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地上花果园地下聚宝盆 济南平阴的“立体农业”

http://www.e23.cn2012-06-04济南日报

摘 要:近日,平阴县东阿镇东黑山村红杏采摘节开幕,来自济南、泰安、聊城等地的游客纷纷驱车赶到这里,闻着杏香,采摘杏果,感受丰收的喜悦。但就是这么一个交通不便、山多沟深的小山村却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这要得益于该村山上林果业、山下食用菌,中间畜牧业的“立体农业”模式。“地上花果园,地下聚宝盆,一年四季闲不着人”。

  近日,平阴县东阿镇东黑山村红杏采摘节开幕,来自济南、泰安、聊城等地的游客纷纷驱车赶到这里,闻着杏香,采摘杏果,感受丰收的喜悦。

  其实,东黑山村地理条件并不优越,三面环山,一条大险沟几乎将这个小村变成世外桃源。一条用下面石渣、上面沥青铺就的道路跨越深沟,成为通往村里的唯一道路。但就是这么一个交通不便、山多沟深的小山村却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这要得益于该村山上林果业、山下食用菌,中间畜牧业的“立体农业”模式。“地上花果园,地下聚宝盆,一年四季闲不着人”。说起如今的东黑山,东黑山村村支部书记李学会用这样一句话作概括。

  山 上

  黑山红杏“坐上”进京红杏第一车

  东黑山村是远近闻名的红荷包杏种植村,红荷包杏种植已有20多年历史,三面环山的地理条件形成了独特的小流域气候,这里的杏比周边地区要早成熟一个多星期,再加上这里土质优良、没有污染,结出的红杏个头大、光泽度高,口感细腻,质量上乘。东黑山村支部书记李学会说:“每年在自然状态下生长的红杏,进京的第一车肯定是我们这里的。”

  黑山红杏为什么能争得这个第一?李学会告诉我们:“除了我们这里特有的小气候外,关键还是在施肥和管理上,俗话说‘杏树施上氮磷钾铜铁锌,如同地里出黄金’,村里对红杏种植实行的是全元素施肥,在浇水上也注意时间,成熟期一般不浇水,因为这样会延迟红杏的成熟。”

  目前,近到省内,远到京津沪、东北三省,东黑山的杏已销售到大半个中国,杏农占全村人口的95%,红荷包杏种植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东黑山村的支柱产业。如今,东黑山村红荷包杏种植面积已达600多亩,亩收益在4000元以上,仅此一项全村实现年收入260多万元。该村还先后成立了黑山红杏种植合作社和黑山红杏协会,内连农户,外连市场,实行统一灌溉、施肥、喷药,统一印制包装箱,统一销售,为杏农提供了“管家式”服务,为客户修建了免费停车场,为他们提供免费的食宿、装车等服务。连续搞了三年的红杏艺术节,使黑山红杏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最近,东黑山村又搞起了“红杏采摘节”,继续扩大“黑山红杏”的市场知名度,以更强的品牌去闯更大的市场。

  沟 底

  鸡腿菇洞里把年过

  东黑山村除了山多就是沟深了,看着周边不少多沟的小山村通过发展食用菌养殖走上了富路,李学会眼热了,别人能干,我们为什么不能?带着疑问,李学会组织群众外出参观、聘请技术员、邀请专家,将鸡腿菇养殖产业搞起来了。

  村民李德东是东黑山村较早进行食用菌养殖的村民之一,我们见到他时,他正与妻子在自家的土洞里采摘鸡腿菇。“这东西真行哩,自村里发展鸡腿菇养殖,我就挖了两条土洞,除去成本2万多,第一年种植就纯挣了5000多元。

  “去年两条土洞让我赚了四五万,这不现在又新挖了一条。”李德东告诉我们,一旁他的妻子却埋怨起来“我不让他挖他非要挖,这几年春节全家人光顾着忙乎蘑菇了,连饺子都吃不上,那一个洞再建起来,估计元宵节也不用过了。”

  如今,东黑山村的鸡腿菇养殖上了规模,全村目前共有土洞达70多条,一个土洞年效益2万元,仅此一项,全村相当于增加了1400余亩的土地,全村人均收益增加了2500多元,占了全村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为方便客商前来收购,该村还将通往深沟菇洞的道路进行了硬化,也就不怕雨雪天气运输难了。

  村 中

  补贴资金发展畜牧业

  东黑山村山多草旺,适合发展畜牧业。从1985年起该村就开始发展波尔山羊,该品种个头大、生长快,养殖效益比普通山羊高出一倍,村里不少年龄偏大的村民都会饲养一群羊,每天带着干粮和水,早上赶着羊群出门、傍晚赶着羊群回家,这收入也比单纯种粮食强了不少。除了饲养波尔山羊,该村还鼓励村民养殖肉奶兼用牛,该品种即可卖奶也可卖肉,市场效益也不错。为鼓励群众养殖,该村对繁殖的羊羔、牛犊进行补贴,每只羊羔补贴18元,每只牛犊补贴500元。目前,该村波尔山羊养殖规模扩大到1000多只,70%以上的村民发展了波尔山羊,新引进弗莱维赫肉奶兼用牛200多头,90%以上的村民发展了肉奶兼用牛,养殖业实现年增收100多万元,人均增收2000多元。

李学会向记者透漏,现在一个旅游公司看准了该村山

0
网络编辑:李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