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繁體中文
找别扭

济南:节地挖潜“历城模式”叫响全国

http://www.e23.cn2012-01-06济南日报

    摘  要:全国首届百家节约集约用地模范县(区)评选结果公示近日结束,历城区成为济南市唯一入选的县(区),并在全省入选的6个县(区)中各项指标名列第一。

  全国首届百家节约集约用地模范县(区)评选结果公示近日结束,历城区成为济南市唯一入选的县(区),并在全省入选的6个县(区)中各项指标名列第一。

  听到这一喜讯,历城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胜利非常感慨。他深知,这一殊荣凝聚着全区干部群众太多心血和汗水——— 仅仅几年时间,违法占用耕地比例由40%下降到3.26%,违法用地由3200多亩减少到不足百亩;累计整理土地总面积12.22万亩,新增耕地面积2.03万亩;治理破损山体17座,治理破损总面积241.86万平方米……全区112万干部群众上下同心、锐意进取,谱写出节约集约用地的精彩华章。

  土地执法 从一家管到大家管

  2011年8月31日,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王春秋副专员专程到历城区调研。听完汇报后,王春秋感到眼前一亮、心头一振:“我们看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构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新格局的要求,在历城已经成为土地管理工作的一种自觉行动,成为一种独特的工作模式,而且取得了明显效果。”“短短几年,历城区违法占用耕地的比例由40%下降到3.26%,违法用地由3200多亩减少到不足百亩。”济南市国土资源局历城分局局长宫承义告诉记者,这种由量到质的飞跃,源于一份红头文件的出台和实施。

  宫承义所说的红头文件,就是历城区政府2008年10月发布的33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历城区土地执法监督监察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制定33号文件,时任区长的李胜利多次参加调研、座谈,听取工作汇报。经过反复修改和多次讨论,33号文件终于以区政府文件的形式正式下发实施,这也是济南市首个以区政府文件形式下发、明确规范土地管理各环节的正式文件。

  为确保33号文件得到严格执行,仅2009年,区委书记、区长、分管副区长关于对违法用地的批示就达23次,200多宗违法用地行为被消灭在萌芽状态。

  节约集约 节地挖潜新模式

  “做好节约集约用地是篇大文章。不要埋怨土地指标少,不增加指标,不乱占耕地,照样能实现科学发展。”这是李胜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席话。

  历城区通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集中发展、内涵挖潜、良性循环”的节地挖潜模式。

  产业聚集让每一寸土地生金长银。产业聚集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高效益、高产出拓宽了新路,释放出巨大的聚集效应。

  济南临港经济开发区变招商引资为“选商引资”,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土地使用价值。近几年,开发区用不到1平方公里的土地,引进30余家名头响、生产能力强、收益高的项目,其中最大的采埃孚转向机(山东)有限公司占地仅50亩,平均每亩土地实现利税超100万元。

  整合资源让闲置、低效土地活起来。历城区把旧城改造和新农村建设作为一号工程强力推进。自2005年以来,已完成和正在实施的建设项目有郭店镇胥家四村整合、港沟镇大官四村整合等工程,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腾出村庄集体建设用地7000余亩。在旧城改造方面,倾力打造二环东路隆起带,力争3-5年时间将其打造成“交通大动脉、景观新走廊、发展隆起带”。

  “借天生地”引导并鼓励企业“零增长”技改,向空间和存量要地。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通过实施“四化两新”的节地措施,钢产量提高2.4倍,而厂区占地面积仅增加15%,与全国千万吨级规模的钢铁企业相比,新增建设用地不足他们的一半。

  历城区在收获全国首届百家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荣誉的同时,还被授予全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国土资源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国土资源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有2名同志获得国土资源部表彰,2个基层单位被评为全省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先进单位,4名同志荣立个人三等功,2名同志受嘉奖,共荣获区级以上荣誉40余项。

作者:付晓峰 连勇 孙胜卓   网络编辑:田艳敏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