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英烈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

2021-09-30 07:26:24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李龙伊

责任编辑:李欢

  9月2日上午,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由中国空军运—20专机护送,从韩国接回辽宁沈阳,109位志愿军烈士英灵及1226件相关遗物回到祖国怀抱。

  “盛世中华,英烈回家,向志愿军忠烈致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机组成员与塔台的对话,让人们泪湿眼眸。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驱、英雄烈士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前赴后继,换来了今天的山河锦绣、岁月静好。他们的丰功伟绩会永载史册、熠熠生辉,他们的崇高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来到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在油画《陈树湘》前,总书记停下脚步,凝视良久。

  长征出发时,红军队伍中有两万多闽西儿女。担任中央红军总后卫的红34师,6000多人主要是闽西子弟,湘江一战几乎全师牺牲。湘江战役打响后,红34师与数十倍于己之敌鏖战4天4夜,直到中央红军主力突围渡过湘江。

  突围中,陈树湘遭当地民团伏击,腹部负重伤。在敌人将陈树湘抬去邀功途中,他自己绞断肠子,壮烈牺牲,实现了“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在岁月长河中,像陈树湘一样为了国家民族、奉献出自己生命的英烈还有很多。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气壮山河的诗句,是年仅28岁的夏明翰在就义前留下的。

  1928年初,夏明翰被党组织调到湖北开展革命工作,不久后因叛徒出卖而被捕。他受尽酷刑折磨,依然不肯屈服,慷慨就义。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洪流中,以身许国、以死报国的豪情壮志薪火相传:

  “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烈士陵园里长眠着740多位航天英烈,牺牲时平均年龄仅27岁;穿云破雾,巡守山河的歼—10女飞行员余旭的生命定格在30岁;某边防团团长祁发宝、某机步营营长陈红军和战士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等先进典型,誓死捍卫祖国领土……

  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有约2000万名烈士为国捐躯,其中有名有姓的烈士只有196万名。他们为了民族独立、人民幸福而牺牲,造就了国家今日的繁荣富强、文明进步。

  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社会风尚

  2018年9月30日,是英雄烈士保护法实施后的首个烈士纪念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向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和国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巍峨肃穆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见证了华夏儿女向英烈致敬的庄重时刻。这是以国家之名尊崇英烈的体现,表达出的是最高规格、最深情意的由衷缅怀。

  守护英烈,就是守护一个国家的光荣记忆、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设立烈士纪念日、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加强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修缮保护,到依法惩治诋毁亵渎英烈的行为,再到红色旅游方兴未艾,多措并举缅怀为党和国家奉献出生命的英烈,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风尚。

  今年4月,退役军人事务部开通“烈士寻亲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发布烈士寻亲信息,引起网友积极响应。截至9月27日,“为烈士寻亲”活动已为6350位烈士找到亲属。

  英雄的事迹和精神,是激励前行的强大力量

  秋日的北京,雨水淅淅沥沥。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许多市民冒着雨前来回顾革命历史。

  “我从南方赶过来,是为了回顾自己经历过的历史,更是为了缅怀曾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一位老人激动地说,年轻人要牢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传承红色基因,担起肩上责任。

  一段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书写着烈士对祖国的忠诚,激励着后人对英雄精神的传承。

  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硬骨头六连”,80多年来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打出了“硬骨雄风”的赫赫威名,涌现出尹玉芬、刘四虎等“特级战斗英雄”。

  六连官兵不断从“硬骨头精神”和英雄事迹中汲取营养。为了了解连史,指导员冯杰任职第一天就打背包住进了连史馆。白天刻苦训练,晚上在连史馆学习。

  冯杰深刻感慨:“从战火硝烟中走来,我们更要传承红色基因,做听党话、跟党走的‘硬骨头战士’!”战士张亚秋说:“训练最苦的时候,我想到的是‘硬骨头精神’,想到的是先辈们的坚毅,想到的是连队‘坚持到底的后劲’。这提醒我,不能轻易服输。”

  在我国第八个烈士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武警北京总队执勤十支队组织官兵学习了武警部队组建以来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事迹。“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传承革命先烈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支队政治工作部主任石涛说。

作者:李龙伊

责任编辑:李欢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