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雕塑不朽的蜡炬精神

2024-01-12 10:08:07 来源:新浪山东
责任编辑:李欢

  沂蒙的冬天来得早,立冬前后,温度直降十度左右,还没到送暖气的日子,空气便出奇的冷。尤其是在静静的夜里,书房四周的书架也幽幽地散发着凉意,寒意自脚下传出,心便一紧一紧的。窝在藤椅里翻了一本又一本书,竟都不能深读。然而,当我读到刘俊奇先生的长篇纪实文学《燃灯人》时,随着作者朴实的描述,九章43节近28万字,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一读来竟不忍释卷。李振华为沂蒙山区教育事业辛勤耕耘70年,“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位“燃灯人”可敬、可亲的暖心形象,生动鲜活呼之欲出,如一束光,透明而又清晰地照彻、温暖着这个乍寒的冬夜。感动的同时,也生出了诸多感慨:文学作品无论在什么时代,除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外,更要带来无限的精神力量。

  对于刘俊奇先生我却并不熟悉,印象较深的是他的散文《第一次背娘》。同样写亲情散文的我,曾经被他真情的描写而感动了很久——朴实无华的文字,温暖有力;人间纯真的情感,直逼柔软内心。

  能够写出火遍全国《第一次背娘》的刘俊奇,《燃灯人》自然也会是有分量的作品。

  《燃灯人》恰恰是这样的作品。

  一

  朴素真实,打动人心。

  真实,是报告文学的生命。《燃灯人》讲述了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李振华老师的故事,朴素真实的描写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我很惊讶,一个作家用差不多20年的时间追踪采访自己仰慕的偶像,这需要怎样的毅力和情怀,又需要怎样的责任感?这部完全可以称得上“厚重”的作品,会给你完美的阐释。我从作品的字里行间,读出的是朴实、满满的人间真情和无以复加的敬佩与感动。这份真情和感动,是李振华奉献给沂蒙山的,也是作者刘俊奇赋予《燃灯人》的。

  “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内货不出,外货不入”是史书对沂蒙山区的真实写照。1953年春节刚过,正在南京师范学院读大一的李振华响应“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的号召,毅然决然来到这里支教。从南京市区乘轮渡到浦口火车站,然后坐上通往终点站青岛的列车,经过一天两夜的辗转,再由淄博地区的张店站换乘去博山的小火车,李振华在一个叫“八陡”的四等客货小站下了车。而从这里距离他此行之目的地——沂源县城南麻镇,还有一百多里的山路。此时的李振华两脚磨出了血泡,看看天边即将落山的太阳、看看没有尽头的崎岖山路与深谷陡崖,第一次出远门、不足17岁的他内心焦虑可想而知;当他看到一位牵着一头小毛驴的山里人时,如遇救星般的庆幸与欣喜,也是可以想象的。在那个冰天雪地的深夜,当他随着这位大哥走进了低矮的茅草屋,吃过大娘做的饭,再被大娘揽在怀里、小心翼翼地处理脚上的血泡,特别是那句“同志,疼不疼?”的柔声问候,我想,此刻泪眼迷蒙的一定不仅仅是李振华一个人。

  沂蒙是一片洒满无数烈士鲜血的热土。“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他上战场”,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老区人民的奉献情怀可歌可泣。

  我是土生地长的沂蒙人,自古至今,沂蒙人的那份朴实憨厚、待人真诚,早已如同血液般融入到我的身心。因此,初到沂蒙支教的李振华,被大娘揽在怀里挑血泡的情节,一下子就深深地打动了我——因为这是每个沂蒙母亲都能够做到的,读来倍感亲切温暖。

  文学是人学,不贴着时代和人来写,不与人的血肉交融情感相通,写出来的作品要么假,要么空和苍白。读《燃灯人》,真实感人的细节无处不在——无论是对李振华第一次吃煎饼的描述,还是三年后李振华第一次回南京与父母相见的情景;无论是展现“渣滓学校”的嬗变,还是描述“红水河畔情与缘”、李振华“深藏心底的愧疚”,每一个故事无不真实感人,令人数度泪目。这样的写法手法,在《燃灯人》中随处可见。这些引人入胜的章节,在不动声色、娓娓道来的叙事中,发生在李振华与乡亲们之间那些酸涩而又令人忍俊不禁的感人故事,把读者一次次带到那个充满艰难又倍感温暖的岁月。

  李炳银老师曾说过,报告文学,不是那种只注重艺术对象的表达和建构的文学,它是一种有着强烈现实社会性参与的写作,努力“经世致用”,增强对现实社会的能动把控解释力,表现出发现、理解和解释,处理生活矛盾事件的能力,是报告文学力量的重要价值所在。《燃灯人》在讲述李振华到韩旺村吃的第一顿饭时,有这样一段描写——村民耿玉兰面对家里盛着麦子的罐子,“老人家把手伸进罐子里,捧出两捧,罐子就见底了,耿玉兰狠狠心又抄出一大把,犹犹豫豫又放下了。”“一大把麦子抓了放,放了又抓,最终还是抓进盆里,也许是担心自己再次反悔,她赶紧舀了一瓢水泡上”……刘俊奇先生通过宏阔而细腻的视角,点面结合,描绘出耿玉兰这位善良的沂蒙女性生动感人的形象,展示出真实的力量,更把人性的幽微和复杂,沂蒙人的好客与纯朴,特别是乡村妇女内心的情感矛盾与挣扎,刻画的淋漓尽致、入木三分,文中渗出来的汩汩暖意,直击心扉。

  有人说,报告文学写作需要体力和丰富的社会文化知识及智慧的积累,需要坚强坚韧的性格;还有人说,报告文学写作需要以诚实的人生态度和诚实的笔触,以足够落地与下沉的采访和写作姿态,将丰富的采访获得做有质感的良好体现,才能塑造出感人的形象。在与刘俊奇先生交谈时得知,他在采访创作过程中,许多次与李振华老师同吃同住,深度交流,沿着李振华当年来沂蒙山的路,走遍了这位人民教师工作过的每一个地方——这些无不需要作者的汗水和坚持,以及认真执着的创作态度,从而确保了内容的准确和人物的真实。这种用情、用力、用心的书写,在让读者感动的同时,更有了急切和深度阅读作品的冲动与好奇。

  二

  真情大爱,感动人心。

  有人说,文学的力量隐藏在“爱”的细节中,通读《燃灯人》,真情大爱在字里行间跳跃闪烁,熠熠生辉。

  “千灯万盏,不如心灯一盏。”李振华一直践行着这样的教育理念。于是,决心一辈子留在沂蒙山的他,在韩旺这个山村小学一待就是整整12年,在另一个山村中学张家坡工作了15年。无论是“吃派饭”的日子,还是那个大雪封山的第一个春节;无论是乡亲们听到自己的孩子在“明光山上的琅琅读书声”,还是“山路上闪烁的灯光”,每一个章节,无不倾注了作者爱意缤纷的书写。正是这些饱含大爱的生动画面,随着阅读的深入,一次次闪现在脑海中,让我感动着、深思着。

  生活告诉我:爱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生生不息,更能够创造出人间奇迹,这正是李振华在担任沂源县城关二中校长时,让“渣滓学校”嬗变的密码之一。“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从教70年,他的教育理念影响了这里的几代人,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他的故事他的大爱,足以“感动中国”。

  生活还告诉我: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有爱的人自带光芒,照亮、温暖着每一个人。于是,他曾经工作过的三个学校,一一成为沂源县优秀教师的“摇篮”。

  被称为“布鞋校长”的李振华一辈子省吃俭用,从初来沂蒙时每个月拿出四分之一的工资,到今天每个月的退休金只留下500元用于生活费,他几乎把所有的钱都用于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到2021年已累计达一百六十多万元。退休后的他拿出了家里仅有的两万元积蓄和刚刚到手的“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自己工作过的三个学校设立了“振华扶困奖学基金”。作为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他的大爱善举影响着自己教过的学生,其中有半数成为具有他们老师一样情怀的人民教师。沂蒙山的老百姓自发筹资,为李振华竖起一座汉白玉雕像,雕像基座镌刻的“奉献沂蒙桃李芬芳,红烛精神永放光芒”,是百姓对他最朴素的赞誉。

  爱是有力量的。李振华的大爱如同透过缝隙的光,一点点地照射进来,照亮一个个不起眼的角落,照亮那些转瞬即逝的时刻,照亮大山深处孩子们的天空,更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

  而这份大爱却又是有代价的。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李振华初到沂蒙山区曾连续三年多没有回到南京的父母身边;当父亲病危需要照顾时,面对即将高考的学生,为了大山里孩子们的命运前途,他牺牲儿子参加高考的机会,自己坚守在教学岗位上;当父亲去世母亲瘫痪卧床,一家人不得不搬迁回南京时,面对沂蒙父老乡亲送别时的那一双双泪眼,他迈不开回家的脚步,毅然决然放弃回故乡……李振华用大爱点亮孩子的心灯。这份大爱,足以让蒙山沂水为之动容。

  三

  无论任何时代,文学都有其特殊意义。

  《燃灯人》作者用朴实无华却情真意切的笔触,用鲜活滚烫的文字、触及灵魂的考问,刻画塑造出李振华这样一位有血有肉、鲜活生动、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为我们构筑起了一座人民教师的雕像。透过这个雕像,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把青春、爱心都奉献给沂蒙老区这片土地的老师身上善良、诚实、奉献和高贵的品质,还有他为国家教育事业燃烧一生的坚定理想和信念,给了读者以磅礴的精神力量。这是红烛精神的丰碑,这是中国21世纪的文化瑰宝和不朽的时代面孔。

  解读新时代的英模精神,为英模立传,为时代画像,是每一位有良知的作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应该说,《燃灯人》是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正面灵魂之作。该书问世以来,它的文学质地、内容价值获得了读者和专家、学者们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

  我一直在思考,一位并非专职的作家,用差不多二十年的时间追踪采访一位仰慕、崇敬的偶像,写出这样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这是对文学事业何等的忠诚、怎样的时代责任感?在读完了《燃灯人》后,我思考最多的是:一部成功的作品,不仅仅只是一次成功的创作历程,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锻造,是一位作家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燃灯人》是一部深入生活扎根现实、情感与信念融洽交织的成功写作实例。作者根置于曾经养育了自己的沂蒙大地,满怀深情,全身心投入,精益求精,这样的作品无疑是坚实的、有分量的;作品浸染了沂蒙精神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色,其景真、其情深、其意长,这样一部有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的纪实文学作品,其满满的正能量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是不言而喻的。只有这样的实地行走和深度思考,才有了作品的厚重感,有了人民教师李振华这样丰满、真实、震撼人心的高大形象。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燃灯人》作者深谙此道,却没有仅仅停留在对人物故事和情感的刻画,更追求一种多元的、丰富而带有巨大生命力、独特的地域性,以及特色渲染的专业性立体书写。作者在精心打造和诠释主人公精神世界的同时,把浓墨重彩呈现出时代变迁,让读者在阅读体验与思想感染中,持续感受蕴含其中的强大而雄浑的精神力量,从而领悟我们这个时代“山乡巨变”的源头所在,也使得作品有了更强大的生命力。

  《燃灯人》还是一部沂蒙风俗人情的时代写照,是沂蒙文化教育史的变迁记录与见证。作者对于诸多宏大历史事件与日常细节中人性和人心等方面的描写与处理,无不体现了敏锐的观察力、生命感受力与高度的共情能力,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深度的文学思考。这样的用心用情、深刻而有力的书写,让我们一次又一次感受到,让大山的孩子们“脚下有路、眼前有光”的李振华,把自己活成了“红烛”、灯盏的同时,更传递出不朽的精神力量。“不啻微芒,造炬成阳”,李振华用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永恒的生命之爱,点亮了学子们生命的火炬;作者在表现这位人民教师为山区孩子竖起心灵灯塔的同时,也让我们坚信:时光不老,信念与精神追求永恒;烛光不灭,英模们的身影一直都在引领着我们的时代阔步前行。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

  作者简介:张岚,山东蒙阴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临沂市作家协会主席,临沂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沂蒙名家。作品见于《人民日报》《散文选刊》等报刊入选多种年度散文选本及中小学生读物、试卷。著有《水做的城市》《岁月静好》等散文集。出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代表大会。获百花散文奖冰心散文奖、吴伯箫散文奖、山东文学奖、齐鲁文学奖等奖项。

责任编辑:李欢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