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岳麓书院:中国唯一传承千年仍然“活着”的学府

2023-11-27 16:21:31 来源:长江网
责任编辑:田艳敏

  弦歌不辍,千年承传,这里是全国唯一还在招收学生的古代书院。11月18日,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探访团来到岳麓书院,探寻湖湘文化的精髓,解码千年书院历久弥新的奥秘。

12.jpg

  岳麓书院。王筝 摄

  “岳麓书院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策源地”

  岳麓书院布局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在讲解员带领下,探访团穿过大门、二门来到中轴线中心,也是整个书院的中心位置——讲堂。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檐前悬挂的匾额,上面镌刻着四个古朴苍劲的大字“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最早见于《汉书·景十三王传》,意在称赞河间献王刘德注重实证的治学风格。”岳麓书院讲解员介绍,1917年湖南公立工业高等专门学校迁入岳麓书院时,时任校长的宾步程亲撰此匾,并将其作为校训,引导学生尊重事实、崇尚科学、追求真理。

  宾步程乃湖南永州人,1903年被选拔留德,期间足迹遍及欧洲20余国。1910年回国,致力于发展民族工业。1914年-1924年期间,宾步程担任湖南公立工业高等专门学校校长。

  清末废书院而改学堂。中国传统教育制度面临巨大变革,各种观念纷呈。宾步程在岳麓书院提出“实事求是”校训,是对中华文明、湖湘文化精华的承续,也是在纷繁世象下对莘莘学子的谆谆寄语和殷切期望。

13.jpg

  “实事求是”匾额。王筝 摄

  在讲堂一侧,是学子们自修、居住的地方“半学斋”。岳麓书院党委副书记马华华介绍,古代书院的教学方式与今不同,大部分时间是在寝室里自修,老师定期开讲,解答学生的问题。同时具奖励和惩戒等一套完备体系,勉励学子孜孜不倦求学。

14.jpg

  无人机俯瞰视角下的岳麓书院。王筝 摄

  “朱张会讲”开创中国教育史“会讲”先河,为中国文化史留下一段佳话

  讲堂以三面围墙相围,没有门,传递着“开门办学”的理念。

  步入讲堂,只见正中摆放着一块木质屏风,上书南宋张栻为重修后的岳麓书院所撰写的《岳麓书院记》,文中写道“侯之为是举也,岂特使子群居佚谈,但为决科利禄计乎?亦岂使子习为言语文辞之工而已乎?盖欲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

  “为什么要办岳麓学院?张栻的回答是,不是为了培养获取功名利禄和专事雕琢语言文字者,而是成就传道济民之才。”马华华解释说,传道济民,我们现在的解读就是传中华传统文化之道,要爱国利民。岳麓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是功利的,它是站在国家建设和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角度出发来培养人才。传道济民非常能代表湖湘文化的精神,这也是岳麓书院办学和人才培养的宗旨,一千多年来都是如此。

15.jpg

  岳麓书院党委副书记马华华接受探访团采访。王筝 摄

  屏风前有两把古雅沉静的鸡翅木交椅,为纪念两位理学大师朱熹和张栻而设,让人揣想当年“朱张会讲”的盛景。

  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朱熹自福建崇安千里迢迢来到岳麓书院,与张栻共同讨论中华传统经典,在书院两个月期间,两人经常在台上激辩,台下四方学子云集,“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

  学术讨论各抒己见,两位理学大师相处却分外融洽。讲学期间,他们常相携到岳麓山顶看日出,看到红日初升,山川显露,朱熹常常会兴奋地大喊“赫曦、赫曦”,意思是红红的太阳啊。为了纪念这次“会讲”,张栻专门在两人观看日出的地方修建了一座赫曦台。

  “‘朱张会讲’开创了中国教育史不同流派自由交流对话、相互质疑辩论的先河,展现出岳麓书院海纳百川、兼容并包,不闭门造车、小院高墙的开阔胸襟。”马华华说,虽然学术上有交锋砥砺,两位理学大师却无文人相轻,而是惺惺相惜,他们所展现的大家风范为中国文化史留下一段佳话。

  岳麓山顶的赫曦台已不存,道光元年,山长欧阳厚均发现赫曦台原碑刻,将设于书院大门附近的前亭改名为赫曦台。

  探访团成员看到,如今的赫曦台为湖南地方戏台形制,实在与浪漫兼备,具有浓郁的湖湘建筑美学特色。在赫曦台顶部的八角形藻井四周写有朱熹、张栻当年共同联咏的《登岳麓赫曦台连句》:“泛舟长沙渚,振策湘山岑。烟云渺变化,宇宙穷高深。怀古壮士志,忧时君子心。寄言尘中客,莽苍谁能寻”,两人对宇宙世界的探询,千年之下仍呼之欲出,直达人心。

  “朱张会讲”、赫曦台所代表的湖湘文化精神令学者们神往。“隔江岳麓悬情久,雷雨潇湘日夜来。安得轻风扫微霭,振衣直上赫曦台。”在赫曦台内的屏风上,书写着明朝王守仁(阳明)的诗句。

  马华华介绍,王守仁当年在岳麓书院停留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却深深影响了他的学生,季本、徐爱、罗洪先等后来纷纷追踪自己老师的脚步来到岳麓书院,使得岳麓书院在明代成为心学传播的重要所在。

  岳麓书院何以延续千年不衰?湖湘文化精神是内核

  在岳麓书院讲堂右侧墙壁上的玻璃相框里,摆放着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由当时山长王文清手定的《岳麓书院学规》,全文仅108字,总共18条。前10条讲如何为人,后8条讲如何做学问,文字明白晓畅,又蕴含深意。如“时常省问父母,朔望恭谒圣贤”“通晓时务物理,参读古文诗赋”和“疑误定要力争”等,表达出务实认真又注重人伦、文采斐然的通才人格教育理念。

16.jpg

  探访团在岳麓书院品读湖湘文化。冯建新 摄

  这一学规今天仍然“活着”。它是湖南大学学生基本行为规范,印在学生守则醒目位置上。

  亲炙名师门下,这一古代书院的传统教学方式,今天也“活着”。本科生在岳麓书院一入学就有导师,而且是4个——学业导师、班级导师、生活导师、兴趣导师。

  同样“活着”的还有“朱张会讲”所代表的学术精神,“过去一周岳麓书院举办的各类讲座有12场。”马华华介绍。

  目前,岳麓书院是湖南大学二级学院,招收学生五百多人,培养层次从本科生一直到博士后。主要研究内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上又有符合时代的拓展,历史学专业会研究中外历史,还设有哲学、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

  唐末发端的书院办学形式,一直到清末1901年清廷颁布诏书,要全天下书院改为学堂为止,不完全统计中华大地存在过的书院有七千多所。其中最为著名的“四大书院”是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唐末五代僧人办学的基础上创建岳麓书院,到今天岳麓书院已经存世1047年。岳麓书院最大的魅力在于,她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座穿越千年仍然‘活着’的书院,这在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非常罕见。”马华华说,岳麓书院也是中国高等教育从古代成功转型现代大学的一个典范。“岳麓书院跨越千年,培育大批心怀天下、慎思明辨、起而行之的优秀人才。清中期以来,陶澍、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晚近的邓中夏、蔡和森等都是从岳麓书院走出。事实证明中国传统教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为何岳麓书院延续千年仍保有活力?马华华认为,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湖湘文化研究的重镇,历代矢志兴学的士绅令人感佩,师生问道求学的精神散发光芒。传道济民、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湖湘文化精神在此得到承传。

  此外,在中国古代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岳麓书院勇于探索,坚持办学,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现代教育崛起后,1903年,岳麓书院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再之后,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湖南大学相继在此办学。如何让传统书院延续,如何跟现代的高等教育相结合,那一代湖湘先贤们如杨昌济等眼界广阔、思考良多,岳麓书院能够成功转型为现代大学与他们的努力分不开。

  研究荆楚文化全貌,应和湖南楚文化一起研究

  在岳麓书院大门两侧,有一幅名闻遐迩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惟楚有才出自《左传》。史料记载,当时楚国面积很大,并无湖南湖北的区别。到清中期以后,省跟省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清晰,才有湖南湖北的说法。清朝相当长一段时间,因为湖南没有考场,湖南考生必须坐船越过洞庭湖到湖北,与湖北考生一起参加考试。

17.jpg

  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敏接受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采访。王筝 摄

  “湖南湖北的文化联系紧密,朱熹不仅在岳麓书院讲学,他也到过武汉‘二程’故居、双凤亭等与‘二程’相关的地方。朱熹是福建理学家杨时三传弟子,而杨时曾到洛阳向宋代大理学家程颢、程颐请教,站在雪地恭候老师,‘程门立雪’成为理学南传的重要标志。‘二程’祖籍河南,在武汉黄陂度过少年时光。”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敏说,过去湖北省内研究荆楚文化的学者关注湖南楚文化、以及湖南与湖北楚文化的联系相对较少。湖南楚文化发达兴盛,要想了解荆楚文化全貌,应该与湖南楚文化连在一起进行研究。

责任编辑:田艳敏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