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济南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放宽市场主体准入条件

2014-07-02 06:23:34 来源: 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王端鹏 责任编辑:曹乐平

摘 要: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主体准入条件,是列入今年全市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市政府常务会议近期研究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改革工商登记制度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在7月1日举行的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济南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局局长王圣水介绍了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据了解,我市将推行工商登记注册“一人审核制”,将500万元以下的股份公司登记权限下放至县(市)区工商局,方便登记注册,缩短办理时限,提高行政效能。

害关系的业主同意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证明,依法向有关部门申报办理相关手续。同时考虑各县(市)情况的特殊性,授权各县(市)政府可根据实际,另行制定本辖区改变房屋用途的具体规定。

  “皮包公司”会不会泛滥?

  记者:济南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0元办公司”能真正实现吗?有些人担心,注册资本由实缴改为认缴,是否会滋生一大批“皮包公司”?

  王圣水:根据实施意见,公司股东(发起人)可自主约定注册资本总额,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也就是说理论上可以“一元钱办公司”。但依法认缴出资并以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是股东成立公司的首要条件,不存在不认缴出资即成为公司股东的情况,也就是说法律不允许“0元办公司”。

  无论注册资本是认缴还是实缴的,企业及其股东承担的责任并未发生变化,企业对外承担责任的并非注册资本本身,而是企业自身的资产,股东承担的责任也是其认缴的股权,认缴多少股权,就应当承担多大的责任,注册资本只是责任的一个数字化的表现形式,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的改变与“皮包公司”并无直接联系。此外国家工商总局规定,从今年起,企业应当按照规定期限公示其年度报告,“皮包公司”滋生的土壤将无限缩小,公众不必过于担心“皮包公司”的出现及其可能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

  今年3至6月我市——

  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97万户,同比增长112.74%注册资本(金)452.05亿元,同比增长230.7%

  其中——

  新登记各类企业12404户,同比增长102.38%注册资本424.18亿元,同比增长267.89%

  ■热点问题

  哪些企业会被纳入

  经营异常名录

  王圣水表示,按照有关规定,工商机关将3种情形的企业载入经营异常名录:

  每年的1月1日至6月30日,未向工商机关报送年度报告,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的(今年情况特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通知何时进行报送,收到通知后会及时通过新闻媒体和工商局网站告知企业)。

  当公司股东出资发生变化、行政许可取得或者出现变动,办理了知识产权出质登记,受到行政处罚等信息,在20个工作日内未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的。

  通过企业年度报告中载明的联系方式无法取得联系的。

  进名录有何影响?

  今年3月份,国家工商总局在互联网开通了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通过这个系统查询全国各地企业的情况,企业一旦打上经营异常的标志,其在市场的信誉和生产经营将受到很大影响。如何“退出”名录?

  企业被载入经营异常名录的行为自载入之日起3年内整改的,可申请恢复正常记载状态。没有整改的,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被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和负责人将受到一定的限制。 

【更多热点请手机下载《爱济南》客户端 山东大小事尽在掌握】

原标题:济南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放宽市场主体准入条件
分享到:
值班主任:曹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