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繁體中文
找别扭

2011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发布 近200位企业家落马

http://www.e23.cn2012-01-16法制日报

    摘  要:《2011年度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公布,报告的撰写者跟踪收集了2011年度媒体关注并报道的220例涉嫌刑事犯罪或者与刑事犯罪有关的企业家。

击有组织犯罪方面主要以刑法打击为主,今后,可能要更多地从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等方面结合起来考虑。”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曙光教授也向记者表示,企业家犯罪已经称为我国社会转型期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其中令人不容忽视的一点是,我国的企业家犯罪表现出了其他国家企业家犯罪所没有的一些特点,其中的原因与当前大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密不可分。

  李曙光认为,不少企业家走上犯罪道路的背后,有几个体制性的因素不容忽视。

  “首先一点就是公权力参与商业竞争。一些地方政府的商业化趋势日益明显,比如一些地方纷纷由当地政府出面打造各类融资平台,将公权力引入商业竞争。地方政府商业化的同时,一些官员也纷纷将自己商人化、企业家化,开口闭口就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而这一切最根本的原因,是目前已经出现了政经合一的苗头。”李曙光说,公权力参与商业竞争的结果,一方面是那些手握公权力的国有企业开始大面积出现贪污腐败现象;另一方面,那些在与公权力进行商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民企,开始屡屡使用欺诈、行贿这样的非常规手段以便在商业竞争中取得优势。

  李曙光认为,第二个因素在于当前商业环境“负制度化”严重。

  所谓“负制度”是相对于“正制度”而言,按照李曙光的解释,“正制度”就是指有关部门明文出台的法律规定等,而“负制度”则包括下级部门在执行中具体的操作方式、潜规则以及责任认定方式等。

  李曙光认为,“负制度”具有暗示性、诱导性,其激励价值大于惩罚价值,因此很多企业家选择了“负制度”的从商方式,而那些不良商人则很容易适应“负制度化”的商业环境。

  李曙光告诉记者,当前产权保护的环境弱化,使得很多企业家不安全感增加、投机心理严重,在赚了钱之后,通常的选择就是转移财产掏空企业,进一步就走上了犯罪道路。

  对此,李曙光建议,遏制企业家犯罪现象,地方政府部门应从自身做起,尽快恢复到决策者监管者的角色,而不是一味地参与到商业竞争中。此外,地方政府部门还应该给企业家提供一套简单明了的游戏规则以及可预期的行为指南。政府部门的决策过程不仅要公开透明,更应使企业家明确了解违法的代价。

  “‘治商’要先‘治官’,‘官正’则‘商清’。目前‘政商结合’的情形在很大程度上与政府部门定位不清、公权未受约束有关。政府部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可能要经历3个阶段:一是依法行政阶段;二是责任政府阶段;三是最终的理想目标——法治政府阶段。”李曙光说,目前,中国正处于第二阶段,正从权力单一治理转到资本和权力共同治理。这时,权力和资本各有优势。由于地方政府部门的权力较大,而资本拥有者缺乏规范、正当的逐利出路,只好选择“公关”一些官员,权力与资本的结合就成为必然。要阻断权力与资本的结合,就必须要推进依法行政,减少行政审批,实行核准制并让相关者承担相应的道德风险和法律责任。(记者杜晓)

  2011年十大国企企业家犯罪案件

  冯永明案

  冯永明,光明集团家具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前董事长,曾以5亿元的身家位列胡润中国富豪榜第351位。2011年1月14日,黑龙江省伊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冯永明、冯开明、冯志明3兄弟贪污、侵占财产、挪用资金罪罪名成立,冯永明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李经纬案

  李经纬,广东健力宝集团前董事长兼总经理。2009年9月3日,李经纬、杨仕明、黎庆元、阮钜源涉嫌贪污案开庭审理,李经纬因病缺席审判;2011年8月,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决定对其恢复审理;2011年8月月29日,佛山市中院在广东省广州市珠江医院审理此案;2011年11月3日,佛山市中院一审以贪污罪判处李经纬15年有期徒刑,并没收个人财产15万元。

  张春江案

  张春江,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原副总经理。2010年9月10日被逮捕;2011年7月12日开庭审理,7月22日河北省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张春江受贿746万余元,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沈长富案

沈长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2011年11月11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沈长富受贿3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网络编辑:冯琳琳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