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在心理卫生领域,我们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又该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20年1月26日及时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有效地指导了我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我们今天所讲述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当前在防疫工作中面临的常见心理问题以及可以使用的原则和方法进行相对系统的总结。
应激反应及心理问题
当我们面临新型传染病疫情暴发时,由于对疫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在认识上的不足,防控措施上的不完善,让人们会感到面临疫情时的不确定感、不可控制感加强,甚至部分人可能会出现灾难化思维,会夸大疫情带来的后果,进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应激反应、心理问题甚至精神障碍。
① 正常的应激反应
当人们面临健康或生命威胁时,常见的应激反应包括心理反应和躯体反应。心理反应可以表现为紧张、恐惧,有的也可以出现愤怒、抑郁等情绪反应。在认知上否认对自己的危害或感到危害马上到来,或严重危害是不可避免的等黑白思维和绝对化思维。在行为上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而坚持自己的原有行为模式或采取回避行为和过度防御性行为。在躯体上出现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亢进的症状,如心跳加快、出汗、胸闷、尿频、食欲下降、失眠等。这些心理和躯体上的反应,由于不同个体的人格特点、社会经历和受疫情影响程度的不同,会表现出不同性质和严重程度的心身反应。绝大多数民众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心身反应是人们面临威胁时的正常反应,随着对疫情科学认识的加深,防控措施的了解和掌握,整体防控形势的好转,这种心身反应通过自我调整就会自行消失,不会对个体带来任何不良后果。
② 常见的心理问题
我们在面对防疫形势时,有的人可能会出现“患者”心身反应无法摆脱,让自己感到痛苦,但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等没有明显影响(不是由于防疫措施所致),持续时间不长,就成为心理问题。在疫情期间常见的心理问题大致包括:
●恐惧焦虑情绪。恐惧和焦虑是在面临疫情影响下最常见的情绪问题。由于对病毒感染、罹患肺炎的后果如隔离、死亡等的担忧,以及防控形势要求下的工作强度大、责任要求高、心理压力陡增,而出现恐惧、紧张害怕,脑子里不断萦绕着有关患者被病毒感染后的各种重症救治或者是有关防疫工作的场景,不能摆脱,使自己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或者过多关注与疫情进展和防控有关的信息,不停地在手机上查询消息,看朋友圈,让各种不一致、不肯定的信息充斥于大脑,导致自身认知能力有所下降,非理性的想法就会占主导地位,灾难化的想法频繁在脑海里出现,诸如“就要感染了、传染性太强了、空气中充满了病毒”等错误的判断,让自己感到更加紧张恐惧,由此还会出现手心冒汗、颤抖、心慌、胸闷等躯体症状。让自己不敢出门、宅在家里,或者要出门时紧张加剧进而采取过度的防护措施等。
●愤怒敌对情绪。有的人出于对疫情危害性认识不足、不到位,觉得病毒不会侵扰自己,不理解采取的防疫措施对自己生活带来的影响,甚至进一步发展到认为世道对自己不公平,也有的人会错误认为自己被隔离是受到了人格的侮辱或者被歧视,而产生愤愤不平的情绪,甚至有的人会出现敌对态度,争吵、不合作、辱骂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或医务人员等。
●抑郁。当一个人对新冠肺炎病毒感到防不胜防、甚至家人或自己罹患新冠肺炎,可能会出现悲观、沮丧、心绪低落、兴趣下降、睡眠变差、食欲不佳、懒得活动,甚至消极想法,持续不到两周,就构成了抑郁情绪问题。
●睡眠问题。在疫情期间由于焦虑、紧张、生活规律的紊乱,有的人会出现失眠,难以入睡、夜间易醒、多梦,醒得早,晨起感到没睡够,困意浓浓,头脑不清醒,浑身不适等。
●躯体不适症状和疑病倾向。当大家面临被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风险,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的变化就会伴随着躯体的反应,这时,我们很容易对照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而怀疑自己是否被感染了。绝大多数人经过自我对照和检查,其实自己是可以排除这种疑虑的。但是,有一部分人会感到持续较长时间的躯体不适症状,如头痛、头晕,胸闷、气短、心慌、胸痛、疲乏无力等。当自己静下来休息或独处时,这种感觉会更加明显。为此,他们会反复在网上查找资料、打咨询电话或反复询问别人,确认自己是否得了新冠肺炎,产生疑病倾向。
2月21日,湖南省派出三支医疗队共259名医护人员支援湖北。其中第三支为50人组成的支援湖北心理危机干预医疗队。新华社发
③ 常见的精神障碍
在上面提及的各种心理问题,随着疫情防控逐渐取得成效和人们的自我调整,会逐渐消失,从而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但是,也有大约不足五分之一的人会出现各种精神障碍。特别是在疫情严重的地区,医学隔离观察人群、疑似或确诊病人以及他们的家属、原有精神障碍康复和在疾病期患者等,需要我们精神卫生工作者高度重视。
●急性应激障碍是指在遇到重大负性生活事件后几小时内就会出现的一种急性的精神障碍。在疫情期间被隔离人群中有亲人的突然离世这种双重的打击,甚至多重打击下,更可能出现这种精神障碍。急性应激障碍通常在受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病。患者由于强烈恐惧而出现明显的兴奋状态,言语、行为活动增加,失去控制,激越、喊叫,过度乱动或情感爆发,甚至出现冲动伤人及毁物行为,内容常与经历的精神刺激和个人的经历有关,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心动过速、震颤、出汗、面色潮红、胸闷、气短等,严重者可以达到精神病性状态。或者病人出现僵住状态,表现为目光呆滞,表情茫然,呆若木鸡,情感反应迟钝、少语少动。这些症状一般不超过一周。预后良好,完全缓解。
●焦虑障碍是指一组以担心、紧张、害怕、烦躁等恐惧焦虑情绪、自主神经功能亢进导致的生理反应以及回避行为为主的轻度精神障碍。有的人表现出急性焦虑发作,在日常活动时突然出现惊恐发作,极度惊恐、惊叫、惊慌失措、紧张不安、惊恐万状、犹如大祸临头感,感到呼吸困难、胸闷气短、不能自主呼吸、甚至窒息感觉,或者突然觉得自己不行了,要死亡了等。同时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出现相应系统的躯体症状,通常不超过1小时,可自行终止。有的人以慢性焦虑反应为主,表现出与现实处境不相称的过度的持续的痛苦、担忧、焦虑体验。他们担心忧虑的事情多为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表现为坐卧不安,来回踱步,身体发抖等,感到晕眩、心悸、胸部发紧,口干、胃部不适、出汗、手脚冰凉或发热、小便过频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同时,注意力集中困难,记忆力下降,入睡困难伴有睡眠浅、易醒、多梦等,导致学习或工作效率下降,持续在半年以上可以考虑慢性焦虑障碍。
●疑病障碍,也叫疑病症,表现为坚持认为自己得了新冠肺炎,过分关注自己的躯体感受,感到出现低烧、乏力、精神萎靡、咳嗽、咽痛、腹泻等症状,就认为是新冠肺炎的表现。因此,在网上查找资料、拨打热线电话咨询,甚至要求进行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查,判定自己是否得了新冠肺炎。尽管有不同医生的解释和阴性检查结果,也不能打消其疑虑,常伴有焦虑或抑郁症状,影响到其日常生活和工作。这种症状持续存在超过半年以上就符合疑病症的诊断。
●失眠障碍。在疫情期间,有的人表现为入睡困难、易醒、多梦,睡眠节律紊乱,对自己的睡眠质量感到不满意。晨起感到困意浓浓、无精打采,头昏脑胀,昏昏沉沉等。如果这种症状每周会出现两次以上,持续存在超过1个月,就构成了急性失眠症。如果超过了3个月就是慢性失眠症了。
●创伤后应激障碍。在疫情防疫的后期,有的人的焦虑紧张情绪仍然没有明显减轻,甚至有的家人因新冠肺炎去世,给自己带来双重打击,表现出持续的病理性回忆,在脑海里总是出现去世家人、重症肺炎患者抢救的画面。警觉性增高,感到焦虑、紧张,夜间噩梦,甚至绝望、悲观厌世、抑郁。回避去世家人的所有物品或不能提及家人有关的事情,或者有关疫情的事情。只要提及这些,就会惶惶不安,采取回避行为,不愿意接触人等。这些症状持续存在超过3个月以上可能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
●原有精神障碍的加重或复发。在面临疫情暴发,对具有精神疾病病史,或是正在患有精神疾病的病人来说是一种更大的精神刺激。同时,由于防疫控制措施下一些病人不能及时到医院就诊,存在减药或断药风险,病人的病情加重或复发的风险就会增加。所以,这部分人群是需要我们的精神卫生机构和广大患者家属密切关注的人群。
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干预原则
灾后心理干预是帮助处于危机的人,弄清问题实质,用较好的方法,处理应激事件,重建信心,发挥自身能力和潜力,恢复心理平衡并重新正常成长和适应生活的过程。我们认为,在面临新冠肺炎疫情,进行有效心理社会干预,需要秉持如下原则:
① 预先准备原则
在应对疫情时实施心理社会干预,要在平时做好相应的准备。平时,政府或社会组织就要对灾后人员的心理干预在组织结构、人员配备、人员培训、技术和物资储备等方面进行心理干预预案的准备和演练,以实现有效的心理干预。
② 系统整合原则
在面对疫情发生后政府和社会组织形成的心理社会干预队伍和资源要进行很好的协调与配合,各种资源要进行整合,以免导致心理社会干预资源的浪费和混乱局面的出现。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要在政府领导下,强化医疗救助的力度和防疫资源分配的可及性,各民间心理社会组织协调配合,有条不紊地开展不同人群的心理社会干预工作,从而提高心理干预效果。
③ 伦理学原则
在疫情的心理社会干预中,必须要遵循心理治疗与咨询的伦理学原则。要尊重人权,保护隐私,对受疫情影响的各类人员要在无伤害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心理干预。
④ 科学、有效和及时性原则
受疫情影响人群心理干预理论和技术均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进行心理干预要采取科学的态度,正确认识心理干预的效果和作用。心理干预只是医疗和社会整体救援的一部分,疫情中心理干预随着疫情防控不同阶段,开展心理干预的形式和手段会有很大的区别,要遵循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原则。应用的心理干预的方法和技术应是得到实证检验确实有效的,或经过专家评价确实有益的技术和方法,才能使用。
⑤ 完整性原则
对疫情防控中各类人群的心理干预,只要开始,就要完整进行,不能半途而废,造成新的创伤。这个原则要求在群体和个体两个层次展开。针对不同地区人群心理干预要考虑到经济状况和文化特点,针对不同阶段和人群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完整的心理干预计划。从开始到结束是一个完整的心理干预过程,不能随性而起,虎头蛇尾,给心理干预对象带来不必要的危害。同时,针对个体更要体现心理干预的完整性原则。针对患者、逝者家属、精神障碍患者等不同个体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不能违反心理治疗或咨询原则,不能半途终止或多人进行反复多次的重复干预。
⑥ 分类干预原则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心理干预指导原则中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群分为四级,分别是,第一级: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住院治疗的重症及以上患者);疫情防控一线医护、疾控和管理人员等。第二级:被隔离的轻症患者(密切接触者、疑似患者)、发热患者。第三级:与第一级、第二级人群有关的人,如家属、同事、朋友,参加疫情应对的后方救援者。第四级: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的疫区相关人群、易感人群、普通公众。
该原则要求将第一级人群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逐级扩展到第二、三、四类人群。在指导原则中还明确指出要“及时调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重点,针对不同人群实施分类干预”,也就是说,不同阶段的服务重点不同,不同人群的服务内容不同。由于不同人群的心理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不同,在实施心理干预时按照该人群等级不同出现的不同性质和程度,心理干预原则与方法也不一样,即对第一、二级人群以提供心理危机干预为主,对第三类人群主要提供心理疏导,对第四类人群则主要提供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
不同人群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时,由于受累程度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心理行为问题,但也有许多共同之处。所以,在此我们首先介绍一些通用的原则方法,然后再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提出一些自我心理调适的注意事项。
① 自我心理调整通用方法
客观认识与评估新冠肺炎疫情。在面对疫情带来的威胁,甚至于对人带来的生命威胁,不同人群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大约有15%的人表现出相对重一些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自己感到恐慌或出现行为上的过度保护措施。出现这样的问题,往往是不能客观地、科学地认识目前疫情所带来的风险,存在夸大这种风险或威胁性,而导致过度的心理行为反应。所以,正确认识疫情带来的危害,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客观认识到在不同情境下遇到风险性的大小,采取科学的防护措施,可将这种风险降为最低,就可以舒缓自己的恐惧情绪和不适当的防护行为。
识别与接纳自己的情绪。当自己出现担心、紧张、恐惧的情绪时,绝大多数人的情绪是面临威胁时的正常反应,这种反应对我们的身体是有益处的,可以调动身体的内在生理和心理的资源,来应对我们面对的威胁。所以,我们感受到这种焦虑紧张的情绪,不用试图去排斥它,而是体验这种情绪,接受这种情绪,当人接纳这种情绪后,就会发现这种情绪并不能给自己带来灾难,带着这种情绪,重新去建立自己新的生活规律,尽可能坚持正常的生活,这种情绪就会逐渐消失。
矫正自己非理性的错误想法,改变自己的心理行为问题。生活中,当一个人出现不好的想法,就会随之出现负性的情绪,并出现相应的行为活动。比如,一个人以为自己可能感染了新冠肺炎,就会紧张,就会臆想疾病的病毒在自己周围无处不在,进而表现为无所适从,不敢出门,把自己严密地包裹起来或反复地消毒、清洗。所以,要改变我们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就要从改变我们的想法着手。这就是在心理治疗常用的方法——认知矫正。
认知矫正有很多方法,大家可以试试如下的方法:
●每天规定时间,获取政府权威渠道的疫情信息,科学防护的措施,新冠肺炎疾病的特点和病情最后转归等。不要整天沉浸于信息的漩涡中,给自己带来矛盾不一的杂乱无章的网络信息,让自己陷入内心的矛盾之中。要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态对待疫情、疾病、隔离措施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建立自己新的生活方式。
●要客观地评估自己大脑中经常出现的困扰自己的想法。让自己对这些想法认真地深入地思考一下,问一问自己:自己有多大的可能性会感染上病毒?自己感染上病毒,又有多大的可能性会得肺炎?得了肺炎,又有多大的可能性是危重患者?万一自己真的被隔离了,生活是否就彻底完了?当自己在认真思考这些问题时,脑海里是否有新的想法出现?这些新的想法是否更客观些呢?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是否会发生改变?
●用寻找证据的方法,来纠正自己的错误想法。如果一个人,总是担心自己被病毒感染了,甚至因此而惶惶不可终日。那不妨来考虑一下,自己现在有多大的可能性被感染了呢?是100%还是50%?请寻找一下自己被感染的证据,支持自己被感染的证据有什么?是咳嗽、低热,还是乏力?之后,再看看有没有不支持的证据呢?比如自己有去过疫区吗?有接触过疑似或确诊的患者吗?自己生活的小区有患者被诊断吗?自己所住的居所的单元有没有被医学隔离?以上,通过寻找支持和反对的证据后,再重新审视原来的想法,自己真的有这么大的可能性被感染吗?当新的想法出现,自己被感染的可能性并没有原来想的那么高,那么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就会相应地改变。
●改变行为模式,改变自己的心理行为问题。认知行为干预理论认为,改变自己的行为,可以改变情绪,也可以改变自己的想法,从而形成想法—情绪—行为相互改变的良性互动模式,进而达到改变自己情绪和行为问题的目的。比如:
坚持规律的生活节奏,丰富自己的日常生活。面对疫情,我们的生活节奏受到干扰,陷入一种无序状态,整日被疫情信息所包围,困扰我们的情绪和生活。行动起来,让生活尽可能规律起来,丰富起来,你的状况就会改变;
科学防疫,不要过度防护、清洗和消毒。在新冠肺炎防疫中,专家们提出很多科学的防疫措施,我们一定要遵照指导来进行。如果一味追求过度防护,把自己完全与外界隔离、宅在家里,不断地洗手、洗澡或清洗地板和消毒,就会将自己陷入一种过度担忧之中。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只会进一步强化自己陷入对疫情的灾难化思维中,使自己更加担忧、紧张,甚至于绝望和悲伤;
善于利用课程表,来规划自己的日常活动。有很多人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也想规律生活,但我做不到啊!请把你以前的兴趣和爱好收集起来,如琴棋书画、体育运动、音乐歌剧、厨艺花卉等等,填到自己的课程表中,把自己一天的,甚至于一周的活动规划出来,尽可能地坚持执行。尽管有时不能全部完成,但一般情况下我们就会发现,在做这些活动时,情绪就会好起来。坚持下去,就会越来越好;此外,还可以做放松冥想训练。当自己情绪非常紧张、恐慌的时候,可以进行呼吸放松、肌肉放松训练、冥想训练,可以在网上下载相关的训练软件,自己练习,在紧张时应用,可以缓解自己的焦虑恐惧的情绪。
●寻求社会支持,疏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在我们紧张、焦虑、抑郁、愤怒等情绪困扰时,利用自己的朋友圈和社会关系网,寻求必要的帮助。通过家人、亲戚、朋友、同事的交流和支持,负性情绪也会得到缓解。这一点对维持和促进自己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大量医学心理学研究证实,社会支持在心理疾病的发生中起到缓冲的作用。不要难以启齿,勇敢地与人交流,寻求帮助。
② 不同人群心理自我调适时要注意的问题
新冠肺炎患者,在进行自我调适时,一定要考虑自己的疾病本身的严重程度,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轻症者可以适当做些运动量大的活动,而重症者更多地做一些安静的能够转移注意力的活动,如静观、听音乐、看视频等。
防疫一线工作人员,要在科学严格防护基础上注重劳逸结合,适当休息和充足的营养非常重要,是进行心理自我调适的基础。这样,心理自我调适才能更有效。
被隔离人群,在固定时间接受必要的医学观察期间,尽可能建立新环境下的新生活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隔离给自己带来的生活和工作的困扰,要利用问题解决策略,可以把遇到的问题逐一列出来,用头脑风暴寻求解决问题的所用方法,然后逐一评估自己的方法的可行性和弊端,选择可行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专业的心理干预方法及求助时机的把握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大家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经过自己的自我调适,很多人可以获得效果,从情绪和行为问题困扰中摆脱出来。
如果经过调整后仍然不能自拔,甚至于变得更加严重,表现出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强迫症或慢性失眠症等,或者原有精神障碍加重或复发,给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功能带来严重影响,这时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员和专业机构的帮助。研究证明,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专业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心理急救方法、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创伤认知行为治疗、眼动脱敏再加工治疗等等。要得到这些治疗,需要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综合医院心理科和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等处,求助于心理治疗师和相关专业训练的精神科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