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时光】:走进“燃灯人”李振华

2023-07-10 09:16:04 来源:《老年教育·长者家园》

作者:刘俊奇

责任编辑:田艳敏

  编者按:有人说,这世上最有趣的事,第一是人,第二是书。你读什么样的书就成为什么样的人。一本好书,可以启人心智,引人思考;也可以陶冶情操,荡涤灵魂;哪怕仅仅让你暂时忘却俗务,享受了一段纯粹美好的阅读时光亦足矣。然而,书籍的世界浩如烟海,如何选择一本适合自己、有益身心的好书并不是一件易事。为此,从本期开始,本刊特开设“悦读人生”栏目,旨在为老年朋友们提供一个分享好书、交流心得的平台,为营造全民读书、终身学习的良好社会氛围贡献我们的力量。

【悦读时光】:走进“燃灯人”李振华

  欢迎新老读者扫码入群或发送邮件,推荐心水好书,分享读书体会。投稿邮箱:zglnjy@sina.com(稿件一旦采用,即付稿酬,并赠送《燃灯人》作者签名本一册)

  本期与大家分享的好书,是作家刘俊奇创作的描写支教老师李振华感人事迹的长篇报告文学《燃灯人》。

  同为沂蒙山人的作者因被主人公李振华为沂蒙山区的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事迹所感动,以十几年的时间跟踪采访,与李振华同吃同住,后历时三年时间,饱含深情写下这部二十余万字的作品,赞美了李振华教书育人的高尚情操和无涯大爱,赞美了伟大的沂蒙精神。作者希望通过此书致敬每一位像李振华一样默默奉献、砥砺前行的共和国支教者。

  走近“燃灯人”李振华

  作者:刘俊奇

  人们常常把老师喻为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们又常常把老师喻为“燃灯人”,——点亮孩子们的“心灯”,引领学子的人生前程。

  烛光,灯光,阳光,意味着光明和希望。

  在八百里沂蒙的一个校园展室里,一盏浸透着岁月沧桑的小马灯,无声地向每一位参观、膜拜者讲述着昔日它和主人公的故事。

  假如真的可以进入时空隧道,回到七十年前这片热土的大山深处,我们便可以看到这样一幅温馨画面——漆黑的夜晚,蜿蜒崎岖的羊肠小道上,这盏小马灯伴随着一位十七岁少年踽踽独行的身影。那灯光由远而近,或者由近而远,成为山乡最靓丽、最动人的一道风景。

  远看一盏灯,近如一团火。那橘黄色的灯光与一颗炽热、高尚的灵魂相互辉映,宛如天际间的那颗启明星,照亮了山村的茅屋草舍,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

  如果时空能够记忆和再现,他的足迹和那闪烁的灯光,一定会联结成一个五彩缤纷、流光溢彩的巨大几何图案,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照亮沂蒙的山山水水;那些曾经被点燃、如今遍布神州大地的千千万万颗心灵之灯熠熠生辉,照亮着这个世界。

  ——今天,这盏小马灯的主人,已经八十七岁的李振华老师,就“蜗居”在这所校园的传达室背面,那间十多平方米的斗室之中。

  缘起:沂蒙家乡出英模

  最早知道李振华这个名字和他的故事,是在2002年2月出版的第156期《人物》杂志上。开卷首篇,《蒙山沂水当铭记》这样的标题,以及作者田岚的名字,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目光。过去曾经多次读过田岚的散文作品。

  被誉为“当代史记”的《人物》杂志,由国家级权威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主办,入选作品锚定当代中国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

  蒙山高,沂水长,这片红色热土上涌现出的英模人物数不胜数。让蒙山沂水应当铭记的,是怎样的一位人物?作为一个沂蒙山人,我对这篇作品充满了深深地好奇。

  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简洁的白描手法,满怀深情娓娓道来,讲述了当年一位青年大学生告别南京的父母、亲人,在来沂蒙山支教的半个多世纪里,把无私的爱奉献给大山里孩子们的感人故事。

  我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更让我感到温馨的,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年,电视台的记者来到李振华工作过的

  韩旺村采访,在大街上见到一位八 九十岁的老太太。

  记者问:大娘,您贵姓啊?

  老人左顾右盼,认真地问旁边的人:哎——我姓什么来着?惹得人们一阵子哈哈大笑。

  老太太似乎感觉有些尴尬,咧开她那没有一

  颗牙的嘴巴,十分羞涩地冲着记者笑了起来,满脸的褶子宛如绽开的金丝菊:“老了啊,记不滴了啊!”

  记者又说,大娘,我们是来采访曾经在这里工作过的一个人,您知道李振华吗?

  老太太不假思索,“这个哪有不知道的啊,他先前不是俺们这里的教书先生嘛,个子高高的,不笑不说话,那个人可好着!前面的学校里,就有给他塑的像哩!”

  因为电视节目播出时要出现被采访人的名字,记者不死心,继续诱导老太太——

  大娘,把您的名字告诉我好不好啊?老人家摸摸头,认真地想了半天,再次表达歉意,“老了啊,想不起来了啊!”

  忘记了自己姓名的老太太,却没有忘记给记者道别——笑靥如花的她那一句“拜拜”,再一次引起人们欢快的笑声。

  这些细节都被记者手里的摄像机忠实地记录了下来。

  电视屏幕上,年轻记者站在韩旺中学校园的李振华雕像前,抒发着这样的感慨:一位连自己姓什么、叫什么都忘记了的老人,对李振华老师却念念不忘!”

  疑问:为生者立像

  雕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一般是为伟人、圣人、哲人或大功勋、大建树者而塑,以彰其功德、颂其伟业并奉为楷模。有谁见过为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塑像的吗?

  在我们这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讲究“盖棺定论”的国家,为一个活着的普通人塑像,你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

  古今中外,古往今来,曾经有多少位高权重、声名显赫的人,其雕像置于显要位置,或者他的题词和名字被刻在了名山大川的石壁上;又有多少人因为曾经的风光,被写入了大部头的传记,而最终,却因其走向人生的反面,其雕像、题词和名字被铲除,已经出版的传记被送进了化浆池;那些曾经名噪一时的所谓“大师”“大腕”也因时过境迁,其塑像被遗弃或者变得残缺不全而无人理会,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多少的尴尬与教训。

  ——或许,这正是我们这个国度不为活着的人立像的最主要原因。

  二十多年前,因为这座雕像也曾经引发过激烈的争论。

  主张塑像的人,理由有千万条,而反对者的理由却只有一条——按照民间的禁忌,给活着的人塑像,会不会真的影响被塑像者的寿限。在人们的内心深处,这似乎是挥之不去的阴影。明明知道这样的顾虑是唯心主义的,这样的担心完全多余,而人们宁可信其有,也不愿意让被塑像者受到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影响。

  如果寿限可以赠与,他们宁愿自己少活几年。

  雕像的作者是国内一位著名雕塑家。最初商定的制作费用是三万五千元——那个时候,这样的价格也仅仅是包括汉白玉等原材料在内的制作工本费。而当这位艺术家知道了雕像主人公的感人故事,得知是乡亲们自发捐款为他塑像,竟分文未取。

  如此为一个普通的人民教师塑像,这究竟是为什么?

  走近: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第一次采访李振华,是2004年秋天。那时,我在《老年教育》杂志社担任社长、总编辑。我想从自己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一位为赓续传承红色基因“老有所为”的时代楷模与长者风范。——高高的个头,清癯的脸上透出一种执著;一身半旧的便装,脚上一双千层底布鞋;一口地地道道的沂蒙山口音。低调,谦和,淳朴,慈祥与善良,是李振华留给我的第一印象。那一年,他六十七周岁。

  二十年来,我一次次走近李振华,走进那片洒下他无数心血和汗水的热土,走近这里的父老乡亲,走近李振华的学生包括他的家人,时时处处感受着他留在沂蒙山区浓浓的爱,绵绵不绝的情,体味着老区群众对这位人民教师的敬重与敬仰。

  “一个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今天,经常出现于主流媒体中的这句话,令人振聋发聩。而有谁知道,这是李振华1959年10月被批准加入党组织时,写在日记中的感言。它的下一句是:“一面旗帜就应映红一片蓝天!”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前夕,我带着许多的“为什么”,再一次走近这位活着的雕像,试图解开他内心深处的情结。

  李振华凝视着珍藏了半个多世纪的那身老粗布棉衣、“钩子鞋”、“茅窝子”,眼睛里闪动着晶莹。

  此时此刻,我的思绪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了当年那些不平凡的岁月,追忆着这位“燃灯人”那些不平凡的故事……

  (摘自《燃灯人》一书引言,文中标题为本刊所加)

【悦读时光】:走进“燃灯人”李振华

  作者简介:刘俊奇,山东临沭县人。做过共青团工作、组织工作和老干部工作,曾任老年教育杂志社社长、总编辑,编审;山东老年大学副校长。多年来,先后在报刊等媒体发表散文、随笔、电影文学剧本、报告文学等作品百余万字。散文《第一次背娘》被人民日报等数千家媒体转发。最新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燃灯人》已由山东城市出版集团济南出版社出版,读者可到当地新华书店预约订购,定价68元。

作者:刘俊奇

责任编辑:田艳敏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