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博物馆之美

2020-03-29 10:04:23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责任编辑:徐逸豪

寻访博物馆之美

寻访博物馆之美

寻访博物馆之美

法国巴黎卢浮宫
英国曼彻斯特博物馆用鹤的标本和千纸鹤叙述了一位名叫Sadako Sasaki(佐佐木贞子)的小女孩受原子弹伤害致死的故事。
迪美博物馆与故宫合作的展览□新时报记者 钱欢青
  3月25日,济南市博物馆恢复开馆,久别两月,博物馆让很多观众十分想念。如今我们好像已经离不开博物馆,作为文明的会客厅,博物馆里那些文物所碰撞出的历史回响,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博物馆之美,美在历史记忆,美在文化传承,也美在博物馆建筑本身。无数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散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你曾去过几个?近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新书《博物馆之美》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书中留下了陈履生数十年来探访全球370余家博物馆、美术馆后的美好印记。
散布在世界各个角落的博物馆
  陈履生常年游走于大小博物馆之间,迄今已经考察过世界各大洲的370余家博物馆。他认为,博物馆的奇妙在于以其丰富性而展开为一部人类的百科全书,“通过它我们能够了解世界历史,能够看到文化的衍变和艺术的发展,能够看到伟大的创作和杰出的人物。因此,以物证史成为博物馆一种特别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什么才是理想中的博物馆?陈履生认为,一座理想中的博物馆,不仅要有宏伟而功能设施完善的建筑,要有丰富多样而独特的藏品,“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成为国家和城市的骄傲,以其超强的吸引力成为公众的文化依赖,成为几代人传颂的抹之不去的人生记忆”。
  从博物馆建筑之美的角度,陈履生最喜欢的博物馆有很多:第一是位于德国柏林博物馆岛上的柏林新美术馆,这是在被战争摧毁的废墟上,按照原始的图纸复原而来的博物馆;第二个是美国华盛顿大屠杀纪念博物馆,这家博物馆以独特的设计为人们完整保留了纳粹对犹太人大屠杀的战争记忆;第三个是由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日本秀美博物馆,这是全世界唯一一座没有建筑预算的博物馆。秀美博物馆建在深山之中,远离城市喧嚣,博物馆由隧道连接,蜿蜒的路线,体现了苏州园林的曲直、幽深、神秘变化的感觉,沿着隧道中几个自然流畅的弧形弯道走下去,突然眼前一亮,隧道尽头是苏州园林中经常出现的圆门,洞穿之后看到的,是像扇面一样的画面,是陶渊明所谓的“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样的设计让秀美博物馆成为如同桃花源一样的天堂。还有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萨瓦沉船博物馆,一流的设计和创意,一流的展示方式,都是陈履生的最爱。
  陈履生觉得,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等大型博物馆当然值得反复去看,但很多城市的一些小型博物馆也特别值得关注,它们往往有一种独特的美。比如当人们去阿姆斯特丹,总是会到荷兰国家博物馆去看伦勃朗的名作《夜巡》,但其实阿姆斯特丹还有一个伦勃朗故居博物馆,虽然很小,但也非常有意思。再比如,巴黎的下水道是世界城市中首屈一指的,历史悠久,规模巨大。这一最容易被忽视的城市资源由巴黎市政府转化为世界上独特的下水道博物馆。这里有始建于14世纪末的历史遗迹,有非常专业的城市排水系统的知识,它呼应了巴黎的城市发展历史。尽管这里锈迹斑斑,一切都令人感觉到很陈旧;尽管这里充满了公共澡堂的气味,污水不息地流动,但这正是维系城市运转的基础。不同于普通博物馆,下水道博物馆的陈列和“展品”是仍然在使用的设备,它们还在城市中发挥着作用,与城市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着现实的联系,置身于这样的博物馆,感觉就更为奇妙。
只有国家强大,才有博物馆的强大
  只有国家的强大,才有博物馆的强大,才有国家文化的强大;只有博物馆强大,才有强大的国家文化。这是陈履生多年寻访博物馆的切身感受。
  由法国人设计的埃及国家博物馆于1858年建馆,此时中国正在经受第二次鸦片战争,两年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那时候,多数中国人还不知道博物馆、美术馆为何物。1902年埃及国家博物馆迁入解放广场现址,珍藏了自古埃及法老时代到公元5—6世纪罗马统治时代的珍贵文物10余万件。一百多年前埃及博物馆的规模令世界惊叹,它至今位居世界十大博物馆之列,其所反映的考古成果更是标志了一个时代的最高成就。与之相比,当年中国的落后不是一星半点,是有和无的巨大落差。中国第一家国家博物馆是在1912年建立的,它在20世纪上半叶一直没有像样的独立馆舍,直到1959年才迁入天安门广场东侧的现址,当时的规模以及国际影响力也远不能和埃及国家博物馆相比。然而如今,中国国家博物馆以近2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成为世界第一大馆,综合实力也跻身世界大馆行列,与埃及国家博物馆呈现了相反的落差。埃及国家博物馆的场馆设施基本停留在一百多年前的水平,展陈数十年如一日,场馆陈旧得不能再陈旧。作为非洲大陆上最大的博物馆,埃及国家博物馆是全世界国家博物馆中极少数几家没有空调的,野猫甚至可以在馆中自由行走,前几年埃及社会动荡,离埃及国家博物馆不远处的一些建筑被烧毁,博物馆也受到严重冲击,至今没有恢复原样。由于场馆停留在1902年的规模,缺少临时展厅,无法举办临时展览,因此不仅失去了与其他国家的博物馆交流的机会,也无法激发当地观众走进博物馆的热情。埃及国家博物馆由一百多年前规模超大的世界先进博物馆,变为一座场馆设施落后、专业内容单一、公共文化丧失而徒有藏品的、非常落后的博物馆。
  在世界发达国家的首都,博物馆的数量和规模成为城市实力的重要标志。美国华盛顿中心区的博物馆群落,德国柏林的博物馆岛,英国伦敦以大英博物馆为中心的诸多博物馆,以及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奥赛、蓬皮杜等诸多专业分工明确的博物馆集群,都显示了这些国家强大的综合国力。在北京,以国家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为中心的博物馆在数量和规模上也正显示出一个国家的实力。可见,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段时间内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政局的稳定。
“和恐龙睡一晚”
  作为业内人士,陈履生的博物馆之旅当然不是浮光掠影,而是有着对博物馆从收藏、策展到运营等多个角度的深刻思考。
  比如,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多博物馆会在每周或者每个月的特定时间延长开放到晚上,并形成一种常态,开放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夜场”,这对于所在城市和公众,都非常重要。在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活动——“和恐龙睡一晚”。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霸王龙是菲尔德博物馆的标志。博物馆一年中有几个特别的时间,通过电话预约,6—12岁的孩子可以申请在博物馆和恐龙睡一晚,这对很多孩子来说都是非常向往的事情。相形之下,中国的大多数公立博物馆基本没有晚间延长开放的,夜间专场也非常有限,即便有,也不是常态化、制度化的。常态下的中国各级博物馆,如何满足多层面的社会需求,如何满足公众对于晚间参观博物馆的需要,是每一家博物馆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另外,陈履生认为,就现状而言,中国博物馆界的总体研究能力在萎缩,研究队伍青黄不接,博物馆的学术形象有待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博物馆应该恪守自己的职业伦理,文化不能被商业和娱乐绑架。比如对“国宝”这一概念而言,首先应该以“国”为基本单位,具有普遍的文化认同,国宝是历史积淀后的文化共识,“其中最重要的是能够反映国家文化内涵的核心价值,能够表现民族文化的杰出创造,能够代表一个时代文化和艺术发展的最高成就。“可是,自从商业绑架文化,将圆明园遗物中的西方水龙头称为‘国宝’开始,商业对‘国宝’称谓的利用愈演愈烈,凡是市面上能卖高价的几乎都冠以‘国宝’的头衔,而一说‘国宝’又往往立马涨价”。在陈履生眼里,踏踏实实建立一个国家流失海外文物目录,为流失文物提供有效追讨的学术基础和法律依据,或许更有价值。

原标题:寻访博物馆之美

值班主任:李欢

责任编辑:徐逸豪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