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图③:重庆铜梁龙灯艺术节展出的新春灯组灯饰。
陈 刚摄
图②:周建正在车间制作龙灯。
唐 彬摄
逐梦人 周建
重庆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灯彩扎工艺代表性传承人,将现代审美意识融入传统手工技艺,作品色彩鲜明,制作精美,远销全国各地节庆市场。
龙灯之乡耳濡目染
每年春节,在重庆铜梁区,随处可见龙灯和舞龙,十分喜庆祥和。
铜梁被誉为“中国龙灯艺术之乡”。铜梁龙舞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曾4次晋京参加国庆大典,还多次赴海外表演。
铜梁龙灯受到广泛欢迎的背后,是传承上百年的龙灯彩扎工艺。说起彩扎,很多铜梁人都知道周建,他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出生于一个龙灯彩扎世家,父亲、祖父都是有名的扎龙高手。
在太平镇一家扎龙厂里,经常可见周建忙碌的身影。“绩麻成绳做龙筋,劈竹成篾架龙骨”,他嘴里念叨着,正在专心“扎龙”——制作龙灯。
周建最近制作的,正是铜梁龙灯里最具代表性的表演龙灯。这种龙灯以慈竹、柏木为架,丝绸绢带裱面,浓墨重彩描绘,集狮头、鹿角、虾眼、鱼脊、蛇身、鱼鳞、虎掌、鹰爪、鱼尾于一身,最后成型的大龙灯能达近百米。龙灯制作步骤分为出图、造型、裱糊、彩绘和整装,每一步都是手工制作。先构思画草图,再结合规制扎造型。
小时候,周建经常看到爷爷在扎龙过程中绘画。耳濡目染,他也喜欢上了绘画,爷爷手把手传授技艺。“经过爷爷和爸爸的巧手,竹片和彩色纸料变成造型各异的龙灯和可爱的动植物造型,我感到非常神奇,打心眼里喜欢这门手艺。”周建说。
随着年岁渐长,周建的技艺也在不断进步。1988年,16岁的周建跟随师傅蒋玉霖到北京参加全国首届龙狮锦标大赛。1999年,国庆50周年大典,周建与哥哥带着自己彩扎的龙再次跟随舞龙队晋京表演。这两次经历,让周建开阔了眼界,更加坚定了他学习龙灯彩扎的决心。
川剧绝活融入工艺
自豪之余,周建也逐渐认识到铜梁彩龙存在的短板:龙头过大,龙身过重,舞起来颇感吃力,“随着时代发展,龙灯产品也要与时俱进,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创新,才能适应社会需要,重新焕发生机。”
周建的想法与铜梁区委区政府不谋而合。近年来,铜梁区十分重视非遗传承发展,鼓励大家发展非遗产业。周建抓住契机,在老家太平镇开设龙灯彩扎厂,在实践中探索改进。
创新之路怎样走?周建从造型、色彩、工艺等方面入手,博采各地龙灯产品之长,反复摸索,比对试验,把做龙的原料改绵纸为丝绸,着色改广告色为纺织染料,并加上钢丝、须毛和飞絮。随着工艺的改良和材料的改进,铜梁彩龙外观更具观赏性,使用寿命也有所延长。尤其是独有的“翘篾”技法,使得铜梁龙灯龙头更昂扬,造型更生动,线条更流畅,充满力量之美。
“每一项改良都要经过几十上百次反复比较,不断试验改进。”最令周建自豪的,是把川剧“变脸”技艺和五彩烟花融入龙体之中,让舞动中的铜梁龙更加炫彩、更有时代感。“这两项工艺,单研发就花了5年时间,实验次数不下几千次。”谈及摸索过程,周建记忆犹新。
既注重继承传统工艺,又强调立意创新,周建不仅获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灯彩扎工艺代表性传承人、巴渝工匠等诸多荣誉,也成了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他的作品远销全国各地节庆市场,甚至被海外收藏家纳为藏品。
彩扎基地扶贫增收
周建的老家太平镇坪漆村,原是铜梁的五个市级贫困村之一。周建通过彩扎走上致富道路后,还在思考如何帮助更多乡亲脱贫致富。“国家给我们提供了好机会,我们也要回报社会,帮助父老乡亲增收致富,一起奔小康。”周建说。
在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过程中,坪漆村在区、镇指导下建起了龙灯基地,开展技术培训,组织彩扎务工,帮助村民增收。周建作为基地的技术指导,免费培训建卡贫困户、低保户等有志于学习的村民。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许多村民希望在家门口务工,龙灯彩扎基地扶贫车间适时成立。掌握了基本彩扎技能后,村民能够独立制作大批量的大红灯笼、表演龙具和观赏龙灯,腰包越来越鼓。
曾经的建卡贫困户周光学独自抚养两名未成年子女,家中还有年过八旬的老人要照顾,他无法外出务工,但建在家门口的彩扎基地让他看到了新的希望。“淡季一天能赚100多元,旺季能赚300多元。离家近,还照顾了孩子和老人,很划算!”周光学说。
今年春节前,坪漆村龙灯彩扎基地制作了4万多个灯笼。一个多月时间里,村民平均增收三四千元,日子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