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大米上了宁波餐桌

2020-07-26 21:01:39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尹昂

  延边大米上了宁波餐桌——

  浙江宁波与吉林延边合作推出“共享稻田”帮扶项目

  盛夏时节,长白山下海兰江畔,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村民周梅浩望着自家70多亩地稻田碧波荡漾,心中十分踏实。受益于宁波市鄞州区与和龙共同打造的特色消费扶贫项目——“共享稻田”,周梅浩提前锁定了田间的收成。

  有着“平岗绿洲”美誉的光东村是延边最大的水稻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171公顷,发源于长白山主峰东麓的海兰江世代滋润着这片沃土。

  靠田吃田。30多年前,周梅浩在村里种起了水田,一家6口的生计全靠地里稻米的收成。“来来去去,1垧(公顷)左右,很多时候,糊口都艰难。”因为担心稻米售不完,先前周梅浩一直没敢多种。

  水好、土好、光照足,一年只种一茬,这里产出的大米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前些年,最让周梅浩头疼的便是销路。每年10月水稻收割后,他就开着手扶拖拉机到处找买家。3个月里起早贪黑,时常冒着风雪,在街边售卖,在居民楼下吆喝,往往1垧地的大米售卖光,冬天也就过去了。

  周梅浩记得,从“不敢”到“敢”的转变,发生在2018年。乘着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东风,宁波市鄞州区与和龙两地着眼“延边所有、宁波所能,资源对接、发展共享”,创新推出了特色消费扶贫项目“共享稻田”帮扶项目,运用众包、众筹、共享等新经济理念,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

  “共享稻田”开创了消费扶贫的新模式,也打开了光东村水稻销售的一扇门。“村委会成立了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把零散的土地整合起来,再分割成块。一块100平方米,接受社会认领。每块土地的认领价格是1000元,认领人能得到50公斤优质稻米,还能在稻米生产过程中得到一对一的私人定制服务。”光东村第一书记玄杰说。稻米成熟后,直接邮寄给认领人。

  2018年9月,光东村2500余亩稻田试点,首批推出4000块“共享稻田”。鄞州区对口帮扶协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鄞州区慈善总会联合发起“共享稻田”慈善爱心认领活动,在宁波掀起热潮,“共享稻田”一经推出就被一抢而光。

  从田间到餐桌,千里之外的宁波市民吃上了专属的绿色有机大米,也把最大的收成留在当地。“‘共享稻田’开创了农产品C2C模式,和龙农户直接面向鄞州消费者,减少了许多中间环节,把原本中间环节的利润直接转让给农户,切实让农户的米袋子变成钱袋子。”宁波市委常委、鄞州区委书记褚银良说。

  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周梅浩和村里其他74户贫困户2018年便尝到了新模式带来的甜头,分别拿到了“共享稻田”的2000元红利。更大的欣喜,来自多承租了水稻田,收购价又高于往年,周梅浩家的收入较项目实施前翻了一番。

  不做“一锤子买卖”,质量一定要有保障。村里统一进行管理,种什么品种、怎么种、如何加工,都有统一标准,光东村的大米也“穿上”了印有朝鲜族元素的“外衣”。两年间,全村铆着劲打造本村、本区的优质水稻品牌。去年,两地扩大合作规模,再次推出1万块“共享稻田”。

  “‘共享稻田’推广两年来,村里变了模样。”光东村第一书记玄杰介绍,项目的效益资金一部分留作村集体资产,目前村集体收入已增加至100余万元。截至目前“共享稻田”占光东村稻田比例60%,成功推介“共享稻田”14000份,获得效益资金500万元,直接带动村民年人均增收5000元。

  如今,光东村村民生活用水水费全免,村里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改善。村里还通过发展旅游、民宿提高村民收入,去年添置了5辆观光电瓶车,来村游客络绎不绝。

  走在光东村,道路干净,院落整洁。离村口不远处,便是周梅浩的家,敞亮的卧室,干净的厨房,院内还有绿色的菜畦。“十年前就动工了,但房子起得很慢,好在这两年收入增加,终于完工了。”周梅浩说。

  客厅里,一盆盆绿植清香怡人。“过去忙于生计,哪有心思养花?如今,不用为大米的销路发愁,农闲时还能四处走走。”在周梅浩心里,这样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责任编辑:尹昂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