜这方“净土”。

  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目标,莱芜区切实扛牢政治责任,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部署开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集中行动”,顺利通过省扶贫开发成效年中督查考核,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

  ……

  在此基础上,莱芜区聚焦民生保障,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坚持稳就业援企业。积极开展“春风行动”,提供岗位10390个,认真落实社保减免政策,免征社会保险1亿元、减半征收2800万元,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

  坚持招名校引名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集团等6个项目加快推进,引进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重点医疗项目2个、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名医团队5个,新城医院基本建成,年底投入使用,5处校园、10处操场新建改扩建工程加快实施,城乡教育、医疗水平不断提升。

  坚持听民需解民忧。全力抓好12345市民服务热线这个“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1至8月份累计办理6.6万件,群众综合满意率达到99.4%;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抓细抓实安全生产,检查企业6174家,排查隐患1.3万个,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改变,悄然而至;腾飞,正当其时。

  我们欣喜地发现,伴随着高质量发展足音铿锵,莱芜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正发生着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也必将助推幸福和谐新莱芜迈上一个更高水平,实现更高发展。 (本报记者武希刚)社会声音

  上半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1762万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目标,位居全市第一;签约项目35个,总签约560亿元,位居全市第二;引进市外投资到资额40.6亿元,增幅位居全市第五。下一步,莱芜区投促局将进一步创新招商体制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发挥好牵头抓总职能,不断拓展招商引资的广度和深度,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招商引资新格局,努力引进一批“高大新优特”项目,推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莱芜区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

  李欣

  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方下街道将抢抓机遇,乘势而为,奋力攻坚。一是做好新旧动能转换文章,全力打造省级新材料产业园和重工配套产业园,力争全年实现公共预算收入1.5亿元,增长15%左右。二是做好乡村振兴文章,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打造“花园式街道”,引导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三是做好民生保障文章,2020年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做好农村饮水安全、户户通、清洁取暖、“四好”农村路等民生工程建设。

  ——莱芜区方下街道党工委书记

  王帆记者点评

  下好高质量发展先手棋

  □武希刚

  高质量发展是莱芜区加快建设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实现“从赶上、超越到引领”目标,争当省会建设发展“排头兵”的先手棋,也是必由之路。只有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先机、走在前列。

  下好高质量发展先手棋,要在发展实体经济上迈出更大步伐。要做好“建”的文章,突出重点项目建设,提高效率、以快取胜,特别是要举全区之力推动重工项目建设,力争项目早日投产达效。要做好“引”的文章,抓牢“双招双引”这个生命线,全力招大引强,加快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要做好“转”的文章,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要做好“聚”的文章,推动项目、企业向园区聚集,加快形成规模优势。要做好“优”的文章,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下好高质量发展先手棋,要在城市建设发展上坚持更高品质。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形象和动力,既要建设好又要管理好。要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全面提升城市品质;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高效推进城市更新;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下好高质量发展先手棋,要在强化民生保障上拿出更实举措。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经济发展越是困难重重,越要更加重视和保障民生。要坚持“以人为民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让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下好高质量发展先手棋,还要把握发展规律,找准方法路径。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抢占先机,以“改革攻坚”的思维破解难题,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务求实效,以“制度规范”的落实提升效能,让高质量发展之路更顺、更远。

责任编辑:杨甜梦子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