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直播评论大翻车是怎么回事?什么情况?终于真相了,原来是这样!

2020-06-29 10:28:06 来源:深圳热线
责任编辑:卢卫美

  28日晚,人民日报邀请高晓松等人直播为毕业生送上毕业寄语。可在直播间中,大部分网友都在评论中抵制高晓松和马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高晓松直播评论大翻车是怎么回事?什么情况?终于真相了,原来是这样!

  高晓松直播翻车翻得太尬了,隔着屏幕也能肉眼可见。

  人民日报本是好意,请来高晓松、马东、史航等一众名人直播分享读名著心得,没想到网友一点不买账,你直播我直怼!

  怼到一众名人仓惶关播,手机屏幕一直停留在“主播暂时离开,马上回来…”,然而并没有人再回来……

  延伸阅读:公知是什么意思

  1、“公知”一词源自10多年前《南方人物周刊》策划的一个专栏

  每年评选并公布影响中国的50名公共知识分子名单。定义其实很宽泛,所谓“公共知识分子”,重点在于公共二字,而不是知识分子。

  2、毕竟知识分子是上世纪初的阶级概念

  当时受过教育且从事脑力劳动者皆可称为知识分子,而当今的中国社会,没有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屈指可数。可以说对于活跃在网上的年轻人,人人皆可称为知识分子。若非要把知识分子的门槛提高到专家、教授阶层,大部分公共知识分子又达不到此标准,其中不乏教育水平不高的高中肄业者甚至前超市收银员。

  3、因此大家对于划分公共知识分子的标准是公共

  何为公共?掌握话语权,且乐于透过互联网新媒体对公共事务发表评论。无论是《南方人物周刊》那几年评选的公知名单,还是这些年活跃于各种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公知,都符合这个标准。

  4、公知就是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的缩写

  词指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是进言社会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是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

  5、而在中国社会的实践中

  “公知”一词更是对那些貌似公正博学,实则摇摆不定,自视甚高,以天下评判为已任,视政府和百姓问题多多,自认担纲启蒙责任,诲人不倦的一群文化人。尤其在网络和微博中,第三方提到“公知”多含有讥讽的意思。

责任编辑:卢卫美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